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老爸老妈》第二十七章 结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刘姨,两个孩子处的时间不短了,我想找个机会把他们的婚事定下来!”刘慧珍看着隔壁刘姨。

“一家子,我也正想和你说这个事哪,女方的父母也有这个意思!”介绍人笑着看着刘慧珍。

“那太好了,把我们家大力的婚事办完了,就该二力的了!”刘慧珍高兴了。

“就是呀!”介绍人点着头。

“麻烦你和女方的家人,商量商量定那天合适呀!”刘慧珍看着介绍人。

“好吧,过两天我给你个回信!”介绍人站起身。

“女方家的意思最好是星期天,大家都休息!”过了两天,介绍人刘姨来了,看着刘慧珍,汇报着自己成绩。

“那就定在这个周末吧,我打电话让大力回来一趟!”刘慧珍想了想。

“好吧,我这就回复他们去!”说完,刘姨起身出去了。

“妈,让我回来有什么事吗?我那边工作可忙了!”周末,王大力回来了,进屋就不耐烦了。

“当然有事了!”刘慧珍说完,和大力坐下了。

“大力,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妈想明天把你的婚事定下来!”刘慧珍看着大儿子。

“妈,这事你就定呗,还叫我回干什么?”王大力不高兴了。

“费话,这事能少了你嘛,双方家长都要到场的!”刘慧珍打了他一下。

“成个家这么麻烦!”王大力唠叨着。

“我还没嫌麻烦呢,你倒是嫌上了!”刘慧珍笑了。

“好吧,回来都听您的!”王大力点着头。

“还是我大儿子好!”刘慧珍高兴地看着大力。

“你怎么回来了?”晚上王玉国下班回来,看到王大力也在家,感觉莫名其妙。

“爸,是我妈打电话让我回来的!”王大力看着父亲。

“你妈又搞什么名堂?”王玉国脱下外衣。

吃饭的时候,刘慧珍把大力要订婚的事说了一遍。

“好事,你妈做的对,早就应该定下来了,我还想早点抱孙子呢!”王玉国一听笑了。

“爸,这还早着呢,看你够心急的!”王大力着高兴的父亲。

“哥,你要成家了,二哥也回不来怎么办呀?”美灵边吃边说道。

“你大哥明天不是成家,是订婚,结婚的时候,你二哥差不多能赶回来!”刘慧珍说道。

次日一大早,刘慧珍吩咐大力和美灵,把房间和院子收拾了一遍,又让王玉国准备了些家常菜。

“怎么做菜总是我的事?你干什么呀?”王玉国不高兴了。

“今天是关系到你大儿子的幸福,你必须得把菜炒好吃了,要不然,人家不高兴把姑娘嫁给你儿子!”刘慧珍看着他。

“这么说,我起的作用是最大的!”王玉国一听,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然了,你是最大的功臣!”刘慧珍点点头。

“这话我爱听,不是吹牛,饭馆子做的菜,也赶不上我!”王玉国自豪地笑了。

“妈,看您把我爸夸的,跟一朵花似的!”美灵在旁边说话了。

“不夸他,他不卖力气!”说完,娘俩都笑了。

快九点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全家人来到门口,把刘姨和孙英,还有她的父母,迎进了屋里。

大家都坐下,大力和美灵分别给每人倒上茶水。

“今天,双方都坐在一起,共同商量大力和孙英的婚事,双方有什么要求,今天在这里都说透了,免得日后发生不愉快!”还是刘姨先说话了,她清了清嗓子。

“孙英妈,孙英爸,你们看孩子们的婚期,应该定在哪儿天?”刘慧珍征求着对方。

“大力妈,客气什么呀,你和大力爸商量一下,你说哪儿天就哪儿天,我们没什么讲究的!”孙英妈说道。

“你们看十月一日,怎么样?”刘慧珍算了一下日子。

“可以的!”孙英妈听了点着头。

“这个日子不错!”孙英爸说道。

“这个日子有纪念意义,大家都放假了,你们先聊着!”说完,王玉国起身去了厨房。

随后,刘慧珍按照事前和介绍人商量好的,递给了孙英一千元人民币,还有三金,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

