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妙哉悠哉》第十六章:一点难融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人拍手,好美的诗偈!

不过,拍完手后,心儿似呆非呆,仰着头望向天空沉思起来:“那我们是一种什么存在呢?如果一个人有苦悲哀的经历,那这一悲哀的时空是否永远存在?”

大和尚笑笑:“即使在,它也是过去的。”

小和尚也笑道:“即使在,它也是变化不固定的。”

与小孩一起的和尚也跟着道:“再回去看到的,也只是幻觉。

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将来的我,这些影像统统是幻觉。”

大和尚点点头:

“本真只有一个,非影像与非声音及非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所以不用担心。

我知你所担心的是痛苦之苦受,那你可以放心了,痛苦之苦受或快乐的乐受,统统是变幻不可留的幻觉,非真本我。但本我可以玩它,如人玩玩具,但玩具终非我。

所以,放心,苦受、乐受、一切受,非真我。”

“那我先前看到的大女人与女孩、以及恋人男女,都是我与师父过去世的影像了。”心儿问道。

“没错,你与师父每一世都有缘。”大和尚回复心儿。

“反正你就是我那个师父,那我如果留在这个空间会怎样?”心儿继问。

大和尚眉毛微微一扬:“你心里是不会想留下来的。”

“是的。”心儿点点头,心里知道自己确实不会留下来,因为自己心里挂念的是哪边世界的师父。

心儿也很肯定知道自己,无论怎样,自己一定会想方设法回到自己的世界去的。

不过,面对如此虚幻的“我”,心儿有个疑问:“那我们在没有彻底找回回归本真之我前,我们该怎么过?”

小和尚与小孩也齐声道:“她所疑惑的,也是我想了知的。”

“嗯”大和尚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即又挑逗了下小孩身边的和尚道:“你不想了知吗?”

与小孩一起的和尚对着大和尚神秘一笑道:“你我心有灵犀,我所思所想你皆知,还用我回答吗?!”

“没错,没错,你即我,是心有灵犀。”大和尚哈哈一笑。

随即大和尚对着心儿小孩小和尚三个一一盯了一遍,露出神秘又犀利的眼神道:

“你们想知道:在没彻底找回本我之前,该怎么过?

请问,一点难融吗?

在你麻木的时候,我给了你一颗心,你若用心相融,你便融于我。”

心儿小孩小和尚三人点点,好似听懂似的。

大和尚继续道:

“该怎么活?

做我感动的,能感动我自己的事。

说我感动的,能感动我自己的话。

行我感动的,能感动我自己的行。

走我感动的,能感动我自己的路。

做我喜欢的,能让我自己喜欢的事。

若这样的我,你若也喜欢,你便成了我。

若这样的我,你若也感动,你即是我。因你我本无区别。

你若低看我、高看我、嘲笑我、鄙视我,你即不平等于生命,也错乱于你的自我。

你若喜欢我、爱我,且用喜欢我、爱我的心去看待因缘,你便幸福于自己、也幸福于我。因我是众生的代表,这一点即已经圆满。

你能成为我吗?答案是可以的。

当你融于心,也便融于我。

当你融于我,你便融于心。

因心的平等,平等于你我。

我要触动你的内心深处,让你留下触动的眼泪,那也是我的眼泪我的触动。

我要碰翻你内心的石头,让你的心平坦踏实,那也是我心的平坦踏实。

这一点好美,相融于它是对自我生命演绎的最美释放。

花开花落融于一点的完美。

你便是那一点,我便是那一点。你敢融吗?

你腾出一个空间给我,便融于一点的一个空间。

你腾出全部的空间给我,便融于一点的全部空间,这时,才完美相融,完美展现,绚丽灿烂!”

大和尚说完,四人又一阵鼓掌。三个心儿好敬佩大和尚说的妙理禅意。

“大和尚,您暗喻完整完全心的一点相融,即是心与心的完美圆满相印,如此妙语禅花,实在敬佩,不过敬佩归敬佩,我们该如何回到各自的世界呢?”

大和尚看了一眼心儿:“你要用心参悟,而不是总是问我,我只是一个迷失的人,但我喜欢这样的迷失,只要我喜欢就好。

我说这话,其实对应我心境的解读是这样的:我自己,对自己心中所意愿选择的,总是会毫无理由的无怨无悔走下去。

只要是内心意愿的,我绝不会违背自己的内心,而内心意愿的,无关世人理解的是非对错好坏。

遵循内心的我,会毫不在意漠不关心世人的任何想法,只遵循自己内心的脚步,毫无疑问地坚持不懈地无怨无悔地走下去,这才是我对自己生命的最美展示与释放。

当然这样的解读,是我内心心境的解读。

如果他人的内心心境,还不是我这样的心境,那么就不会有我这样的解读,就会是另外的解读。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定要和我一样的心境才好。自然也不会说,要和我一样解读才好。但你若要理解我这样的心境,你必须有这样的心境才能理解我融于我。”

心儿姑娘听大和尚说完,感觉似有领悟,要回到自己的那个世界,并非真的喜欢那个世界,而是因为那个世界有自己珍爱的师父,要想回到那个世界,就必须要与自己的师父相印,就自然会有股引力能把自己带回去,带到师父身边。

小孩身边的和尚,听完大和尚的话,骚骚头说道:

“我很笨,我一点都不聪明,但我喜欢这样的我。

对应我心境的解读是:笨,指的是:直心、简单自然朴实。

而,不聪明,指的是:不喜欢拐弯抹角歪曲狡诈。

我很笨,我一点都不聪明,但我喜欢这样的我。————连起来对应我自己的心境解读就是:我喜欢直心,我不喜欢拐弯抹角歪曲狡诈,我就喜欢这样简单自然朴实的我。

另:

一个人所说所写其实也就是展示他个人的部分心境。为什么说部分?

一是:心境的多样化,所以说部分。你的心境,他的心境,我只触碰我自己的心境。

至于你他,你他自己来触碰,别人无法代替。

我触碰的或许是我部分的,也或许在部分中已宣释了我的全部,你很难或几乎可以说无法全部解读与解读全部,如果你能全部解读我与解读我全部,除非你成为我。

二是:心境的层面是不断提升的过程,所以说部分。

心境不断提升的过程,过程风景个个不一,便组成一路的风景。

虽一路风景,也只是一张图画而已,但你用纸去画,也只能画它风景的一个面;如果你用相机拍,也只能拍下冰山一角的一个角。世界那么大、宇宙那么大、心也是那么的大。你的眼、你的耳、你的鼻、你的舌、你的身、你的意,也只是展示你心最浅薄的层面。

当然,你若说:也可以从一点观全貌,部分即全部。

但前提是:你必与点相融。若能与点相融,点即全貌,确实是这样的。

但,说容易,融就那么容易吗?如抄写文字说教都很容易,但用到自心来受用容易吗?做遵循内心真实的自己容易吗?

心,就像一个大宝藏。只要你去挖掘,会发现挖不完。

宝藏挖不完,就是体现心境的多样化。

宝藏这么多,就是体现心境层次的深广。

宝藏挖到底,你必与心相融。相融后再如何?就更懂得走好心的旅程、也更善用于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