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锦去了图书馆,每个学校都有校史校报可能会有记载,宿锦决定先从这方面下手。
“老师你好,我想问下校史校报在哪里?”宿锦去了图书馆,现在正好是国庆放假期间,没多少人,只有一个老教师在值班。
老教师趴在电脑前,听见宿锦的问话,随意的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然后漫不经心的抬头,打量了宿锦一会,不耐烦的说:“后面,f栏。”
“谢谢老师。”宿锦给老教师到过谢之后转身就走了。转过身后吐了吐舌头,这个老师真不是个好相处的!宿锦腹诽,跟高中的教导主任真像!
苏北大学的图书馆比市图书馆的藏书还多,虽然在f栏,但宿锦还是费了好大劲才找到。
“我的妈呀,这么多事?”宿锦看到f栏的图书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现在去问那个老古董具体位置会不会被打死?“这么多书,我要找到死啊!”宿锦现在真的是欲哭无泪啊!
宿锦看着一排排的图书咽了咽口水,认命的开始找起来。
“这本?不是。这本?也不是。咦,《苏北县志》?些什么?不是……”
宿锦翻了大概一个小时眼都花了还是没找到什么,苏北的千年城市,光是苏北市的县志、外传、正史、野史就有一大堆。宿锦站的腿都软了,靠着书架干脆坐地上去了。反正没人看到,没淑女影像就没了吧。这么个后面别说没人过来了,连个椅子都没有,这不能怪她。
所以宿锦心安理得得坐在了地上。宿锦摇头晃脑的乱看,现在坐在地上宿锦仰望好大的书架,宿锦现在觉得一片黑暗。宿锦无力的歪头靠在书架上叹气,可能因为一个小时的翻书,宿锦习惯性的念出来书名:“《苏北大学记事》……嗯?《苏北大学记事》?”宿锦直接翻坐起来把书拿出来,大致翻了翻,“苏北建于1934年……是这本了!”宿锦顺着这本书有陆续翻出来了关于苏北大学的校史和建校以来的校报。
因为是要找当年建教学时挖掘的龙凤佩所以宿锦特地翻出来1934年到教学楼建成的校报,因为不确定教学楼建成时间,宿锦还特地上网去查了,“1935年?一年就建好了?”宿锦找出来了1934和1935年的校报,为了安心还找出来了后两年校报。
然后有整理出来了一系列关于苏北大学1934年到1937年的书籍。宿锦抱着一堆书和报纸走了一半,想了一会,又退回去抽了一本《苏北民国志》才去前台借书。
前台借书机前坐着的还是那个教导主任般的老教师。宿锦轻手轻脚的把一堆书和报纸放在借书机上刷卡,“诶,怎么没反应啊!”宿锦折腾了半天都没显示借书成功。
就在宿锦准备再试一次的时候,老教师淡淡地开口了:“f栏有些书和报纸是不能外借的。你手上除了那本《苏北民国志》其他的估计都不能外借。”
宿锦一听懵了,不能外借怎么办?事实上她也这么问了,“那怎么办?”
老教师一脸不耐烦的跟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宿锦:“怎么办?凉拌!不能外借,你这孩子不能在图书馆看吗?你说说你,现在学生都这么呆板了吗?”
可能是年纪大了,人有点啰嗦了,老教师抓着这点不放说了宿锦半天才放人。宿锦揉揉耳朵,觉得耳朵快废了。
宿锦看着面前小山般的书欲哭无泪,要看到什么时候啊!看了也不一定能记住啊!宿锦索性从老教师那借了一支笔和几张白纸打算把有用的东西记下来带走。
这样子老教师又不免啰嗦起来,有再三交代宿锦不可以在书上乱写乱画做笔记。然后才把笔和纸给宿锦。宿锦不停的点头,拿了纸笔抱起书就跑了。宿锦也没去阅读区,索性在f栏那里找个空地坐下来了,换书还书还方便!
宿锦翻出校报挑选出关于鬼林教学楼的建设的报道。不翻不知道,一翻才发现关于教学楼的消息特别多。其实也不奇怪以当年的条件,建一座七层综合教学楼的很不容易的事。尤其当时苏北还处于被日本人占领的情况。所有校报大肆报道也不足为奇!
“1934年1月4号组建工程队……同年2月开始动工,次年10月建成……”宿锦不禁咬住了笔尾,这不对啊,时间怎么这么奇怪啊!1月份组建工程队为什么2月份才动工?这龙出来的一个月做什么去了?还有七层的楼,现在看起来不高,但当时的情况,一年多的时间,这也太扯了吧!看到现在还健在的教学楼,也不像豆腐渣工程!宿锦在这个时间点上画了一个问号。
宿锦翻完了报纸,抄录了一大堆关于鬼林教学楼的事,从工程队组建到后续完工使用再到完全废弃,基本上都包括在内了。当然在抄录的过程中也坚定了宿锦对于教学楼有问题的想法,从宿锦打的一大堆问号中就能看出来了。
宿锦有看了一边苏北大学的校史,相对于旧报纸的记录,苏北大学对于鬼林教学楼的简述基本可以概括为“1934始建,1935年建成,后因意外于1992年弃用……”宿锦无奈,正史都这么言简意赅敷衍了事吗?“这些不都是废话吗?网上都能找到的,害的我翻了半天,还不如报纸呢!”
