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大爷!泓烨还以为这是个实诚人,结果被奸商无情打脸。
说什么他要的矢量分路电视被送去保养了,十有八九只是个借口,而事实却是他根本没有货。如果泓烨真的愿意等两天,那么他就会从其他渠道收一台过来转手。
更重要的是,徐老四过来的主要目的是想兜售别的商品。
全息真彩电视?近古时代失陷的技术?
听起来似乎挺厉害,但那些其实不存在的,都是唬人的。这名叫做“徐老四古董旧货”的家伙是个地地道道的骗子。
泓烨在旧人类风俗保护区内从小到大这么多年,一直都与旧时代与近古时代的物品打交道,对于“全息”这个词早有耳闻。
这是近古时代的人类发明的摄影技术。它将一束入射光线分成两路,一路照射被拍摄的物体并发生漫反射,另一路作为参考,然后在相片前将两路光线重新会和使它们发生干涉。
其中干涉增强的部分就能在特殊的底片上成像,最后经显影定影制成干板。这时再用参考光从之前角度去照射这张干板,就能透过它看到被拍摄物体的影像。
这个影像不同于普通影像,它能够使观察者处于不同角度时看到对应角度应得的画面,换句话说,它是立体的。
有人认为这种摄影技术保留了被拍摄物体反射回来的光线的全部信息,包括由光波相位记录的深度,所以称它为全息摄影技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全息摄影与成像技术都被认为是立体成像领域的王冠。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确实没错,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光场叠加与矢量分路技术。
他们本质上是同一种技术,只是全息成像这种叫法跟它的真实原理实在相去甚远,以至于在这种技术真正实用化的时候科学家们赋予了它新的名字以矫正这种误解。
它们的真实原理简而言之,其实只是把多个方向的光路都分别保留一小部分,然后叠加到同一个显像屏幕上。
这些光路在具有厚度的屏幕中交叉纵横却互不影响,共享一个有限的空间。而观影者处于不同方位,始终能看到来自专为相应角度准备的那部分光路传来的光线。
原理就是如此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困难重重。
用激光干涉将物品拍摄到胶片上制成干板得到静态照片,与直接将数字信号在屏幕中转化成多个方向的光场,让画面动起来,其间的差距泓烨想了半天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喻体来形容。
从旧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第一张全息照片问世到联邦五十九年最后一家矢量分路电视工厂在交感模组的阴影下关闭,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它从站上舞台到完成谢幕,一直形色匆匆。
而即使作为理论上讲达到该技术极限的矢量分路电视,其效果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忽略立体这一优势,用来显示二维影像的鳞翅屏能够呈现的画面比它要鲜艳明亮细腻深刻太多太多了。
总而言之,或许全息真彩电视是真的,但也不过换了个唬人名头,实则更加落后的原始版矢量分路电视。
专骗具有失传情结的冤大头。
近古时代确实有不少技术一度在妖族的干预下失陷,但那些多为高能物理与空间技术,与什么全息成像这样的娱乐产品毫不相关。
相反,正是妖族对娱乐的追求加速了它的发展进程,不然可能矢量分路电视还来不及发展到巅峰水平就会提前退场。
即使那些真正连名字都已失陷的技术,只要是有意义的,以人类联邦如今的科技水平也早已毫无疑问地超越了近古时代所能取得的极限成就。
这点泓烨是深信不疑的。
将徐老四拉入黑名单,泓烨又将其他几名找上门来的古董商发送的信息一一浏览了一遍。
他觉得这些古董商人的诚信实在存疑,大约已经将坑蒙拐骗当成这个行业的宗旨了,需要更加小心应对才行。
午夜牛郎:“有有有,我这有两台59年极光电视厂倒闭时的压仓货,全新,只上电测试过几次。”
极光电视厂的产品从质量和性能上讲只能算二线,不过它却是坚持到联邦成立后59年才倒闭,价格低廉是一个原因。
因为虽然义脑免费,但交感模组在那时还是比较昂贵的,许多人会在攒钱准备植入手术的同时买台矢量分路电视凑合一下聊解寂寞。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在那之前联邦对视场叠加设备会显著增大孩童产生视听幻觉风险这一事实还未立法采取强制措施。
泓烨上次买的就是这种,它现在已经坏了。虽然有那台被用过一段时间并且保存不当的原因在里面,他还是准备优先考虑别的品牌。
大风哥2318:“倒是有台流星雨k5,是联邦十年左右的,不过激发器坏了。如果你确定要买我就找人维修一下。”
拿来卖的东西坏了都懒得修,也是够奇葩了。还有什么叫确定要买?是指预付定金吗?
泓烨觉得这家伙实在太没做生意的诚意了,先晾在一边。
玉米苞的博物架:“你算问对人了,前段时间刚入了一台35年的星期天护眼水晶球,我偶像曹诗涵代言的,成色没问题,还贴了防蓝光过滤膜。”
“配套的影像资源我这还有根存有曹诗涵43岁前全部演唱会的水晶棒,全是真机摄制,可以免费复制你一份,但不能用于商业行为。”
看名字似乎是个妹子,但她话里的槽点实在太多了。首先泓烨只是发了广告,相当于张了皇榜,你个主动揭榜的人怎么能说问对人了呢?
还有什么贴了蓝光过滤膜,看电视不就是要颜色更加真实吗?把蓝光滤掉算什么本事。而且蓝光伤眼只是近古时代某些护眼产品商家胡扯的伪科学,真实情况是夜晚时短波蓝光进入眼睛后会紊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仅此而已。
在近古时代曾经由于媒体与商业、学术炒作,产生了许多十分滑稽的伪科学,比如什么酸性体质碱性体质、左脑抽象思维右脑形象思维、实用转基因食品会导致基因突变等等。
更有甚者,还搞出了类似水变油、冷聚变一类的大新闻,如此不可理喻的事情竟然也能吸收到大量投资,想想都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而作为新时代的联邦公民,居然会去相信这些无稽之谈,不得不说实在有些可笑。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