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天大步来到了档案室。
“陈队!”一名坐在电脑后面的女警看见陈浩天过来,便起身招呼。
“坐!”
陈浩天来到了女警身旁,朝电脑上看去。
电脑屏幕上,正打开着一组dna样本对比。
资料库里原有的那个dna样本采集自1994年,是警方在碾庄灭门案现场采集到的疑似凶手的dna化验结果。
碾庄是玉州近郊须河镇的一个村庄,距离玉州市区大概10华里。
1994年的时候,这个村庄还没有被城市大开发影响到,仍然是个原始村落。
但现在,碾庄基本已经被玉州市区吞并。
当年的碾庄灭门案轰动一时。
死者是一家3口。
七十余岁的老太太和老爷子以及他们尚处于哺乳期的儿媳妇被残忍杀害,一名只有4个月大的婴儿失踪。
案发现场很血腥。
老太太和老爷子的头几乎都被砍断。
哺乳期的女人双眼被挖,身上被捅了十八刀。
更令人发指的是,凶手还对这女人实施了强、、奸。
命案发生之后,警方展开了雷霆行动,但可惜的是,真凶一直找不到,案子就变成了悬案,至今都没能破案!
陈浩天接手重案组的时候,他也是认真地研究过这个命案的。
案宗显示,当时警方几乎排查了与死者相关的所有人,排除了仇杀和熟人作案。
陈浩天回忆着这个案子的资料,他说道:“郑建国的资料,再给我打印一份,我要看!”
“好的!陈队!”
女警答应一声,很快就调出了郑建国的档案资料,打印了一份交给陈浩天。
陈浩天坐下来,就开始认真地看。
其实,在调查郑建国夫妇惨死一案的时候,这些资料陈浩天已经看过好多遍。
他只是想不通,郑建国这样的人,怎么会牵涉入一桩尘封已久的灭门案中?
郑建国,1953年出生,家是玉州市郊周桥镇人。
周桥镇距离须河镇有三十多华里的样子。
郑建国的父母均为农民,他是家中独子。
年轻的时候,家境并不算好,以至于年过三十尚未娶妻。
这个郑建国自小就热爱文学,二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本市报纸上发表文章,后来,到了32岁那年,他的作品也开始频繁在国内其他文学报刊上发表。
郑建国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学青年。
外人给他的评价是: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为人和气,性情比较淡泊,一般都与世无争,只喜欢看书写作。
郑建国还加入了市作协和省作协,后来凭借创作成绩,还被安排到区文化馆工作。
再后来,郑建国弃文从商,开始经营一家装修公司。他的公司做得也是红红火火,这让郑建国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成为一桩灭门案的凶手?
陈浩天点了一根烟,慢慢地琢磨着郑建国的资料。
他的心情有点复杂。
按理说,破掉一个尘封二十余年的命案,他该感到高兴才对。
但陈浩天就是高兴不起来。
“郑建国的日记、发表过的文学作品,能找得到吗?”陈浩天问。
“郑建国遇害之后,我们搜查过他的住处,在书架上找到了他的两本作品集,他的日记却没有找到。”女警陈丽一脸仰慕地看着陈浩天说道。
“他的那两本作品集子拿来我再翻翻。”陈浩天摇了摇头说,“按理说,像郑建国这样的文人,应该会有写日记的习惯才对!”
陈丽就从资料柜子里将郑建国的那两本文集拿给陈浩天。
他接过来,就闻见一股子的发霉气息。
这说明,这两本书都有些年头了。
第一本文集书名叫《心头有鬼》。
看见这名字,陈浩天心里就是一跳,他心说,这书里的作品会不会有郑建国自己的心路历程呢?
