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入侵无限历史》第八十八章 传国玉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到建文皇帝身前,苏寒才注意到其腿前的袈裟下面似乎藏了个什么东西。

苏寒随手掀开袈裟,果然露出了一个精美雕金装的盒子。

【发现历史传承物品:传国玉玺】

“是否兑换成为历史点?”

苏寒刚碰到盒子,脑海中就传来了历史空间中的机械声。

“否。”

一听到脑海中的选项,苏寒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否。这么明显的提示,传国玉玺肯定要比历史点更有价值。

没在理会脑海中的声音,苏寒打开手中的盒子。果然有一块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的玉玺置于盒中。

拿出玉玺,玉玺底面的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清晰的显露在苏寒眼前。

“殿下,这难道是传国玉玺?”

看到苏寒手中的物品,吴宣下意识的出口问道。

“没错,这便是建文皇帝逃出皇宫时所携带出去的传国玉玺。父皇临行就前曾吩咐过我,出海查探建文皇帝的动向时多加注意传国玉玺的下落。如今我不仅找到了建文皇帝的尸体,更是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传国玉玺。可谓一举多得,想必父皇知道后也会感到高兴的。”

“那末将就提起恭贺殿下获此大功了。”

投靠了苏寒,吴宣自然是希望苏寒能更进一步。苏寒若是被立为太子,他自然也能获得更高的位置。

“不过,本王获得传国玉玺的这件事,我希望出了这间密室,不会再有第二个人知道。”

苏寒话锋一转,眼中散发出锐利的目光盯着吴宣淡淡的开口道。

听到苏寒的话,吴宣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心中闪过无数念头。

“殿下放心,密室中只发现了建文皇帝的尸体。”

虽然想不通苏寒为什么这样做,甚至瞒着郑和,但已经上了同一条船,吴宣自然没有跳下来的理由。

“将建文皇帝的尸体运出去吧!另外通知郑大人,让他来料理接下来的事宜吧。”

收起传国玉玺,苏寒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密室,吴宣跟随在苏寒身后也没有多说什么。

得到通知后郑和很快就来到了花楼,看到披着袈裟的光头男子后也确定了是建文皇帝无疑。

建文皇帝在南洋死了是小,但传到朝中定会是一件大事。这由不得郑和不重视,原先他认为苏寒即便得到建文皇帝的消息也不一定能找到建文皇帝的下落,毕竟太祖皇帝英明神武,必定留了后手。

但如今建文皇帝的尸体摆在眼前时,就算他不相信也不行。为了保险起见,郑和还是决定以密旨的方式将此消息传回朝中。

建文皇帝再如何也是大明皇室,就算死了尸体也不可能留在南洋,迟早要运回皇陵埋葬。

决定了之后,整个船队又忙碌起来,一边准备诸多事宜,一边进行起航的准备。

……

“此处距占城还有多远,杂家都走了近半个月了,这身体都快给折腾坏了。

距离旧港几十海里外的船上,一名面白须净的太监尖声朝身旁的守将问道。

“回曹公公,还有不远就到旧港了!到了旧港离占城就不远了,若是公公身体不适,我们可以在旧港休整半日。”

一路上不知道听了这曹公公多少遍的唠叨,护卫船只的守将心中何止是不爽,简直是很不爽。

但人家做为新进皇帝面前的红人,他再不爽也只能憋着。

“唉!本宫也真是倒霉,没有郑和大人那样的好福气。”

发了句牢骚,站在甲板上的曹公公又返回了船舱中。

半日一闪而过,曹公公和护船守将也终于到达了旧港。看到港湾外停泊的无数大小船只和巨大的海岛,两人脸上同时露出了笑容。

曹公公高兴的是不用继续到占城找郑和去了,护船守将高兴的自然是终于不用再听曹太监继续在耳边唠叨了。

靠岸后,船只很快就被大明水师拦下,两人露出了身份牌,轻松的上了岸。

在岸边将领带领下,两人一路旁听侧敲的来到了大营。

“圣旨到。”

人未到,声先临。曹公公尖细的嗓音穿透大帐,郑和和苏寒早已做好了迎接的准备。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西域帖木儿亲率大军犯我边关,战事紧急。兹令郑和接旨后即刻启程,突袭帖木儿大军后方,为前线策应。”

“臣郑和,儿臣接旨。”

“传我命令,船队即日起航。”

“曹公公,这边请。”

宣读完圣旨,郑和一边下令,一边向曹公公请道。

“郑大人不必多礼,本宫只负责把皇上的旨意传达给郑大人。希望郑大人能早日起航,大败帖木儿,再次立下不世奇功。”

“曹公公廖赞了,郑和自不会延误误战机。倒是希望曹公公能将这份密旨交于皇上手中。”

郑和一边回应道,一边拿出一封封好的信封递给曹公公。

在大帐中听完圣旨,或许郑和几人可能只是感觉又打仗了!但是苏寒知道,历史上帖木儿东侵给大明带来的却是数十万百姓的伤亡。

而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恰好是破敌的关键。遇到这种情况,又能赚一笔历史点,苏寒怎么可能不插一脚呢!

“郑大人放心,密旨杂家肯定会交于皇上手中,只是皇上怎么回复就要郑大人再等一段日子了!”

见到曾经皇上身边的郑和对自己这么客气,曹公公一海奔波而来的疲惫身体也舒坦了许多。一边装起密旨,一边礼貌性的回到。

“如此就有劳曹公公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