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哥哪里做了接近两个月,但是做的都是基本功,也就是从洗头开始,就快过年了,于是我就和大哥说了一声,我提前回去了。
做学徒是没有什么工资的,而且我还是一个新人,大概就上千块钱一个月的样子,工资要晚发,大哥说会帮我结的。
冬天是异常寒冷的,我提前了十多天回去,家里面到处都结着冰,****年纪大了,愈发的害怕寒冷,经常一整天躲在房间里面不出来。
农村不像城里面有空调,但是也有办法御寒,就是火笼,在我们当地在冬天的一种取暖工具。外部用竹篾编织的花篮状笼框,内部为泥土烧制的盆状容器。使用时添加炭火,可做烤火,烘干衣服等等,非常受老人们的喜欢。
他们烧了柴火,就会把剩下的炭火添加到火笼里面,可以保持半天的温度呢,我也是怕冷的,但是**总是开玩笑的说:"年轻人不能经常围着火笼。"口头是这么说,但是还是经常递过来给我取暖。
大伯父希马发也提前回来了,主要是因为三哥打算结婚了,时间定在了年前几天,大伯父自然要开始为自己儿子张罗起来,毕竟三哥自己是不在家的,国企里面年假也不是很久,时间有点紧张。
这个事情也没有太过和我说起,只是和父母说了一下,大伯父回来经常会跑我家来,和**商量请什么人之类的,包括村里面一些干部等等,我自幼就对大伯父存在害怕心理的,所以看到他我只是低声叫了一句:"伯父"他好像彻底没有看到我,直接没有理会,我只好匆匆跑楼上去了,在家我也是很宅的,主要是因为冷,而且村子里面年轻人都还没有回来,我只能在家里呆着。
然而好些天过去了,父亲**回来了,可是父亲**都板着脸,明显的能看出来很不开心。
接下来父亲看到我在楼上玩游戏,顿时就火冒三丈对我大骂起来:"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二流子,从来不会想事情,有哪个年轻人想你这样的,早早的回家不务正业的。"
我有点莫名其妙,顿时就没有了心情玩游戏,不过我还是有些气愤的,提前十多天回来怎么了,难道就一定要做到年底最后几天才能回家吗?我有点不能理解。
不过我选择了沉默,我不愿意顶撞父亲,不然父亲的脾气我是知道的,你越是忤逆他,他可能会失去理智,小时候我就见识过。
然而我的默不作声,父亲并没有停止谩骂,又接着说:"你读书读了那么多年,没一点用,连基本礼仪都不懂了,你大伯父都不叫一声,看到了你就瞥一眼,回来这么久你都不去帮下伯父那边,整天就知道躲在楼上,玩游戏,再让我看到你玩游戏,我就直接帮你砸了。"
我实在不能理解,刚回来的父亲是怎么了,怎么会如此的生气,**本来不会坐车,回来的时候就呕吐了,就回房间睡觉了,可是也被吵醒了,脸色憔悴的走了过来。
一只手拉着父亲说:"不要再继续吵了,没几天就过年了,一家人和和气气的。"但是父亲依旧余气未消的样子,不过也没有说什么,从我的房间走了出去。
我彻底低着头,我不知道怎么想的,脑袋非常混乱,父亲虽然说的不多,可是让我却是无比的愤怒,但是我选择了忍耐,没有选择顶撞。
这个时候**坐到了我的床头,声音有点低微的对我说:"言儿,你啊!要争口气啊!你知道你父亲为什么那么生气吗?我们在回来的路上,你大伯父打电话过来,说你没有受到教育,看到他不闻不问,早早的回家,游手好闲,整天躲在家里,就像一个二流子。"
你父亲气的当时就在大骂你,尽管我极力阻止,可是他一路上都骂骂咧咧的,我顿时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陈醋,乱做了一团,我抬起了头愤怒的说:"我叫了他,是他没有理我,我绝对没有对长辈不恭敬。"
**愣了愣,一时不好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又对我亲切的说:"叫了就好,你三哥快要结婚了,年轻人确实不能一直赖在家里,你去你伯父家里,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能帮下就帮下,毕竟他那边更大,不能落人口舌。"说完看着我。
我纵使心里有很多不情愿和不甘愿,可是我最后还是回答**说:"我等下就过去,能帮就帮下。"
