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简单安排了一番,就赶往机场,坐上了飞往神秘中国的客机。
一行共三人,除了他,和一名从唐人街请来的中文翻译,还带了一名精通专利法的法律顾问。
在飞机上,他和法律顾问讨论了相关的专利权限问题,和这次与设计者见面的应对策略。经过一番讨论,他渐渐安下心来。
唯一要担心的,是苹果公司抢在了前头。
飞机直飞北京首都机场,从这里,转机飞往西平省。
在北京机场还机的间隙,他给西雅图打了个国际长途,用笔记下了鲍尔默那边口述的几个相关信息,对此行更加充满了把握。
等机的一个小时里,他仔细观察了候机厅里,来来往往的乘客、工作人员。
观察的结果,让他感到很失望。
在他计划的微软帝国蓝图中,中国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市场、欧洲市场,早已开发成熟,所有可以挖掘的潜力,都已经得到了不遗余力地挖掘。
恰好在这个时候,那个庞大而又封闭的国度,首次向西方,敞开了市场。
很多西方公司都寄希望于这个巨大的市场。
在西方商界,有一个著名的传言:“十亿人,哪怕每人每年只消费一美元,那也是十亿美元!”吸引了无数的欧美企业,想要投身其中。
不过由于政治制度的原因,大多数企业没有轻举妄动,只是加大了关注力度。
观望的结果,让绝大多数公司都非常失望。
少数几家前往中国,进行市场开发的美国公司,没有出现预料中的成功。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只销售出寥寥无几的产品,远远小于他们的预期。
这个国家太穷了!
他的人民,还在为生活为奔波,根本买不起昂贵的西方商品。
比尔盖茨在机场看到,往来的旅客,大多数都穿着简朴,穿西装的也不少,可基本上都是些廉价货,估计不到一百美元。有些人的西装袖口,还故意保留着商标,并有意无意间在人前显示其商标品牌,极其可笑。
要知道,windows3.0的售价,就高达九十九美元。
而这个价格,在用户们看来,还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低廉价格!对比眼前的现实,可以想见,在中国,能够买得起的,会有多少!
他对微软进入中国的前景,感到很是悲观。
机场广播,传来中英文的登机提示。
比尔盖茨一行人向登机口走去。
这个国家很穷,对他的帝国扩展,可以说是个坏消息。但考虑到这里的人,是如此的贫穷,那么,或许这次,和那个图形界面设计者的见面,他有可能,只用很少的代价,就能够填饱对方的胃口……
……
郭凡感到头很晕,事情的变化太快,他到现在,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
两天前,他销假回校,就在今天,学校分配办公室,开始找毕业生,询问毕业意向。在第一批人中,就有他。
开始还很正常。
主管分配的老师常规性地询问了一下他的意愿。
郭凡也按照和关系人商量的那样,回答说自己希望能从事与自己所学,相关的单位,最好是技术工作。
老师很认真地记下了他的话,表示理解他的要求,组织上会考虑到这一点的。
随后,照例询问他是否服从组织安排。
郭凡当然只能说“我服从组织安排,如果组织上认为,我适合从事什么工作,我会尽力发挥自己的工作热情,将工作做好。”
然后,他按照老师的指点,填了一张“毕业分配意愿表”。在表格中,他填上了“本人自愿服从分配安排”一行字。
到这里,常规程序就走完了。照理说,主管分配的老师收回表格,就该让他离开,回去等待最后的分配安排。
可老师在收回表格以后,直接告诉他:“郭凡,根据用人计划,组织上已经做出安排,让你到东城区政府。鉴于你也表示,将服从安排,虽然接收单位,和你的要求略有差异,但出于组织需要,还是希望你能接受,不要有什么思想波动,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成绩。”
怎么会是这样!
郭凡顿时愣住了,这些时日的所有安排计划,一霎时,全都化作流水。
“不是说,安排我去平原县的研究所工作吗?”他心乱如麻,直接问了出来。
老师惊异地看了他一眼。
“谁告诉你,平原县的研究所向我们要人?从我们收到的用人指标来看,没有来自平原县研究单位的。”老师犹豫了一下,想到郭凡是东城区政府,点名要的人,为了说服他,便将某些不宜透露的内部消息说出来,“倒是东城区政府,向我们指定要你。”
东城区政府,指明要自己?
郭凡得到这个消息,感到极为惊愕。
他第一时间明白,事情有了变化,他事前联系好的研究所,已经去不了了!从指定要求来看,是自己的名额,被别人顶替了!但作为补偿,对方也为自己做出了安排,那就是去东城区。
他迅速调整心情,向老师表示感谢,然后礼貌地离开分配办,回到四一七寝室。
几个兄弟都在寝室里,见他回来,立即询问情况。郭凡简单地述说了一下,隐瞒了将去东城区政府的事情,坐在窗口,呆呆地望着外面操场,默默沉思。
分配安排已经做好,自己除非自己联系到接收单位,否则一切都不可更改!
