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曼哈顿的中国村》第30章 四面楚歌 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季开学以后,苛月一家进入困境。老熊自费进入计算机系,家里开始吃老底。苛月每周两次在外面给人家做清洁工,稍稍贴补一下家用。老熊家中突然告急,老父病危。家里人三天两头从国内打来对方付款电话,要听大哥决策。远隔万里之外,就是当下他回去也解决不了危难,况且学业在身,不可能就此脱开。眼下家里兄弟姐妹一大把,关键的时候没一个人能出来撑事的。老熊气得火冒三丈,抓起电话对着那边兄弟臭骂起来:“你们一个个的围在爹妈身边,能吃的吃,能刮的刮,分田分地分家产的一个个往前冲,刮的老人前胸贴后背的。现在老人倒下了,你们一个个的往后缩。你们这些王八犊子,喝了血又抽髓的没良心的东西,给我好好听着,有力的出力,有钱的给我出钱,谁敢少一个指头,一个钱字,等我忙过了这段回去,咱们再算帐!”

能回去吗?转入计算机系后,忙着赶修课程不说,家里的经济状况不能不想,分分秒秒挤出点时间给学生干私教,额外能有点收入。明年的情况如何呢?弄不好还得让媳妇出去打工。一脑子的事安静不下来,现在又上来大家庭的事,他真是烦心透了。一下课,他开着车忙着往家赶,听见后面有警车叫,他减速准备让路。

警车跟在了他后面一个劲叫,他这才意识到警车是在追他。老熊慢慢停在路边,一动不敢动坐在那儿。他知道,在警察走过来时,车里的人不能有任何动作,以免警察误解是拿武器。他手持方向盘,眼睛紧盯着反光镜,看着警察向他慢慢走来。

“驾驶执照!先生。”警察开问。

老熊把驾驶执照递了过去。

“知道你超速了吗?”

“不知道!”

“出示你的汽车保险证明!”警察一边说一边开始写罚款单。

老熊翻了一下车里的皮夹,说:“对不起,我忘带了。”

“三天之内你要到法庭,向法官出示你的汽车保险证明。请在上面签字。”警察一边说,一边把六十五元罚单递过来。

“不!我不能签字。我有汽车保险,只是忘在家里了。”老熊说。

“汽车保险必须随车。你已经触犯了法律,如果你再拒绝签字,我就要逮捕你,坐三天的监狱!”

三天监狱?老熊一算,不合算。只好老老实实签字了。

带着一张罚款单,他灰心丧气跨进了家门。一脚进来,看到苛月呆呆的两只大眼睛盯着他。十有八九是出事了。老爷子归天了。

苛月还是个心肠软的人,写了封信,准备给家发电传。人已经死了,就是大哥回去也解决不了大事了,倒不如把这一千多的路程钱寄给老母,一部分算大儿子的出力钱,一部分供老母亲修养身心。来日方长,待这边日子好了,就把老母接来,让儿女尽最后的孝心。

老人接到了海外电传,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说有这样一个知情达理的大儿媳妇,公爹在九泉之下也该合眼了。老母让儿子不要惦念,安心外面读书,继续为祖上争光。

这场风波平了,苛月这边的日子更得细算起来。高洋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招,想把格雷交给苛月带。她带孩子高洋最放心,而且还有一个侨哥做伴。苛月立即答应下来,并申请搬到学校家属区住,一是和他们能靠近,二是房东太太给他们涨了房租,比住在学校还贵。现在经济是最大的问题,能少支出得尽量少支出。谁知老熊自费读书要熬到哪一年月?