王玉国和孩子们,把做好的饭菜,全部端上桌,大家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喝着。

“老王,你的菜做的真好吃,比我那口子做的强百倍!”孙英的父亲说道。

“是不错,这手艺快赶上一级厨师了!”介绍人刘姨边吃,边说道。

“算你们说对了,我们家过年过节,都是他掌勺!”刘慧珍笑着说道。

“一般,一般!”王玉国微笑着说道。

“我爸的意思是,一般,一般,全国第三!”在另一桌的美灵站起来说话了。

大力订婚后,王玉国把做家具的木料,运回了家里。

“现在结婚不知道都时兴什么?你见识多,帮我参谋参谋!”刘慧珍把介绍人刘姨请来了。

“现在最时兴的就是家具组合,就是那种高低柜、二十八条腿、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刘姨讲述着。

“这么多呀!”刘慧珍有些吃惊了。

“现在城里都是这个标准!”刘姨笑了。

“高低柜可以做,缝纫机我家有一台,自行车和手表就别买了!”刘慧珍算计着。

“别人家的孩子结婚都有,你们家大力也不能比别人差了,你说是不是?”刘姨看着她。

“理是这个理,这样吧,我和他爸商量一下,可这二十八腿怎么算呀?”刘慧珍点着头。

“这些腿呀这么算,高低柜是八条腿,饭桌四条腿,折叠椅每个是四条腿,总共够二十八条腿就行!”刘姨开始了讲解。

“一家子,我们大力结这次婚呀,家里的老底都用没了,再也不能有别的说道了,好吗?”刘慧珍拍着刘姨的肩膀。

“放心,就这些了,她们家如果再要,我一定给你挡回去!”刘姨做着保证。

“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呀,你才是我的好姐妹呢!”说完,刘慧珍和刘姨都笑了。

晚上,王玉国回来,刘慧珍把和刘姨商量的都说了一遍。

“这结婚东西要的还真不少,钱够不够呀?不够我去借点!”王玉国听了,头都大了。

“这些年大力和二力的工资,我都给他们存着呢,如果非要买手表和自行车的话,二力以后订婚结婚,就不够了!”刘慧珍看着王玉国。

“先可着大力结婚用吧,等二力用的时候再说!”王玉国一摆手。

“你说咱们结婚的时候,那有这么多呀,现在的年轻人呀,简直就是吃人!”刘慧珍唠叨着。

“时代不同了,有什么办法,现在家家都这样,咱也不能因为这个,就把大力的对象搅黄了吧?”王玉国劝慰着她。

“这男孩子太费钱了,还是女孩子好!”刘慧珍看着高兴的王玉国。

“费钱我也喜欢,男孩子他姓王,生出的孩子他也姓王!”王玉国笑着说道。

“我们家就这俩个臭小子,如果当初再生一个,不得把咱们吃了,想想我都发愁!”刘慧珍笑着看着他。

“你不活了,我咋整?”王玉国凑近了小声说道。

“去你的!”刘慧珍打了他一下。

临近婚期,王玉国找来木匠,做了一个多星期,才把高低柜做完,又把手表、自行车和折叠椅买全了。

刘慧珍自己动手做了四套被褥,枕套也是自己做,上面的花都是自己绣的。

王玉国又把大力和二力住的房间粉刷了一遍。

“哈,哈,你看你,像个唱戏的花脸!”看着满脸是白灰的王玉国,刘慧珍笑了。

“我让你笑话我!”说着,王玉国用手在刘慧珍脸上,点了白灰浆。

“你,你烦人,讨厌!”刘慧珍一边说着,一边打着王玉国

结婚这天,王玉国在院子里,用借来的帆布搭了个简易蓬,用砖砌了炉灶,把洗好的菜一一摆在了盆里,又准备了油盐酱醋等各种佐料,还给做菜的师傅配了个帮手。

说来也巧,这天,王二力从疗养院回来了。

“老儿子,你回来,妈这心里高兴极了!”刘慧珍看着老儿子,高兴了。

“二哥,回来真好!”妹妹来到二哥跟前。

“小妹,想二哥了吗?”王二力笑着看着妹妹。

“想了!”美灵笑了。

“你回来的正好,你大哥去接亲了,一会你负责外面的事情,鞭炮呀,迎接客人,端茶倒水等,反正有什么活你就干什么活,缺什么你告诉我!”王玉国吩咐着王二力。

“爸,您放心吧!”说完,王二力放下手里的包。

随后,王二力安排了放鞭炮的人,还有迎接客人的人,端茶倒水的也安排好了人,就等接亲的队伍到来了。

王大力坐着面包车,来到了孙英所在的某农村。

车刚一进村子,前面就响起了鞭炮声。

王大力按照习俗敲门,把红包从门缝塞了进去。

院门打开,孙英接过王大力手里的离娘肉,转身递给了母亲。

大家在屋里寒暄了一会,简单吃了一些点心。

临行前,介绍人刘姨对孙英嘱咐着。

“上车前得哭,不哭不孝顺!”

