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大哥名谭军,四十好几没有结婚,也算是村里的奇葩人一个,算不上招人待见的主,大家背后都说他傻,给他起个外号叫“谭大傻”,与家中的老妈相依为命,与王芝有些亲戚关系,这会早已吃完饭,没事在路上闲逛看见了好几年没见面的刘承柱。
谭军正好路过王喜家,想着闲着无事就打算进屋串串门,顺便八卦一下刘承柱的事情,他听说的可不少啊。
刘承柱抱着柴回家的时候,几个孩子已经起来了,饭桌也放好了,正等着他回来洗手吃饭呢,他放好柴,洗了洗手,就进屋坐到炕上准备吃饭了,碗筷、饭盆都是王芝和两个姑娘端上去的,刘承柱这些年已经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习惯了等待和现成的,而刘斯有是因为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每个家庭成员都会偏爱他一些,再说活一共就那么些也轮不上他干啊,所以家里的两个男人是闲着的。
早饭很简单,碴子粥配着咸菜和大酱,就是一顿美味的饭菜,由于从小就过着这样的苦日子,几个孩子到没有什么不适应的,都吃的很好。家里就是这样的条件,不允许挑剔和选择,说句实在话有的吃就不错了。
吃完早饭,爸爸妈妈就去学校询问孩子们去上学的事情了,几个孩子因为家里的事情已经耽误了学业,这回安家了更应该解决上学的事儿了。孩子们则被留在了家里,自由活动。
话说谭军进屋的时候,王喜正在屋里收拾木匠的那套工具,转了一圈屋里就他一个人,于是问到:“王喜,你家范四哪去了?就你一个人在家啊。”
王喜低着头整理工具,说:“她那个人还能闲得住,出去溜达去了。”
“出去这么早啊,我还以为她在家呢。”谭军显得有点遗憾。
“大哥找老四有事啊,有事我去招呼她回家。”王喜说。
“没有,刚才看见三妹夫往家抱柴火呢,闲聊了几句,到这来打听点情况。”谭军坐在炕边手插着衣袖里笑着对王喜说。
王喜心里很清楚,村子就这么点大,什么事情很快就传出去了,王芝和刘承柱的事是瞒不住的,虽然他没想隐瞒,但是也不愿听见有人说自家妹子的什么闲话,看来得叮嘱一下老四,在外面别和人瞎传话。
王芝**已经回到小儿子家了,回去之后还在惦记着王芝一家,嚷嚷着去他们住的房子看看,王武和媳妇王翠都在劝着老人。
“妈,三姐家还没收拾好呢,你过去干啥呢,再说了他们家也冷啊,你去也不习惯。”王武耐心的劝着。
“是啊妈,要是想我三姐她们了,就让她们多来家里串串门吧,这次离的近了,还怕见不到面啊,等暖和了咱们再去她家,要不然给您折腾病了,遭罪的还是自己。”王翠附议着丈夫的话。
看着小儿子和儿媳的态度,王母也歇了去小女儿家的心思,以后再说吧,人老了就不要给子女们添麻烦了,惦记不过来的惦记,操也操不完的心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老人吧。可敬可爱又可恨。
王芝和刘承柱早早的去了学校,找到校长说起了孩子上学的事情,因为在户口所在地,所以上学的事情很顺利,交了学费买好学习用品就可以了。上学事情的顺利解决倒是让夫妻两个狠狠的松了一口气,现在的王芝已经很少去想刘承柱出轨的事情了,虽然看着对方她还是会气的牙痒痒心里还是痛恨的,但是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做出了选择原谅的决定,那么自己就应该真的把成见放下,专心的**好小家,希望刘承柱真的能改好吧,希望这个家不要再起波澜了。
回家的途中,刘承柱也罕见的和王芝开起了玩笑:“孩子他妈,你说我厉害吧,回来这几天没闲着,干了不少事。”
王芝看了他一眼没接话,刘承柱接着说:“要不是因为我厉害,校长怎么那么快就同意孩子上学的事儿了。”
王芝想起了以前的刘承柱,也是爱说爱笑闹的,和谁都能说上几句,现在这个样子是有了几分从前的影子。个子不高,脾气很大,嘴巴会说,心眼不好,心气很高,奈何命不好,王芝觉得这几句话形容刘承柱很适合。
“不说这个,星期一孩子就应该上学了,还有三天,什么东西都没准备呢,明天咱们去镇上买点。”王芝严肃的和刘承柱说。
“行啊,钱不是都给你了吗,想买什么你就买呗,和我说啥啊。”
“我要是不说,你以后找后账我咋办,我还不知道你。”
“好好说几句话就不行,本来心情挺好的,都让你给搅了。”
刘承柱撇下王芝自己往前面走了,王芝心里也是气的不行,这也没说什么啊,自己要是不说他以后真能做出来翻小肠的事回到家后,刘承柱也黑着脸躺在炕上不出声,几个孩子原本还很高兴爸爸妈妈回来了,但是这会看见爸爸生气了,都吓得不敢动也不敢说话了。
斯宇、斯如、斯有印象里的爸爸就是这样,生气的时候最好不要有人和他说话,说不定他自己生一会闷气就好了,脾气来的快走的也快,说白了有点作。只是家里人顺从他习惯了,孩子们习惯了不敢和害怕。。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