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哥儿,你好了没啊,天就快要亮了。”外面正在放风的二狗子喊道。
“哦,好了,我这就出来。”杨风将舍利子和阿育王塔上放回金棺中,又将金棺合拢。杨风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上那颗蜡烛。
爬出地宫,两人一起填土,又把挖出来的山洞堵上,直到看不出痕迹来,才下山。
到达山脚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了。
“唏律律~”一声骏马的长嘶声从山间牧场传来,正是大黄。
杨风打个呼哨,那马儿就跑了过来。一天不见,大黄又胖了不少,总算是有个马样了。
那马儿跑到杨风跟前,用头蹭了蹭他,然后甩开蹄子就往山中小跑起来。
“喂,你跑什么,快回来呀?”二狗子急了,这匹马不按套路出牌啊,我还没上马呢。
杨风二狗说道:“马通人性,这一定是叫我们跟它走。”
二狗子说道:“那也可以等咱们上马后再走啊?”他还是对大黄拒载耿耿于怀。
杨风瞪了他一眼道:“你走是不走?”
二狗子一看杨风的眼神,就知道要倒霉,他已经吃了很多次这样的亏。当下不敢再扯皮,抱起杨风就去追大黄。
马作的卢飞快。虽然一度瘦弱到快要扑街,但是大黄有做的卢的心。在草场上越跑越快,渐渐地不见了踪影。二狗子累了一个晚上,挖洞,铲土,填埋三个动作重复了几千次,双臂早已肿痛不已。他抱着杨风又跟马跑了两里地,终于坚持不住,躺到了地上。
蓝天,白云,绿草,还有扑街的二狗子,就此构成了一副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
“二狗哥,你先休息会儿,我去追大黄。”杨风扔下不能动弹的二狗子,迈起小腿,向山中追去。
杨风虽然体质特殊,但毕竟年小体弱,如何登的了山路。走不了两里地,便也累趴在草地上。
说来也怪,就在杨风扑街的时候,大黄又从山中飞奔而来,风驰电掣,神采飞扬。
大黄跑到杨风面前,居然屈腿跪坐下,其意显然是教杨风爬上马背。
杨风道:“算你还有良心,我们这是去哪里?”
杨风抓着缰绳和鞍桥,伏在马背上,双腿够不到马镫,只能紧紧夹住马身。
大黄站起身来,撒蹄狂奔,往山中而去。坐在马背上面的杨风不敢松懈,怕跌下来摔死,那就好玩了。
大黄跑了一个时辰,终于在杨风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上到了中台翠岩峰。
翠岩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非常大。在台顶有一巨石,立如奔马,卧似喘牛,长有斑斑苔藓,在阳光照射下,丹碧生辉,故取名为翠岩峰。峰的西北面有太华池,北有甘露泉,东南有玉龙池,池旁还有三株泉,是南北五溪流水的发源地。台顶有开皇年间所建演教寺,内供孺童文殊佛像。
一路颠簸,杨风早已累觉不堪。大黄又趴下身子,送杨风下来。杨风环顾四处,发现这里有一汪清泉。泉水名为紫府龙泉,乃古代道士修炼之所。
葛洪在《抱朴子·祛惑》道:“及至天上,先过紫府,金牀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紫府又号称仙家别院,其间所含灵气之浓郁,远超别处。
杨风骑马来到此地,已是辰时七刻,天光大亮,日上梢头。
“为何带我来这里?”杨风扭过头带着疑问去看大黄。
“噗嗤嗤~”正在低头饮龙泉水的大黄抬头打了个响鼻,一脸无辜。
“咦?大黄的身上又多了些肥膘,终于不是骨架外翻的模样了。”
方才杨风骑马,发现大黄的速度快了很多,就好像徒步变车一样。
“莫非是龙泉的功效?”杨风猜测道:”一方水土养一方马。此地水草丰茂,灵气充沛,让你长点膘也不算奇怪。”
大黄依旧原地踢踏着前腿,身子不动。
“喂,你不会是想让我喝这泉水吧?”杨风苦着脸道。
不料大黄竟然伸起前蹄,转了一圈,显然它就是这个意思。
“我才不要喝你喝过的水,里面肯定有你的口水。”杨风一脸嫌弃道。
大黄悄悄走到杨风背后,趁杨风不注意,一蹄子就把他踹进了泉水里。
杨风欲哭无泪,看着在岸上撒蹄乱蹦,犹如抽风的大黄说道:“你这样真的好吗?我怕不是买了一匹假马。”
“本尊本尊,泉水底下有宝贝!”
就在杨风准备上岸的时候,体内的凤珠有所感应。
“又是什么宝贝?天底下还有比你更宝贵的宝贝吗?”杨风不露痕迹地给凤珠诞生的灵识拍了个马屁道。
“本尊本尊,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给我拍马屁,说明有严重的自恋情结,建议电击治疗。”凤珠一本正经地回应道。
“我尼玛!”杨风差点暴粗口,还带这么玩的?