可惜了,本来自己想利用进入研究所的机会,接触到国内最新的科技,并为自己创业,创造条件。
现在,这个打算,需要重新作出安排。
仔细想想,去政府部门也不错。
东城区政府,距离国光厂宿舍,也就十来站路,比到学校近多了。不过,如果不是到区政府,而是下面的街道办的话,那就说不定了。
九十年代初,正是国内激烈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大批国营企业破产倒闭,工人下岗。个人创业也不容易,做大了,可能会触犯政策红线,做小了,又怕招来地痞流氓的骚扰,还有权力部门的吃、拿、卡、要,卑躬屈膝,也只能惨淡度日。
说起来,还是在政府部门最保险。
不虞下岗失业,工资虽然不高,福利却很好。反正自己又不求升官,就老老实实混办公室好了,有这清闲的时间,正可以在暗中遥控,从事自己早就在进行的事业,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想通了这节,郭凡从座位上起身,正要招呼张光强等几个兄弟,一起去操场上踢球。
可等他转身一看,寝室里一个人都没有。
再一看张光强床铺下,足球也不见了。
不用说,那几个家伙,抛开自己早就去足球场了。
“没有义气,都不知道叫我!”郭凡知道,张光强他们是见自己在思考事情,猜测是和分配有关,不好打扰他,才没有叫他的。
他匆匆换上运动服、球鞋,就关上门,冲下楼,直奔足球场。
才跑出宿舍楼,就听到有人远远在叫他:“郭凡!”
他停下脚步,顺着声音看过去,发现叫他的,是他的老爸郭详东!在郭详东身边,还有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校党委的姚校长、贾副校长,还有一个,他认得,是学校保卫处的余处长。
老爸怎么和学校领导在一起,而且看他们神情严肃,仿佛发生了什么大事。
郭凡心中有些忐忑,快步跑过去。
“姚校长、贾校长、余处长好。爸,你怎么来学校了?”他先向几个学校领导问好,然后对老爸问道。
“郭凡,你是不是给美国写了一封信?”一看到儿子,郭详东劈头盖脸就问道。
几个校领导没有说话,只是在一旁,观察着。
一听是这事,郭凡的心一下就提起来了。
坏了,是这封寄往国外的信,被邮政检查部门查扣下来了!他暗叫不好。他其实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着邮政检查,但这种事,谁知道呢?
他在寄信的时候,就有过这种担心,想不到,担心变成了现实。
看眼前这大阵仗,连学校保卫处都惊动了,很可能,就是自己寄出的磁盘,被查扣下来了。
按说,早就开始国际通邮了,就算自己给美国寄了一封信,也不是什么大事吧。难道把自己寄的那张磁盘中的内容,当作了间谍行为?
“是的,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他尝试着解释。
得到他的承认,几个校领导,包括保卫处余处长,都相互看看。
郭详东一口打断了他的解释,追问道:“是不是写给一个叫做微型软件的美国公司?”
“对!”郭凡只能老老实实回答。
“真的是你寄的?”听到他亲口承认,郭详东却像不敢相信一样,再次问道。
“是的,我给微软公司总部寄了一封信,信中,夹带了一张磁盘,上面是我自己设计的一个图形操作程序,想就图形操作系统,和他们做一番交流……”郭凡极力将事情说的轻描淡写。
学校几个领导,神色立时绷紧。
“交流?”郭详东气得笑了,“就你这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也要和人家一个大公司交流?”
这时,站在一旁的姚校长说话了:“郭详东同志,你这话说得过了。郭凡同学在软件设计上,有自己的想法,并勇于和人探讨交流,这是好事。只不过,他悄无声息,不和人说,就做出这种大事,显得轻率了一些,有些不妥,我们还是应该教育为主的。”
他转过头,对着郭凡笑笑:“郭凡同学,你写的那宽软件,可不可以让我们看看?”
到了这个地步,郭凡哪能说不。
他点点头,带着一行人,想楼上自己住的宿舍走去。
走在楼道里,他想想,还是觉得不甘,装作不经意地问道:“爸,你怎么知道,我给微软公司寄了一封信?”
“我怎么知道?哼,我早知道就好了!”
郭详东气呼呼地,想他点出了实情:“人家微软公司的人,都已经来了,跑到厂里来,找一个叫郭凡的软件工程师。厂里说没有这个人,可对方硬是咬死了,说这个人是我们厂的,还拿出信封给我们看,确实是我们厂的。
后来保卫科查职工名册,才想起,郭凡就是你!”
“什么?微软来人了?”
郭凡这次,是真地给吓了一跳,激动地大叫出来。
“当然,要不我们干什么心急火燎,跑到学校来找你?”郭详东又是生气,又是骄傲地说道,“来的那个美国大鼻子,名叫什么比尔-盖茨,听说还是他们公司的总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