刚说完,孙英冲着父母哭了起来。

过了一会,刘姨制止刘英的哭声。

“好了,哭几声就行了!”说完,大家一起坐车前往王大力家。

“快,快点火!”王二力看到面包车刚进胡同口。

顿时鞭炮鞭炮齐鸣。

王玉国和刘慧珍在门口,把孙英和她的父母兄妹,还有亲属们都迎下了车。

在鞭炮声中双方的家人,陆续走进了院里。

新娘子的弟弟掀了门帘,刘慧珍递上了红包。

新娘子刚来到新房里,上了炕坐在被褥上,当地人管这叫坐福,表示谁坐在了上面,以后的日子里,谁就是家里的一把手。

接下来,俩人吃了饺子,还有花生和大枣。

“不对劲呀!”新娘子看着地上的折叠椅。

“怎么不对劲?”旁边的王大力问道。

“怎么少了八条腿?”孙英脸上不高兴了。

“大力妈,是少了八条腿!”介绍人刘姨听了,清点了一下腿数,看着刘慧珍。

“我也没在意,都是他爸办的!”刘慧珍说完,去了外边。

“你是怎么搞的?椅子怎么少了两把?”刘慧珍生气地说道。

“是吗?我当时查的也对呀!”王玉国边说边想。

“赶快去买吧,一会该上人了!”刘慧珍催促着王玉国。

“你去和孙英说一声,婚后再补不行吗?”王玉国看了看时间。

“他刘姨,你和孙英商量一下,婚后补上,行不行?”刘慧珍把介绍人拉到一边说道。

“你出去的时候,我和她,还有她父母都商量了,可是她不干呀,她父母也说不行,说不买全了,今天就不结婚!”刘姨无奈地看着刘慧珍。

“她们家人都不同意,你快点想办法吧!”刘慧珍又找到王玉国。

“这是什么人家呀?这么不通情达理,我都怀疑是不是老师家庭?”王玉国生气地说道。

“这时候说什么也没用,一会进行不下去,丢脸的是咱们!”刘慧珍着急地说道。

“你那还有钱吗?”王玉国问道。

“钱不是都给你了吗?”刘慧珍摇摇头。

“谁知道花这么多呀?我去外边借吧!”说完,王玉国出了院子。

过了半个小时,王玉国气喘吁吁地回来了,手里抱着两把折叠椅。

“真他妈的要了命了!”王玉国边说,边擦着头上的汗。

“大好日子,别骂人!”刘慧珍小声地说道。

中午时分,婚礼在介绍人刘姨的主持下准时进行,首先是宣读了俩人的结婚证书,接着双方家长开始讲话。

“今天是我的大儿子王大力和孙英结婚的日子,感谢大家的到来,我代表我们家全体人员,向前来参加婚礼的各位表示感谢,同时,我也感谢我的亲家,给我们家培养了这么好的儿媳妇,祝愿他们俩在今后,把日子过好,一会大家一定要吃好喝好!”王玉国站起来,看着到场的亲朋们,他激动了。

随后,孙英的父亲也站了起来,看着这么多人的到来,他也激动了。

“谢谢大家的到来,我说的话,亲家已经替我都说了,我没什么要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大家一定要把饭吃好,酒喝好!”说完,坐了下来。

“你站起来,什么都没说呀,净是些费话!”孙英的母亲低声说道。

“亲家说了不少了,今天一紧张,想说什么没想起来!”孙父脸红地说道。

“笨蛋,早知道这样,还不如我说了!”孙母不高兴地说道。

“双方的家长都说完了,下面请新郎和新娘也讲两句!”主持人又说话了。

“今天,大家来参加我的婚礼,我十分高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和我爱人,孝敬双方的父母,爱护我们的兄妹,把工作干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新郎王大力代表发言。

“下面进行最后一个节目,上菜啦!”主持人大声说道。

王大力和孙英,来到桌前,向双方的父母敬了酒,同时也向每一桌的亲朋好友,一一敬了酒,大家在欢乐祝福的气氛中推杯换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