毕竟,作家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只有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悟,才能写出有沉重感的好作品。
陈浩天就开始翻看这本郑建国的小说集子。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
书中一共有12个短篇。
每个短篇大概1万多字的样子。
陈浩天直接就翻到了《心头有鬼》这一篇。
这篇小说的名字被当成了书名,想必也是作者的得意之作吧?看这本集子的前言,《心头有鬼》算是郑建国的成名作。
这篇小说发表于国内某个文学大刊,当年还得了个奖,并被广泛转载,得到了不少评论家的关注。
而这篇小说写作于碾庄灭门案之后。
《心头有鬼》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受到心魔的蛊惑,每天都在心中幻想制造一起完美的杀人案。
而他本人,却又是一个善良淳朴的人。
年轻人被自己这可怕的罪恶幻想日日煎熬。他拼命地压制这种可怕的恶念,在日常生活中做了许多的善事。因为他觉得哪怕是幻想犯罪,那也是一种恶行,需要用善来弥补。
这一天晚上,他骑车从城里归来,路过一条河的时候,看见桥上站着一个美丽的妇人。
这妇人白裙飘飘,手扶着桥栏杆,一只脚已经跨过栏杆,脸上写满了绝望。
年轻人一看就知,这妇人是要跳河自杀。
他赶忙将车子扔到路边,就跑了过去。
一边跑,一边喊:“千万别跳!有什么想不开的,跟我说,我或许可以帮到你!”
女人扭头看他,凄然一笑说:“谁跟你说我要跳河?我只是在这栏杆上坐下来歇会儿不行吗?”
年轻人不怎么相信这女人的话,这会儿他也已经跑到女人的身旁,他伸手想要拉住女人胳膊,岂料,他脚下一绊,身子猛然往前扑倒。
他的手就推在了女人的身上。
女人惨叫一声,就掉进了湍急的河水中,在河面上载沉载浮,两手击打得水花四起。
年轻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想要救人,竟然好心做了坏事。
他自己也是不会游泳的。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夜色四合,这荒野之地,也没有人路过。
年轻人咬了咬牙,为了救人,他豁出去了。
他衣服都没脱,直接就跳进了河里。
河水很深,而且,在年轻人跳河的地方还有不少的水下藤蔓类植物。他跳下去之后,就被这些植物缠住了手脚。
结果很明显,年轻人不仅没救上来被他推进河的女人,他自己也被淹死了。
故事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
那个女人,其实她会游泳,她看到年轻人在自己面前溺死,根本就没有理会,而是径直爬上了岸,在岸边一边拧着衣服上的水,一边喃喃自语:这样的谋杀,可还算是完美吗?
那个被淹死的年轻人,后来人们将他的尸体打捞上来之后,家属报了案,认为自己家孩子应该不会自己跳河自尽,肯定是被人杀害。警方介入,在年轻人的房间里发现了他写的一本日记。
他最后的一篇日记上写着:我必须结束自己罪恶的生命,如果我继续活下去,或许我真的会伤害到那些无辜的人。
日记本上还记载了不少令人触目惊心的杀人计划。当然,这些计划全都没有实施。
据此,警方认为,该男子患有严重的精神方面疾病,他的死因只能是自杀!
这篇小说很显然写的是心理罪,写的是人性中恶的一种极致变异。这种变异其实无处不在。当一个人失去了理智,他的思想往往就会被魔鬼控制,他也将蜕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看完了这篇小说,陈浩天的心被震撼了一下。
陈浩天心想,郑建国的这篇小说,应该写的是自己人生中某个阶段的心路历程吧?
陈浩天又翻看了郑建国的其他作品。
他又看到了一篇名为《完美自杀》的小说。
写的是一个对人生绝望的男子,如何在一间密室之中实施了一次疑点重重的自杀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要用自杀当武器报复他的仇人,最后还差一点成功。
这些罪案小说看得陈浩天有点触目惊心。
放下书,陈浩天心想,郑建国夫妇的死,会不会真的是一场精心安排的自杀?
如果是自杀,那郑建国为何要用这场自杀报复自己唯一的养子?鬼魂托梦这样反现实的事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魂的存在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