最后**点了点头,缓缓起了身离开了,我后来也没有闲着了,去了大伯父那边,其实农村办酒席主要的就是需要帮忙借桌椅,因为要操办一场婚礼有几十桌。
需要挨家挨户去借,婚礼是在后天,今天三哥会回来,三哥买了车,到时候会和他女朋友,还有岳父岳母包括女方一个姨一起过来。
西安过来比较遥远,有两千多里的路程,其实昨天三哥就动身了,中途休息了一晚上,大概待会就能到了。
大伯父是农村人,而三哥的岳父岳母是西安城里人,所以显得非常重视,早早就买了很多鸡鸭鱼肉宰杀,农村里面都是这样,而且图个新鲜。还时不时打电话问三哥到哪个地方了,具体什么时候到。
终于等了半天,三哥开着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回来了,村里人都对伯父家赞不绝口,说儿子能干,不仅事业有成,而且连大城市里面的媳妇都能娶回来,这是一件非常有脸面的事情。
大伯父自然是笑的合不拢嘴,至于大伯母是个非常爱说道的人,这个事她早就传遍了整个村子,说自己儿子从西安回来,还带西安成里的女朋友回来结婚。
我也在人群中观望,我也有点期待,三哥一晃就好些年没见了,不知道三哥怎么样了,而且我很想知道三哥的女朋友是怎么样的,人对未知事物总是好奇的。
终于他们下了车,三哥和以前变化还是挺大的,穿的很正式,西装革履,再加上一双油光发亮的皮鞋,不过脸色不是很好,还长了几个青春痘,不过丝毫不影响他的英俊帅气。
在另一边下来的是一名女子,穿着一了一件红色的羽绒服,长长的头发,皮肤非常白皙,还戴了一副眼镜,远远看过去就觉得很赏心悦目。而后面下来的就是三哥的岳父岳母还有一个姨了。
也是一身打扮看上去非常有气质,无形中有一股富贵色,大伯父和大伯母开心的笑了起来,很亲切的过去问候:"亲家好"然后很热情的伸出手,想去握手,可是忽略了刚才自己还在杀鸡杀鱼,身上还溅了一些血腥,虽然说洗过了手。可是三哥的岳父还是发现了,好像有洁癖一样,不由得退了一步,可是又觉得这样很不礼貌。
最后还是伸出了手来,和大伯父热情的握了握,回应道:"亲家不要这么热情,入乡随俗。"最后都打过了招呼,三哥自然也开始介绍了起来,让大家大概有一个认识。
饭菜自然也差不多都做好了,因为早就询问好了,什么时候到,南方人的伙食都是有鱼有肉的,而北方人都是羊肉串串,还有以面食为主,所以一时间他们自然也很不习惯,大伯父倒是非常热情,一直给他们大碗大碗的盛汤,特地说:"这是我们这边的家鸡之类的,非常大补的。"可是她们感觉很难为情,看着碗里的汤上面还有一层油脂,都不怎么动筷子。
这一点三哥是非常理解的,知道他们吃不惯,所以就叫大伯母,不要做那么多肉食,多炒一些蔬菜之类的就好,对于我们那里而言确实非常丰盛了,可是整体吃下来,三哥岳父岳母她们都没有吃什么,气氛自然也有些尴尬。
而且很主要的是,她们都是城里人,没有吃剩菜剩饭的习惯,伯父伯母一口气弄了一大桌子,农村人都是穷苦过来的,他们经历过大饥荒,自然是不会倒掉,这样一来,女方一家人更是不怎么动筷子了,大伯父和大伯母表面笑脸相迎,可是心里不免有些不快,但是终究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人家远来是客,而且还是女方家长。
于是第二天就叫三哥去集市特地买过,要求餐餐新鲜。第二天三哥就带着女朋友去了淮城,因为结婚需要迎亲,从西安接过来不现实的,但是仪式感又不能没有,所以就在淮城大酒店开了几个房间,让女方一家人在上面住,其实也考虑到了农村他们住不习惯。
作者说:人活着本来就是一场不容易的事情,何必处处去攀比,让自己过的很累。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