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方帝国》一二八、结拜兄弟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方震的问题非常犀利,连王庚的脸色都变了,冯庸听了后面无表情,场面一下僵住了,不一会儿,冯庸的嘴角慢慢翘起,微笑着说道“百里兄,我现在明白你为什么弃武从文了,不管是军阀还是革命党,你如果一直待在他们身边做顾问,恐怕活不到今天。”

王庚一听这话急了,以为冯庸要对蒋方震不利,噌的一下站了起来,说到“冯庸,蒋方震为人就是这么直率,他也没别的意思,就事论事而已,你别误会啊!”

冯庸看了眼焦急的王庚,又看了眼蒋方震,蒋方震脸色如常,并没有害怕或着急的样子,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身处险境一般,要知道冯庸现在可是手握重兵的一军之长,一怒之下干掉蒋方震也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冯庸心里暗暗佩服蒋方震,不但能力出众,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而且胆气过人,敢作敢为,不愧为这个时期中国最杰出的军事学家,这正是冯庸心目中最理想的参谋长人选。现在的东北人民军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军事素质过硬,而冯庸又能够完全放心使用的只有罗兴中和齐永强,但这二人战术指挥没有问题,在战略大局方面的能力还是有些欠缺,整个东北人民军的建设和发展就是冯庸一个人在考虑,其他人都是按照冯庸的指令来执行。但冯庸本身并不是一个军事专家,他的优势在于领先一个世纪的超凡见识,细节问题的处理并没有经验,随着军队规模越来越大,冯庸有时候已经感觉到力不从心,考虑问题都不够周全,可身边连个能提出建议、互相商量的人都没有,他知道东北人民军缺个优秀的参谋。

冯庸挥挥手让王庚坐下,他笑道“怎么,你怕我一怒之下杀了百里兄?看来你是真的把我当作一个草芥人命的军阀头子咯。”

王庚一脸尴尬,慢慢的坐了下来,冯庸又看向蒋方震说道“百里兄,你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但是如果我的回答能够让你满意的话,我希望百里兄能答应我一个请求。”

“呵呵,你回答什么我都可以说不满意的”蒋方震也笑着说道。

“我绝对相信百里兄不会口是心非”冯庸没有等待蒋方震的同意便开始了他的回答“满清被推翻,建立了民国,但国家并没有走向富强,中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依然是腐朽不堪,几千年来的各种官场陋习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变,因为改变就会触及到统治阶级的利益,就会被阻挠、被压制。我在东北推行的不管是双主官制度也好,还是政府的新政也好,都是一种体制上的革新,而我要推动的还远远不止这些,我想要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一个能让国家富强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制度。改变的越多,遭遇的阻力就会越大,就需要有强大的武力来支持和保障改革的实施,同时也要保证这个强大的武力不会被个人的私欲所控制,那么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由一个一心为国、懂政治、懂军事的强人来掌控这只强大的武力,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崛起,在世界之林得到我们应有的地位。我曾经寄希望于段祺瑞总理,可他在日本人面前的卑躬屈膝让我彻底失望,所以东北才会独立,我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果出现一个能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他。”

在座的人都被冯庸的话震撼了,这也是冯庸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野心,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武装力量来带领中国快速崛起,与列强比肩。蒋方震的心中翻起了惊涛骇浪,“一心为国、懂政治、懂军事的强人”“中国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崛起,在世界之林得到我们应有的地位”蒋方震默念着这两句话,曾几何时,自己也有着类似的梦想,但现实的残酷一次又一次的将自己的理想击得粉碎,甚至悲愤绝望到自杀。军阀的排挤,对统治者的彻底失望让他愤然离开了军界,将满腔的热血寄情于笔下,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蒋方震的作品立论独到,条理清晰,文辞流畅,感情奔放,深受读者的喜爱,很快就成为了中国著名的文人。

对于冯庸的回答蒋方震是满意的,确实解答了自己的疑问,也让自己进一步了解了冯庸,他主动问道“不知你之前要我答应的请求是什么?”

冯庸起身向着蒋方震先施一礼后说道“我冯庸恳请百里兄重回军界,担任东北人民军参谋长,让我们携手为理想共同努力!中国的历史上可以少一个叫蒋方震的文学家,但不能少一个叫蒋方震的军事学家。”

蒋方震闻言愣住了,他从没想过自己还会回到军界,而且还是参谋长这样的实权高位,他之前都是被聘为顾问、参议之类的边缘角色,满腔热血却报国无门。冯庸的话成功的燃起了蒋方震沉寂了多年的雄心,也被冯庸的诚意所打动,如真的能够如冯庸所说带领中国快速崛起,那真是死而无憾了。冯庸确实已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能力,在当代中国恐怕还真找不出第二人,可他如此的年青,心性未定,在绝对的权利面前很有可能就会成为第二个袁世凯,那自己岂不是成为了帮凶。

冯庸似乎看出了蒋方震的心思,坚定的说道“如果百里兄哪天发现我冯庸不顾国家而谋求私利,请尽管击杀我!”

冯庸说到这个份上了,蒋方震也是至情至性之人,当即举起了右手“好,我蒋方震会尽全力助你一臂之力,但如果你冯庸一旦失去了为国之心,我蒋方震绝对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来,你我击掌为誓!”

“好!一言为定!”冯庸心情激动的把手掌迎了上去“百里兄、受庆兄,你们二人已经结拜为兄弟,能不能把我也算上,咱们一起结拜?”

王庚和蒋方震相视一笑,齐声道“荣幸之至!”

三人都非平常人,也不讲究什么仪式,一起跪下立誓,干了杯中酒,从此结为异姓兄弟,蒋方震为大,王庚为二,冯庸为三,梁思成当了一回见证人。

能够得到蒋方震的支持,冯庸心里特别的高兴,又多喝了几杯,王庚却有些闷闷不乐,蒋方震猜到了他的心思,劝解道“大哥是一介白衣,寡人一个,说去也就去了,你是有官身的人,而且是师父和你的准岳父保举的你,你要是突然走了他们也不好过,还有陆小曼,她会跟你去东北吗?三弟也是怕你为难才没有邀请你的。”

“只要能够一心为国为民,在哪里都一样,我相信二哥会做出最适合的选择,如果二哥有机会能让北洋政府焕然一新,那也是功德无量了,再说了,我这随时恭候二哥的到来!”冯庸听了补充道。

王庚听了两个兄弟的话,鼻子都有些发酸,他心中非常希望能和兄弟们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与陆小曼的关系,准岳父陆定对自己的看重和支持,让他颇多顾虑,他不想被人认为是贪生怕死、贪图富贵。兄弟们的理解让他很感动,什么话也不说,把酒杯满上三人一饮而尽。梁思成在一边看了羡慕不已,问道“冯庸,让我也参加东北人民军吧。”

冯庸还没答话,王庚抢着说道“去去去,你少来凑热闹,好好读你的书。冯庸,这小子是块读书的料,马上就要去宾夕法尼亚大学去学建筑了。”

“不错啊,等你学成归来,我一定高薪聘请你,哈哈!”冯庸对着梁思成竖起了大拇指。

“一言为定啊!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