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入侵无限历史》第九十一章 奇袭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下,前面发现一处小型部落。”

走了将近一天,人困马乏。苏寒和萧摩诃正打算找块空地安营扎寨了,没想到斥候回报前方不远处居然发现一处小型部落。

“他们有多少人?”

苏寒不假思索的朝面前的斥候问道。

“属下发现他们时,他们好像都正放牧完往回走,粗略看过去也就百余人左右。”士兵如实的对苏寒讲道。

“殿下,看来今晚将士们的晚餐有着落了。”

萧摩诃从一侧走过来,一丝不苟的脸上此时也露出了微笑。这次突袭后方任务,为了提高行军速度,所有将士都只带了三天干粮,现在能省一顿饭对大家来说自然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

“吩咐将士们原地休整片刻,等到夜幕降临之时,得到的战利品可以人人有份。”

看到萧摩诃过来,苏寒一边吩咐萧摩诃带几人再次过去侦查一下前方部落具体情况,一边下命令道。

开局送人头,如果今晚十分顺利的就拿下这个小型部落,那这次奇袭计划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完美的开局了。

很快,萧摩诃带着五名士兵在斥候的带领下向远处走去。其他士兵原地有序的坐了下来,苏寒也不例外。

天边融合在一起的红蓝二色逐渐变成黑色,些许繁星在天上轻微的忽闪忽亮。

“迅速,你们往这边,你们从那边围过去。”

趁着夜色,数千大明水师士兵只用了几分钟就将这处小型部落围了个水泄不通。

根据萧摩诃随后打探到的情报显示这处部落内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所以苏寒也不打算采取什么计策,直接让人围起来先声夺人。

能减少伤亡就先减少伤亡,若是对方依旧反抗,那也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有敌人。”

看到黑黝黝的夜色中无数身影迈着齐刷刷的脚步朝部落聚集的帐营奔来,站在外层帐营篝火下的部落守夜男子没有丝毫犹豫的大声喊道。

粗狂的声音刹那间划破了整个部落的帐篷,一群群衣衫不整的男女老少手中持着武器快速从帐篷中走了出来。

因为长时间的生活在草原上,这些西域的部落人都有很强的警惕性。所以一听到呼声,所有人第一时间都会拿起武器。

不过他们再快也需要一定时间反应,当所有人从帐篷中出来时,两边的大明水师就已经完成了包围圈封锁。

透过火光,苏寒走出大军中,与对面领头几人遥遥相对。纵然这个小部落人人皆兵,苏寒也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一群绵羊,即便长了狼的牙齿,也依然是绵羊。

“投降不杀。”

没有多余的解释,苏寒也不想多废那些无用的口舌。至于对面能不能听懂就是他们的事了,出来之前,找个会说西域话的人这点他还真是没有想到。

“尊敬的客人,可是大明的士兵。”

就在苏寒说完后,站在对面最前方的一个老者突然开口用生硬的汉语问了一句。

“既然听得懂,那就告诉我你的选择。”

苏寒并没有按套路反问一句“没错,你怎么知道”这样没脑子的话,而是继续接上了上一个话题。

这就很尴尬了,老者站在原地不知道怎么接下去。帖木儿出征把草原上九成青壮全部带走后,每个草原部落都只留下了些老弱妇孺和少许青年。

面对苏寒身后一眼望不到边而去全副武装的大明士兵,明显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仗没法打。可直接投降又不是草原人的风格,老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我只给你们十息考虑时间。”

“杀,杀,杀。”

在萧摩诃的示意下,五千大军整齐划一的向帐篷中央逼近三步。

“哇。”

站在老者身后人群中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忽然哭出了声音。

“我们投降。”

话语伴着手中兵器掉落的声音,这哭声似乎触动了老者的心弦,成为压倒老者内心深处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者刚说完这四个字,苏寒就看到其两旁的人朝着老者乌拉乌拉的说着什么,虽然听不懂,但不用想苏寒也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看到苏寒注视着自己,老者没敢再继续耽误,快速的说了一堆苏寒听不懂的话后,几人终于达成了统一战线。

随后苏寒就看到了老者身后之人将手中的武器通通扔在了地上,苏寒毫不费力的将所有投降的人集中到了帐篷外的空地上。

萧摩诃不是那种嗜杀之人,苏寒的目标虽然是成为像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杀神白起那样存在,但正真看到空地上的近千俘虏时,苏寒依旧下不了决心。

如果是敌军士兵他当然不怎么在乎,但现在面对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更何况刚刚还当着人家的面说了投降不杀的话。

“殿下,让我来处理吧!”

正在苏寒左右为难时,萧摩诃走过来请求道。

“好,记得最后留一个。”

忽然想起来留一个人则是因为苏寒刚刚突然想到有人带路去下一个部落,就不用自己人生地不熟的去找了。

一阵阵惨叫过后,夜间的湿气中传出了浓浓的血腥味。

为了避开这股腥味,同时也为了防止有狼群袭击,苏寒随即下令大军驱赶着部落中的所有牲畜向前继续行军。

第二日,因为苏寒杀人留一个的做法,大军轻松的就跟着那名被放之人找到了下一个部落。时间在推移,杀戮在持续。

因为苏寒带人上岸后朝西北而去的原因,郑和带着剩下的一半大明水师只好往东北行驶。

看到大明船队移动,帖木儿终于不再按兵不动。八十万大军的消耗拖了一个月,粮草压力不是一般的大,若是再观察下去,还没打自己这边就崩溃了。

八十万大军如蜂蛹般按原计划行动起来,大明边疆迎来了第一次攻击。此时南京城中,建文皇帝的葬礼也在数次朝会的议论中落下了帷幕,开始如火如荼的举办开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