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情殇不言败》第二十二章 人才市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市人才招聘市场座落在罗湖区松岗路,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正规市场,上下四层楼,每层楼可容纳几千人进场。应聘者收费不高,每人只需支付五元人民币的进场费;而厂家的摊位费用却有点昂贵,每个摊位需支付七百元人民币。

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应聘者,而招聘单位确实很有限,有时几百家,有时上千家,这种粥少僧多的局面,使很多人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岗位。

珍妮这是第三次踏进这个人才市场,前二次是来求职,而且是抱着厚厚的几十份个人简历和求职介绍信,向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部门自我推荐,有时会得到垂青,有时却遭到冷遇;得到垂青的大部分是小公司不提供吃住和底薪,遭到冷遇的却是有名的大公司,他们要求是本科生或研究生;真的,要想在这样的高消费城市中求生存、求发展,没有过硬的本领、正确的心态和应用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很难在这儿立足的。

对于这一次招聘工作珍妮怀有几份的同情和几份的同感,她希望在这次招聘会上,能给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提供一次就业机会,她坚信能将这批大学生培养成一批业务精英。

当珍妮刚刚坐到招聘位置上,将公司的简介和招聘内容挂到最显目的地方时,引来了一批大学生的蜂涌而至。

珍妮将他们的简历和个人形象进行了一下对比,觉得比较合适的就将他们的资料留下来存档,不合适的就放到了一边。有一名政法大学毕业女生留给珍妮的印象很深,她告诉珍妮这是她第七十八次投递简历,她来N市已有三个多月了,身上所带的二仟元钱全部花光;现在仅靠借住在同学哪儿吃住,身上零花钱都是向同学借的,很不好意思;本来很想回家,但无脸见父母。

她在个人求职信上写道:“我读书很聪明,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全班的前几名,我学政法是想当一名正义的律师,可就因为我人长得丑,没有气质,得不到很多律师事务所的认可,曾经有过面试,但都以招满为由拒绝了我。

在这座繁华的大都市里,我几乎到了绝望的境地。每天,在别人眼中,我还是那个充满着自信、充满着快乐,无忧无虑的我,可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在睡不着的夜晚,在求职的路上,我切身体会到了那份忍忍地泪湿枕巾的苦涩。

我一直在为自己所期盼,所理想的信念坚持着。可我不知道这到底离现实还有多远,我站在现实的面前是多么的无奈与彷徨。

或许我会继续寻找,或许我会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可是,我不知道真正属于我的地方,真正适合我的地方,到底在哪里?谁能给我一次机会。

当一个漂泊在外的人想回家的时候,那是该有多么的疲惫与不堪。

我很思念家的温暖,但我不敢这样回去,我觉得很丢脸。我最不愿意自己如此失意与狼狈的样子站在父母的面前,那样很不孝,那样我会垮掉,那样我会觉得是父母的包袱。因为我会贪恋那种家庭的安逸,会失去斗志,会失掉自我,那么我什么也不是,我会觉得愧对父母几十年的养肓之恩。

于是,我决定留下来,至少我还在挣扎,还没有失掉自我,还在求职的路上苦苦寻找希望,我恳求: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很努力。”

珍妮看完这篇求职信后流下了同情的泪水,她决定留下这名聪明的大学生,不管她是否瘦弱,是否不靓丽,至少她有坚强的信念和吃苦的精神。至此,珍妮将公司的电话和公司的地址直截了当地告诉这名叫吴语的女生,让她明天直接到公司报到。

当珍妮抱着一叠招聘资料,正准备离开人才市场回公司时,在人才市场的广场上她看见了另一幕;一群青年男女正围着一名衣衫不整的男子在指指点点,只见一位二十多岁戴着黑边眼镜,看上去几天没洗澡的男生在地上写道: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望好心的人收留我。只要谁给我饭吃、谁给我地方住,我什么活都干。

珍妮见后很同情地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寻求救助站?让救助站送你回家呢。”

在N市有很多的流浪者都是靠救助中心送回家的,这是国家给予这些无助的人提供帮助和方便。

然而,这名男生没有理会珍妮,他继续一声不吭地蹬在那里,并将头埋藏在双手中间,让人看不清他那张脸。

有人说:“这是在骗钱。”

因为在N市有很多人被这种不雅的惨境欺骗过,他们往往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和善良心进行欺诈。在N市大街小巷里都可以看见怀抱婴儿的妇女在垃圾筒里捡垃圾吃,看上去很可怜的样子,其实是她们惯用的欺诈伎俩,她们所吃的垃圾是自己带来的盒饭。不了解实情的人们往往会在身上搜出几百元钱送给她们。希望给她们有足够的路费返回家乡。然而,过不了多久施舍者又会看见他们的身影。这使很多施舍者都有一种被骗的感觉。所以有爱心的人也会变得人情冷漠。有几句说N市的话:

我可以请你吃饭,但不可能借钱给你,因为我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看见你;

千万别求我给你找工作,因为我的工作都是自己找的:

在你时刻受伤的时候你不得不强装坚强:

因为:

这是一个漏*点充溢的城市,也是一个充满失落感的城市;

是一个让多少人圆梦的地方,也是让多少人折翼的地方;

所以有人说:天堂往左,N市向右

)为您提供最优质的言情小说在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