杨风被凤珠所败,沉入泉底,卒~那是不可能的。
泉水清澈见底,泉底沙土柔软,只见杨风毫不犹豫的动用了凤珠,使出了上次在晋阳湖底的避水能力。
杨风被包裹在坚韧而又柔软的泡泡中,直呼这特么不科学。上次是灵魂状态你这么玩自然可以,现在可是实体状态啊。凤珠的能力让自学过经典物理的杨风感到无语。
“本尊本尊,友情提示,科学没有尽头!你的任何能力都绝对符合自然科学!还请努力兑换灵魂碎片,多多学习。”
“你的存在就最不科学……”。杨风不想和它争辩。
逆着水流而上,杨风找到了龙泉泉眼。
过了泉眼就是一个经过地质运动而形成的岩石断层。进入断层深处就是一片漆黑。
杨风又将那截蜡烛点起,“这是古生物化石层!”杨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断层里密密麻麻全是古生物化石,看得他背上发麻。
化石大部分都是藻类和菌类,偶尔有那么一个软体动物。“这里的断层形成得有几百万年了吧?”杨风喃喃道。
“呵呵,凡人的智慧啊。本尊本尊,你一定没有好好学习地理知识。”
杨风小脸一红,他才不会说他大部分时间看了动画片。对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来说,指望他有什么追求呢。
“这里的岩石断层至少形成于十六亿年前的古元古代。”
“十六~亿年前?”杨风咽了口口水,时间跨度太大,本宝宝接受不了啊。
“莫非这里有什么传说中的先天宝贝?”杨风想起神话故事里那些能开山填海,移星易宿的先天至宝的威能,比起他们来,凤珠完全就是渣呀。
“本尊本尊,再次提醒,请尊重科学!否则电击治疗。”凤珠打断了杨风的遐想。
“……”杨风无语。
地球生来既寂寞,不见来客渡星河!
见证了生命的演化,杨风继续沿着断层而行。他按照行走的路程计算,估摸着已经从紫府龙泉走到翠岩峰正中央。
他看到断层处有一个洞口,走进去是一个石室。石室里摆着桌床几,皆为石质。
“有人来过,还定居此处?”杨风不可思议道。
杨风巡视一周发现,床上摆放着一封帛书。打开帛书,上面写道:“元始元年,有客西来,论道于五峰山下。谈天,说地,论法,舌辩七日。不敌,遂弃此居。”
杨峰看到帛书上记载了这么一段话,心中大震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紫府”。推开房门,外面是一个更大的房间,应该是大厅所在。旁边还有几个小门,皆连通石室。
打开左侧小门,里边是一个丹房,房中只倾倒着一个丹炉。丹炉构造倒是简易,就是炉子加锅。
出了丹房,又前往右侧的石室。室内有一木架,架上摆着一张玉帛。杨风过去拿起玉帛一看,上书五个大字“太平青领书。”
“《太平经》?于吉?他不是被小霸王孙策杀了吗?”这是杨风看到玉帛后的第一反应。
他不应该出现在这里,而且时间也对不上啊。
琅琊人于吉,相传为《太平经》的作者,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制符,在四百年前被孙策以“幻惑人心”的罪名所杀。
于吉的名字最早出现于汉顺帝年间,卒于建安五年。如果他的记载确实是同一人,那于吉至少活过一百岁以上。
“这个石室的主人在六百年前就已经搬走,而这里出现了于吉的作品,看来他有活两百多岁的可能。”
杨风分析了所有的可能,要不于吉根本不是一个人,要不他是个活了至少两百多岁的半仙。
假如石室主人确实是于吉,谁能论道击败他,答案呼之欲出——五智文殊。
释尊的徒弟,东传佛法,击败于吉,夺取了此地的传道之权。
算下来文殊与于吉开展论战的时候,起码有近五百岁了。击败于吉后,又建释迦摩尼真身塔和地宫,于此地留下了两颗佛骨舍利。
杨风现在也不知道能成佛和菩萨的人留下舍利,到底是算圆寂还是飞升呢。
杨风为可怜的于吉默哀三分钟,遇到号称智慧第一、辩才第一的诸菩萨之首文殊,算你倒霉。
推测了一番个中情由,顿觉唏嘘。杨风此行用掉了吸收文殊舍利灵魂碎片而得的一次凤珠之力,又吸收了玉帛上于吉的灵魂碎片。不赔不赚,纯属白干~那是不可能的。
太平青领书上面虽然有很多杨风认为是糟粕的内容,但是就凭它能让于吉活两百多岁,也必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秘传道书。
“这本秘籍,我就笑纳了。”杨风一脸满足道。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