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侍从的话说完,整个宴会都是陷入了寂静之中。
所有人都愣住了。
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够听见。
这种寂静持续了许久,才是被冲天的哗然打破。
“什么?那杨玉疯了吗?竟然将我们的辞官请求,都批准了!”
“他脑子有问题吗?没有了我们,谁去上任那些空缺的官位。”
“........”
惊呼的声音,纷纷响起。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杨玉竟然下了这样一个命令。
郑应亦是脸色阴沉。
他感觉自己被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哼!那黄口小儿,还不知道没有我们的后果,等他无人可用的时候,定然会后悔。”
郑应冷哼,咬牙切齿道。
在场的众人闻言,纷纷附和。
他们都是翘首以待,等着杨玉出丑。
..........
与此同时,一篇由杨玉亲自所写的文章,从府衙之中传出,抄送百余份,由百余名传令兵,送往三郡各地。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不到十多天的时间,杨玉的这篇求贤令,传遍了三郡之地。
闻之见者,皆是骇然!
汉朝立国以来,以孝治国。
孝者、廉者、以及家世显赫者,方可为官。
杨玉的这篇求贤令,却是主张唯才是举,不问孝廉家世,简直是前所未有。
很多或是有污点、或是名声不好,隐居不出的有才之人,得知这篇求贤令之后,皆是大喜过望,纷纷朝着临渝赶去。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临渝县的府衙,竟然人满为患。
徐世绩与谢庭看到这一幕,皆是哑然。
“主公,从大汉立国以来,考察官员,孝廉两项,都是重中之重,不可轻视。”
谢庭有些担忧的道:“放眼天下,还没有谁敢任命这些人为官的啊!”
“谢老此言差矣,盛世的时候,孝廉自然重要。
但现在是乱世,天下动荡,百姓苦不堪言,我们这个时候挑选官员,最先考虑的难道不应该是一个人的才能吗?”
杨玉反问,道:“在我看来,只要能够救万民于水火,不孝不廉又如何?”
他早就想对三郡的官场,进行一次清洗了。
这次那些士族之人,集体辞官,反倒是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
正好可以把那些有才能的提上去,取代那些只知道假清高,实际上没有半点本事的人。
“这....”
杨玉的一番话,让徐世绩和谢庭,都无言以对。
他的这番话,实在是太具有冲击力了。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还从来没有人敢说这样的话。
若是被那些大儒名士听到了,肯定都会对杨玉口诛笔伐,骂他祖宗十八代。
“按照我先前所说的,你们两个对来的人进行考核,让他们赶紧走马上任,弥补那些空缺的职位。”
杨玉淡淡的道。
徐世绩和谢庭点了点头。
既然杨玉已经打定了注意,他们知道自己再劝也没有什么用了。
他们开始去考核官员,然后签发上任文书。
短短两天的时间,不仅三郡之中因为那些士族集体辞官,而空缺的官位,全部被填补上了。
就连因为杨玉裁撤贪污官员,而空出的职位,也在这次,一次性的都填补上了。
随着这些官员的走马上任,三郡已经隐隐有些运转失效的行政体系,再度恢复了正常。
而且,这批新官员的办事效率,明显更高。
在忙完了所有官员的任免之后,徐世绩和谢庭,来找杨玉汇报情况。
“所有官员的俸禄,按照以前的标准,提升三倍。”
杨玉缓缓的道。
他不相信高薪养廉。
但他相信的是,高薪可以让绝大部分人,不会变成大贪。
“这....行吧!”
谢庭与徐世绩都是苦笑。
虽然现在辽东与辽西粮食丰收,他们的税收也是充盈,根本不缺钱。
但儒家一直提倡的,都是官员要廉洁,还从来没有谁,给官员发放这么高的俸禄。
不过杨玉既然这么说了,他们也只能照办。
反正,杨玉已经做过太多惊世骇俗的事情了。
........
此时,郑应的府邸之中,愁云惨淡。
所有来此聚集的士族之人,早就没有了上次时候的热闹。
“那杨玉竟然重用不孝不廉之人,按照大汉律法,他罪该处死!”
有人愤愤不平的道。
可惜,却根本没人理他。
现在汉献帝自身难保,被郭汜和李榷二人劫持,大汉的律法还管的了谁?
“哼!那杨玉不遵从圣人所言,招收不廉不孝之人,这样做是自取灭亡。”
郑应拍桌冷哼道。
现在任命官员,之所以对其孝廉进行考察,那可是因为孔圣人言,孝廉之人,方可称为君子,而君子方可为官。
对于孔圣人的教诲,他可是倒背如流。
杨玉忤逆孔圣人的意思,那必然是要自取灭亡的。
四周的诸人闻言,纷纷附和。
他们都扬言,要看杨玉如何自取灭亡。
只可惜,这群自以为是的可怜人,永远也不可能看得到那一天了。
.........
又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杨玉一大早的便是赶往了临渝县修建的港口。
算算时间,第一批从汶县港口运送过来的粮食,今日将会到达这里。
不仅仅是杨玉,常遇春和徐世绩他们,也都来了。
他们心中,还是不怎么相信,能有船在渤海里航行,而且还能运送粮食。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烈日高悬,大地像是蒸炉一般。
众人汗流浃背。
“这一次,主公怕是真的失算了。”
“在渤海之中运粮,简直是天方夜谭。”
“.......”
不只是徐世绩,就连一直对杨玉敬佩万分,非常相信杨玉的常遇春与狄青他们,心中都已经放弃了。
“船来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兵的高呼,却是忽然响起。
霎时间,所有的目光,都是在这一刻朝着眼前的渤海望了过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