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寒剑》第七十一章 鬼王面圣 永乐失帝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太监领着镇鬼侯李文远和安平在乾清宫内左转右转,穿过了一条长长的回廊,这才来到一处宫廷的巨大庭院中,院内正中有一假山,假山下则是一处水池,池中白莲盛放,隐约可见。水池两边,有两道抄手走廊,走廊外便是朱红的宫墙,靠着宫墙,则是栽有垂垂嫩柳,笔直俊俏。水池后,便是坐北朝南的一处寝宫。此处乃是昭献贵妃王娘娘的寝宫,三人在两个小太监的引领下,绕过抄手走廊,这才来到正殿前,只见正殿内前立有四个太监,四个宫女,分做两列。左右则是身着红绫飞鱼服的锦衣卫,三步一隔,小心戒备。

殿前四男四女见三人来到,急忙躬身施礼,老太监一摆手,四人便退了下去。

随后老太监敬总管对李文远说道:“回鬼侯,陛下,就在王娘娘的宫中。只是这深夜之时,怕是不便打扰。”

“无事。”说罢,李文远便迈步走上台阶,来到殿前,单膝跪地,随后高声说道:“陛下,臣有要事需立即禀告圣上,还请圣上起身。”

可殿内却并无动静,他提了一口真气,再次问道。

不多时,只见殿内的灯火亮了起来,一个沧桑的中年男子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这么晚了,是谁敢扰朕的休息,你就不怕朕定你个死罪不成!”

李文远急忙跪伏在地,随后回道:“回陛下,是微臣李文远,只是此事事关陛下安危,我这才冒死进宫,还请陛下恕罪!”

“谁!李文远?你等着!朕马上出去。”

只一会儿的功夫,便只听得殿前的门开了半扇,一位身着黄绸大氅,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手持一盏宫灯,站在了门内,正是现今当朝永乐皇帝,曾经的燕王朱棣。

朱棣见李文远跪伏在了低上,急忙单手将他搀起,随后问道:“贤侄,你这时进宫所为何事?就算朕传召你,你也不必急于一时吧,你可等明日早朝,再来觐见啊?”皇上朱棣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更带着一丝埋怨,可他的言语中并未责备鬼侯。

鬼侯急忙对圣上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陛下安危,我这才急于进宫,见到陛下无事,我也就放心了。”说罢,他擦了一擦额头上的汗水,心中的一块巨大的石头,算是落地。

“哦?这深宫之中,难道还有人想取朕的性命,你且说来听听,朕倒想知道知道,何人敢如此大胆!”

“陛下!”李文远向四周看了一看。朱棣自然明白。

“你且等朕一下!”说罢,他便手拿宫灯,向殿内走去,突然,只听殿内,圣上朱棣,一声怒叫:“朕的剑呢!何人盗了朕的宝剑!”

李文远在外闻听此言,急忙抽出身后鬼剑,只一步便闯了进去,安平也是长剑出鞘,跟了进去,老太监随后相随,殿前戒备的锦衣卫,就近的也是拔出绣春刀闯进屋内,余下的则是持刀靠在门前,哈着身子,向四周小心戒备。

李文远等人来到殿内,只见皇上朱棣,呆呆的现在了一个由红木制成的剑架然后,他身上穿的那件大氅也是掉落在地,剑架之上,空空如也。

突然,皇上突然想起一事,惊呼一声:“朕的爱妃!”说罢,便向着内室走去,李文远和安平随着跟了进去,锦衣卫也想进,却被敬公公拦住。

皇上来至王贵妃的凤榻之旁,却只见王娘娘躺在床上,纹丝不动,他伸出手指,向她的鼻子探去,还有气息,这才转过头,对着李文远二人点了点头,李文远这才退了出去,来到殿中,取了一盏宫灯,点地一跃,便站在了大殿的大梁上,向着宫殿的顶上探去,这才发现,宫殿顶上却不知被何人开了一个四方的口子,口子不大,长宽约有三十余寸,正对着下方剑台,一看便知,定是有人从此处盗了帝剑。

李文远看罢,飞身而下,一纵来到院中,助跑两步,点了一下院中水池,便飞身来到了宫殿之上,提着灯,向四周看去,只是,此时已是深夜子时末,周遭漆黑一片,又如何看的清楚,李文远心中暗自吃惊,心想,究竟何人竟有如此本领,能够闯进禁宫,并在眨眼间盗走帝剑,就连我,也是没有发现。可他,担心圣上安危,急忙下房,来到殿内,只见皇上正在吩咐手下锦衣卫,速去请太医,为王贵妃诊治,安平和敬公公伴在左右。

李文远来到殿中,对圣上躬身施礼,朱棣此时心中极为愤怒,他又如何不闹,这皇宫大内之中,盗取帝剑,竟如探囊取物一般,倘若,有人要他性命,且不也是如这般见简单。

他阴沉着脸对鬼侯说道:“鬼侯,你可知这天下谁有如此本领?”

李文远急忙应道:“回陛下,微臣久未涉迹江湖,臣不知。陛下,当务之急,还是需加强宫中戒备才是!”

永乐皇上朱棣皱着眉头想了一想,只觉得有些蹊跷,因为鬼侯李文远深夜进宫,觐见于他,可这帝剑丢的也恰是时候,所以心中有些怀疑,可他也是明白,此刻还是自己身家性命更为重要,所以吩咐了下去,“来人。”门外登时走进了一个锦衣卫,单膝跪倒在地。

“给朕将你们今日值夜的统领请来!”朱棣说道。

“诺!”那锦衣卫答应一声。

只等了一会儿的功夫,那位在奉先殿拦住了鬼侯李文远的锦衣卫同知李大人便迈步走了进来,刚刚进门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不住磕头,说道:“陛下,罪臣无能,让陛下受惊了!还望陛下恕罪!”显然,他也是从那名锦衣卫得知了帝剑丢失之事。

“起来吧!罪不在你,朕不怪。”朱棣并未责怪于他,究其原因,乃是因为他心中明白,就连李文远这等高人都未察觉,又何况他。

“谢陛下不杀之恩!”李同知站起身来,小心翼翼的退在一旁。

朱棣随后说道:“李同知。”

李同知急忙回道:“臣在!”

“朕命人你去立刻调集京城中所有的锦衣卫,不当值的也即刻进宫,加强宫中防卫。”说罢,朱棣又从怀中掏出一枚金牌,上缀一条红穗,“这是朕的令牌,朕命你,立即谴人,前去负责京畿守卫的常将军府,将令牌交给他,命他立即前往城外虎行营调兵,加强城中巡逻,全城从即刻起,昼夜戒严,小心盘查,哪怕一只鸟雀,也不能给朕私放出去,去吧!”

李同知急忙答应,接过圣上手中金牌,退了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