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做了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成为几天后将要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他的讲话主要内容为四点。一、解放思想;二、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三、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好一些。
五天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
这次全会的主题为“对各项路线的拨乱反正”的安排;今后将不再以政治斗争为主线,而是以政治、经济同步两条腿同步向前的方向;启动农村改革。
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提出要健全党规党法,反对个人崇拜,少宣传个人,加强集体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这届全会很重要,也让人耳目一新。不说那些大胆的想法、未听过的新名词,让人在几十年的运动再运动、斗争再斗争中,感到新奇、感到变化和激动;只以台上坐着身兼党政军全权、高举“两个凡是”国家最高领导人,而以人数较多的老干部取得胜利;而不是原来的最高领导人拍桌子一票否决制。这是代表大多数民主的胜利。这在之前也是不可想象的。
.
过几日便来到了1979年。
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昔人有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欢度新年的新刻,我们更加思念自己的亲骨肉——台湾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知道,你们也无限怀念祖国和大陆上的亲人。这种绵延了多少岁月的相互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自从1949年台湾不幸同祖国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未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所有中国同胞以及全球华裔,无不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尽管历史上有过多少次外族入侵和内部纷争,都不曾使我们的民族陷于长久分裂。”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中国政府已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这只能制造人为的紧张。我们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议,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三十年了,昨天还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一夕之间,中国这边摇伸出了橄榄枝;虽然今天才停止了炮击;承认一个中国、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还要看台湾那边是怎么想。两岸实现交流还有很多较长的未知路要走,但总是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同日,中美建交。 .
1979年称为“邓小.平年”毫不为过。
年初,邓小.平做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代表,对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访问。访美归国途中,对日本进行了第二次访问。
邓小.平做出“坚持四项坚本原则”讲话。
我国和葡萄牙建交,并确定澳门的主权归还问题。
邓小.平提出建立经济特区。
中央政治局讨论国民经济调整问题。邓小.平、陈云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陈云提出,要充分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中心任务是调整,要有决心,东照顾、西照顾不行。过去是以粮为纲、以钢为纲,是到该总结的时候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不光决定于钢,要把钢的指标减下来,搞一些别的。谈农业,只讲粮食不行,要农林牧副渔并举。”
他还协同老干部们进行着对过去错误改正、拨乱反正的工作。
一月底,中.共中央宣布对地主、富农分子摘帽。
二月初,对全国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和受冤的个人摘帽。
三月初,对外事部门的受冤人员平反。
三月中,撤消了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解除了“四人帮”强加在教育工作者头上的精神枷锁。
三月底,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杨、余、傅事件”公开平反》的通知,为杨成武、余金立、傅崇碧三位将军洗了冤、平了反。
四月初,总政开始平反冤案。
五月中,为体育系统平反,贺龙等许多受冤的同志得到昭雪。
六月初,中.共中央转发中央组织部《关于陆定一同志问题的复查报告》;为陆定一平反。
七月中,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对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平反、改正问题的通知》。
九月中,“文化大革命”成立的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的倡议者马寅初被平反。
十月初,文革中一些重大冤假错案得到平反。
除了这些,还有好些重大事件,比如拍板对不断武装侵犯我国领土的越南实行自卫反击战;
对广大人民群众开放人民大会堂——人民大会堂,怎么能禁足于广大人民群众呢;
中国又恢复成为奥委会大家庭中的一员。
万里做为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听情群众意见,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踏入“禁区”,决定试点推行“包产到户”——此时,中央文件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人民日报》也登文章否定“包产到户”。万里向上汇报,“我们已经干开了,不宣传、不推广、不见报,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备个案,搞错了省委检查。”
等等。
邓小.平觉得自己似焕发了第二春,虽辛苦但不觉,要用加倍的辛劳弥补失去的大好时光,为国家为人民多做些事情;别的老干部又何尝不是如此。<!---->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