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隋风晋语》第二十五章 冰雪奇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尉迟融在前带路,杨风二人随后,几人沿着山道绕出了情人谷。

在出谷的时候,他们终于听到了来自山下谷口的喊杀声。声音并没有持续多久,想来张县尉应该能够应付这种小规模战斗。

出了谷以后,尉迟融就不认识路了。三人只好放慢行程,小心辨认方向,以避免走错路。

夏夜月朦胧,蛙鼓蝉鸣声。

夜黑风高,路径难辨,他们又不敢点起火把,暴露行踪。唯有找到一个地方,暂作休息。

星光点点,树影重重。山风吹拂在人身上,带来一丝丝凉意。

杨风思来想去觉得不能在这里死等,觉得利用好今夜,一定能打飞龙寨一个措手不及。

“二狗哥,把马匹先拴在这里,咱们去找路。”杨风看了看漆黑的山路,不由有些头疼。

尉迟融和二狗子依言照做。

杨风点起那根还没用完的蜡烛,蜡烛火小光弱,看不了多远,也不容易被人发现。

行不过数里,蜡烛已快燃尽,杨风等人正踌躇之时,前方山路上赫然出现一个深邃的山洞。只站在洞口,他们就能感到彻骨的寒意。

此洞奇寒无比,洞中如冰雪世界。按照杨风的想法,凡是神秘之地,则必出重宝,来到冰洞岂能不入。

刚进到洞中,三人一时间目不能视。等习惯了彻底的黑暗后,他们才能稍微看到些影子。

云飘雾散,月转星移。微光通过洞口,经过冰晶的反射,终于让洞中有了一丝光明。

三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晶莹的宫殿,四处都是冰的世界:冰柱、冰锥、冰瀑、冰笋、冰花。

“啊~切!”冷的发抖的二狗子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破坏了这美妙的意境。他赶紧擦掉了鼻涕,唯恐慢一步就被冻成冰碴子。

杨风一拍二狗子的脑袋,说道:“还不把火把点起来?”

“你不是说不让点吗?”二狗子一脸委屈。

“为了隐蔽,在洞外当然不能点,这里没人,当然能点了!”杨风日常关爱智障。

好不容易在冰洞中燃起火把,他们这才看清了冰洞的面貌,没有一个人想到,小小的洞口背后,竟然这样美妙。

“咦,这里有一座冰棺,你们快过来看。”尉迟融在一个角落里突然喊道。

二狗子赶紧拿着火把去照,杨风拉住他道:“别靠太近,小心把冰棺融化了!”

二狗子听后把火把换手拿到身后。他们看那冰棺,棺中竟然躺着一个女人,女人看起来很年轻,栩栩如生。

杨风拿出怀中的蜡烛看了看,又放了回去,“摸尸不是好习惯,何况是摸这么漂亮的女人。”

二狗子则百无禁忌,曾与女鬼做过深入美好交流的他,一双大手早已向棺内探去。杨风正待阻止,他却已经把手伸了回来,手中还夹着一封帛书。

杨风一把夺过帛书,瞪了二狗子一眼。

展开帛书,帛书上面用的是先秦文字。

“这是周朝大篆演化的赵篆!,这女人是谁啊?躺这里少说有八百年了吧!”杨风叫道。

二狗子一脸兴奋,只见过八十年年分的女鬼,没见过八百年年份的女尸。尉迟融分析道:“此女绝对非富即贵,一般人找不到这样的冰洞!”

“今上十八年,于雁门外,破匈奴,灭襜褴,败东胡,降林胡,然妻赵姬殁,徒悲,葬于此处,留兵书武卷慰之。”杨风将内容念完。

杨风刚刚学习赵篆用掉了一次机会,再用一次,凤珠就又会休眠。

二狗子和尉迟融对看一眼,脸上充满震惊之色。“这是武安君李牧!”他俩齐声道,虽然他们读书少,但也听说过李牧却匈奴的故事。

“的妻子”杨风补充道。“李牧在宁武、雁门守御赵国北疆,一举解决了赵国西北边陲的胡祸。又带领弱赵屡次击败强秦,纵横一生,从无败绩。”

“这是真正的战神啊!比起杀神白起用强大的秦军碾压对手,毫无疑问屡屡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李牧战术能力更强。”杨风毫不掩饰对李牧的尊敬,对二狗子和尉迟融说道:“大神留下了兵书和武卷,你们俩还不快点拜师!”

二狗子和尉迟融如梦初醒,赶紧跪下对着那封帛书磕头道:“师父在上,弟子愿继承先师遗愿,内安黎黍,外攘夷狄,共同匡扶社稷!”说完又对着师娘磕了几个头。

看着他们在拜师,杨风则乘机吸收着兵书武卷上属于李牧的灵魂碎片。李牧一身功力通玄造化,武安之名,实至名归。而他对亡妻的执念,寄托在亲手所著兵法武道的帛书上。

那种酸爽的感觉再次向杨风袭来,这次他总算忍住没有叫出声。“吸完这种灵魂碎片,什么小乞丐的破碗,简直索然无味啊!”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譬如吃过山珍海味,再吃白饭就会感到味同嚼蜡。可惜不吃饭就会饿死,同理不吸灵魂碎片,他就只能是个弟弟。

“诺,你们俩各自记诵。看完后互换!”杨风把《兵书》、《武卷》分给二人。

“我们不认识这字啊!”二人齐齐道。

“哦,忘记了!赵篆和现在流行的魏碑体大有不同。”杨风一拍自己脑袋道。“那我只好代师授课了!”

杨风逐字逐句翻译给二人,让他们背诵下来。兵书上记载了李牧的布阵之法和用兵心得,又称“牧原法”。武卷上记载了李牧的修炼心得和武功招式,讲述了大宗师的境界。

习武之道没有捷径,兵法战策更是需要理论结合实际。一时间杨风有些傻眼,心道:“现在都学不了,只能让这俩傻大个去试试水了”。

同时拜入师门,二人只好序论年纪,分出长幼。二狗子今年二十,尉迟融今年十八。杨风代师授课,辈分另算。

“既然你们都拜入李牧门下,就必须打出自己的名号来”杨风说道:“二狗哥你的名字难登大雅之堂,我今天代师取名,赐你名字,叫‘吴三省’如何?算了,不太合适。还是叫‘吴桐’吧,也算代表大叶村了。”

“再赐你字‘三省’,希望你能每天反省自己的得失!”杨风觉得这俩字太好了,最后还是给二狗子安上。

“谢谢你,风哥儿!”二狗子眼红红的,家里父母死的早,只留下一个贱名,现在终于有一个说的出口的名字了。

“至于你嘛。”杨风一指尉迟融道:“名字不顺耳,还是改叫‘尉迟恭’吧!再赐你字‘敬德’,希望你继续保持智虑忠纯,尊师敬长,成为道德模范。”

尉迟融听后也觉得这个名和字更适合自己,也同意了。

给他们用两个时辰来背诵兵书和武卷,然后杨风把兵书和武卷分给二人说道:“你们乃李牧传人,此物合该归你们保存。以后各找传人,勿要使断绝了传承。”

两人各自接过不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