高洋入学已经整一年,每天忙忙碌碌,人都快磨疲了。学习上路了,可没有一个轻松的活。这学期两门课,纸上谈兵的都不怕,中国学生早已练就了死记硬背考卷上的本事,可另一门是搞研究方案,不但要笔试,而且还要口述报告。对人家洋学生来讲,口述报告如同谈天说地般的容易,可对外国学生来讲,简直是一次英语讲演。她最愁的就是这门。

愁人的课也是大家最喜爱的一门课。老教授独特的教学方式赢得学生的交口称赞。他常常在课堂上弄些新玩意。有一次他提着录音机来了,放了一段世界名曲让大家听。听完后他问此曲的作者是谁?班上没一个学生知道。老教授大失所望,抓起纸巾就哭。他感到十分悲哀。他说音乐是人生命中最美妙的东西,它可以带你进入一种思想状态,它能创造人的思维。他不希望他的学生只懂得读书本,而不懂得音乐。所以在他的课上,音乐要占十分。这不是坑人吗?在中国,她的家里收集着上百首中外名曲,在美国,家里连一盘像样的磁带都没有,让她如何保证这十分?

和往常一样,早晨跟打仗,高洋送了孩子又跑到学校。前脚进了教室,后脚跟进了一个鬼,吓的高洋一头栽进了一个男同学的怀里。教室里乱了一大片,全班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高洋还被“鬼”吓得大喘冷气。这个“活鬼”走上讲台,除了眼睛上露出了两个洞,从头到脚全蒙了黑布。“活鬼”目视着台下,大声说到:“万圣节快乐!”

“万圣节快乐!”学生们异口同声欢呼了起来。

高洋这才恍然大悟,今天是万圣节,也就是鬼节。她全忘了。整个一节课,教授的脸都黑布捂着,整个一节课她都跑了神。生长在美国的孩子最喜欢万圣节了,大人孩子穿着稀奇古怪的衣服,可以挨家挨户地敲门,主人就会高兴地出来散糖。我们的孩子同样生长在美国,因为大人没有这种文化背景,加之繁忙,几乎忽视了孩子的娱乐。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人家的孩子尽情玩乐?她做母亲的心里愧疚呀!下课铃一响,高洋就奔了商场。

到了商场,所有万圣节的用品都75uff05降价抛出了。高洋买回了节日的用品,服装和化妆品,准备夜里带孩子出去过一次鬼节。

实际上高洋今天还有重要工作,后天一早她有口头报告,每个学生都要站在讲台上讲。报告写出来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合理?语法是否合乎逻辑?一切对她来讲都是难题。她不得不把写好的报告先从计算机上发给了萨姆,让他帮忙把文字关。萨姆以最快的速度反馈了回来。口述不可能再找他听了。高洋要抽时间赶快把它整理出来,还要把它背下来。一鸣只有今天晚上有时间当她的听众。想到这些,她脑子都大了。一样一样来吧!孩子们的节日绝不能耽误。

高洋把买好的鬼脸化妆品先放在了苛月家,让她抽空给两个孩子化好妆,她赶回家再修改一次报告。就这样,紧赶慢赶算整理出来了,没顾得上吃饭,就在天黑前把两个“小鬼”带了出去。

万圣节的夜晚如同所有节日一样热闹,家家户户门前摆着大南瓜。南瓜被掏了心,刻上了鼻子、眼睛、嘴,里面燃着的蜡烛,疵牙裂嘴的鬼相一下表现了出来。很多人家的门前房后都挂着白布做的鬼神,充满了神秘色彩。苛月开着车,跑到了所谓中产阶级的居民区,见点灯的家就停下车来,高洋领着两个孩子挨家挨户去敲门。

孩子比往常都大方,扯着嗓子就喊:“trickortreat”。

主人家的门开了,有的穿着十八、九世纪的衣服,有的装扮成鬼的模样,怀抱着糖果给孩子们发。

“trickortreat”

“万圣节快乐!谢谢你来!”

快乐的声音在耳边不停的回荡着。不一会儿功夫他们就要了一大堆糖果。孩子们兴趣高,大人跑得累。糖要多了,人也累得够呛了。高洋实在跑不动了,向两个孩子求饶了。孩子们终于勉勉强强答应回家了。

她们的车刚停到家门口,还没下车,就见仁奇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他来找他的媳妇。这不是鬼节见鬼了?媳妇丢了。仁奇一脸有苦难言的样不愿多说,苛月也不好追问,他又去找人了。

“仁奇看样是麻烦。你瞧这小媳妇不言不语的,一脸的心思。不愿跟咱们来往,外面都不少认识人。有瞧吧!”苛月摇着头,长叹了一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