就在宿锦打算去找找还有没有其他书可能有记录时,突然听见书架后面好像有动静……好像还有酒味……
宿锦把书放到一边,悄悄的跑到书架后面。没人啊……不对,动静好像是从书架后面的小房间里传来的。宿锦蹑手蹑脚的扒在门边,恰好门没关严实,正好便宜宿锦在外面能看着正着。
里面醉醺醺的瘫坐在一个中年大叔,看上去四五十岁左右,手边还扔了两三个酒**。喝的醉醺醺的,学校怎么会雇佣这种人啊!
宿锦以为就是个老醉鬼,正打算有人,就听后面传来一阵声响,宿锦听了两句,立刻停了下来,然后仔细听着:“不是的,火……死了……都死了……为什么不信我……死……火”
宿锦听得入神,大脑却在飞速运转。死,火?会不会和鬼林的教学楼有关?看这个大叔的年龄知道鬼林的事或者参与进去为未尝不可啊!
宿锦又扒回门边打算再听听时里面又没动静了,宿锦轻轻推开了门,发现人已经醉死过去了,不省人事了!宿锦叹气,完了消息又断了,现在只能回去翻书了。宿锦把门带上,又回去翻书。
正儿八经的的书总让人提不起劲来,宿锦看的头昏脑胀,干脆把书一丢开始发呆。做了一会发现干坐着挺无聊的,又不想看那些枯燥无味的校史,干脆拿起了那本《苏北民国志》开始看了起来。
宿锦看了一会还挺有趣的,比那些官方语言组织的长篇大论有意思多了,宿锦暗道自己果然不适合学习!
“咦,这是什么?”宿锦看了一半好像发现了什么,稀里糊涂的开始抄录:“民国9年,苏北秦式开土建宅,出土龙凤佩……龙凤佩?”宿锦看到了关键词,又顺着这段看下去,看了一半突然把书合上了,满脸的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宿锦起身把书和报纸全放回书架,然后拿起纸笔和《苏北民国志》就走了。急急忙忙的去借书。
“老师,笔还给您,纸上我写了东西就带走了啊!”
老教师也没吱声,点点头。仿佛全身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面前的纸牌游戏上。看宿锦跑远了,才叹了口气摇摇头。“这群孩子啊!”然后又朝着最里头的方向瞧了瞧,摇头,脸上的无奈又重了几份。
宿锦出了教学楼就给歌凉他们打电话,“喂,我是宿锦。我有很重要的事和你们说!现在,立刻,马上去小广场!快点!”挂了电话又给禾夏打电话。阁下表示自己马上过去。
歌凉挂了电话,奇怪的看着手机。这么急,能有什么事?冯晨看歌凉皱着眉头发呆,问他:“你这怎么了,一动不动的,想什么呢?”
歌凉摇头:“没什么!对了,让猴子和胖子准备下,我们去小广场,宿锦说有急事!嗯,听起来确实挺急的!”
“好!我马上去喊他们两!”
等歌凉他们到小广场的时候,宿锦已经急的团团转了,嘴里还念叨着什么“不可能”的。
胖子看宿锦着急的小模样,问她:“妹子,你这是转悠啥呢?”
宿锦看他们都来,送了一口气,“你们快过来,我给你们看样东西!”然后把自己抄录的纸递给他们。
几个脑袋凑在一起看着宿锦写的东西。
冯程不解:“些是什么?”
宿锦:“鬼林教学楼的时间关系图!”
冯程自然不解:“有什么不对吗?急什么你慢慢说!”
宿锦还没说话,歌凉就抢先回答了:“当然不对!你们过来看,这个时间点,1934年1月4号组建工程队,但2月6号才开始动工,这一个月他们做什么去了?还有1935年10月建成。你们想想当年苏北市还处于日军占领,内忧外患,技术不够成熟,是怎么办到一年多的时间可以建成质量如此之好的建筑物的!早知道35年到现在可是八十几年了!”
大家听了歌凉的解释,也开始不解起来!是啊,这时间点完全对不上啊!
“你们在看看这本书!”宿锦把《苏北民国志》翻开到关于龙凤佩的内容,“你们看这段,民国9年这里!”
歌凉一目十行看了一边,“龙凤佩是苏北市一个大家族在扩建房屋时挖出来的!现在龙凤佩的来历弄清楚了!”
“那我们要开始查秦家吗?”猴子问。
一旁一直没说话的宿锦开口了:“龙凤佩是民国九年秦家挖出来的,那安老板爷爷挖出来的是什么?”
禾夏一句话惊到了众人,不知为什么大家突然寒毛痘立起来了!宿锦在一旁不停点头,“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龙凤佩不是挖出来一次吗?这么可能挖第二次啊!”
胖子扒拉两下头发,“会不会是有两对龙凤佩,巧合而已……”
宿锦指着纸的末尾说:“你们看我这里备注,教学楼是在当年秦家遗址上建成的……你们觉得这个像是巧合吗?”
冯程觉得自己都开始冒冷汗了,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觉得玄乎,这不可能这么多巧合!”
然后禾夏又说:“你们推算下老板的年龄,你们觉得1935年的时候他父亲能参与教学楼的建成吗?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学楼应该是后来重建的!”
“而且我翻遍所有书面记载,根本没找到有关教学楼重建的记载!连旧报纸上都没有!”宿锦附和这禾夏。
歌凉觉得自己手心已经开始出汗了,他稳了稳心神,“现在时间点太乱了!还有我们要找老板核实他父亲爷爷参与教学楼建设的时间,然后回来把时间再顺一遍,这里面一定有玄机!”
“嗯!”他们齐齐点头,现在也只有这样了!
作者有话说:我以后绝逼不这么晚码字了!!!!写得好好的,我妈突然把我灯关了,我差点吓死了!
(本章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