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六年级二班,就像是多事之秋的样子,发生了许多让吴用出乎意料的事情。
这不,刚上六年级二班第二学期没过多久,吴用一家人就不得不从村庄里头搬了出去。
虽然吴用很舍不得这里,但是这块风水宝地已经被转让成开发房地产了(为了眼前的利益,开发大自然,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日后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后,整个村庄只有少数职工交了钱,可以继续留在房地产公司为他们重新建筑的职工大楼(后来,吴用觉得那栋大楼就像是丢了灵魂的囚牢,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还有一些人就搬到了千叶市的各个角落,说不定日后都再难相见了。
不过,还是有几户关系比较不错的人家跟吴用一家人一起搬到了新居——海建汽车修理厂。
刚开始,吴用也很怀疑,一个汽车修理厂除了职工,怎么还会有多余的地方让给别人居住呢?
后来,还是等吴用搬过去新居后,才发现,原来海建汽车修理厂跟之前住的村庄是同一个方向(从大路走的话,之前吴用走的都是小路。),而且也是在郊区,只是新居依山不傍水。
从海建汽车修理厂到吴用现在所在的市一小,就是沿着阿陀岭那条高速公路,一直往市区里走,经过番空村、武警宿舍、市三小、大桥,最后就到了市一小。
不仅如此,海建汽车修理厂也算是一个老厂了,除了少数的职工居住在这里外,还空闲下来不少的平顶房。因为这里是建在山头上,所以进去里面要经过一条越来越陡的水泥路,中间是一片住宅区,往上是汽车修理厂和住在厂里的职工。
吴用一家人最开始是搬到中间住宅区靠水泥路这边的平顶房,这里的平顶房其实很大,只是因为房子从中间被隔开了,所以吴家虽然分到了两个小房间(一间是父母住的,另外一间是吴用和姐姐住的),但是其实才分到了一个的大房间,有点小,会比较闷。
因此,父亲吴德在原来的基础上,用砖头重新砌成一个院子,在往上铺盖木板铁皮,原来的小房子就变得大了许多。
就这样,吴用一家人顺利的重新在海建汽车修理厂安家乐业。
此时,住在吴家左边的邻居是从村庄里头一起搬过来的,右边的两户邻居是原来就居住在这里的老职工,而且在吴家上一排的房子,这两户人家依旧还有一套大房子。
跟吴用一家人搬过来的其他人大都住在靠里的那一排平顶房,不过,他们的房间并没有隔开,都是两头通的大房间。
老朋友就不急着介绍了,还是先认识一下新的邻居,这才是今后过得舒不舒服的关键,也是王道。
首先,也是后来跟吴家最熟悉、关系最好的孙家。
当时,孙家只有三口人居住在这里,其中有两个是老人家,另一个是他们的孙女。除此之外,两位老人家的儿子在外打工,女儿嫁到了外地,不过他们都很少回家就是了。
起初,吴家跟孙家刚刚认识没有多久,所以两家的关系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就是平常一般的样子。
后来,两家在一起相处久了,而且母亲林雨娟平易近人,姐姐吴欣妍更是经常指导他们的孙女学习,所以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好。
就是因为这样子,后来,他们看吴用不够大,又让出来一间空闲的小房间。后来,那间小房间的外面,被父亲吴德依靠着大树改造成纳凉的小亭子。
他们的孙女叫孙嫦澄,刚开始认识她的时候,吴用真的是被她吓了一跳。他记得那时候孙嫦澄一个人关紧门待在屋子静静地看电视,一动不动的,而且她的眼睛有一边被另一个新邻居的孙子不小心用火烧伤了,所以有点像熊猫眼。
当时,两家关系变好了以后,吴用和姐姐吴欣妍经常会到他们家里玩,就这样,他们的孙女也因此稍微改变了一点内向的性格(可惜的是,后来吴用每年都会和姐姐去看他们,然而孙嫦澄因为家里的关系,经常住在学校,或者是回去过年了,导致他一直没有机会再见到她,现在变成怎么样子了。)。
另一家邻居的关系就没有像孙家那么好了,不过,君子之交淡如水,能平平安安的交往就是最好的祝福。
不仅如此,因为吴用的父母善于交往的缘故,基本上这里所有的住户,都跟吴家关系保持的还不错。
吴用现在还记得,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跟吴用和他的姐姐吴欣妍玩的不错,当时她在市三小读书,而且只比吴用小一岁,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的父亲经常会送吴用跟他的女儿一起上学(读书还是比较好的,太早出来玩,又能浪多久呢?)。
就是这样子,吴用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从小就生活的村庄,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