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上的女工们年龄大都在20到30岁之间,时间长了,郁树发现她们自然分成了三帮――几个结过婚的一帮,没事时总是在一起没完没了地唠叨她们的儿女、丈夫、老婆婆;几个家远在食堂吃中饭的是一帮,她们每天一道吃饭,一道玩;剩下的是一帮,但关系相对松散点儿。
因为就住在食堂,所以郁树跟那帮在食堂吃饭的接触最多。
那一帮其实只有三个人,王玉华、吉晓兰、肖芳,“帮主”是王玉华――一是因为她年龄最大,22,吉晓兰和肖芳都是21;二是因为她个子高,性格开朗,敢作敢为,像个男孩。
和她们一道吃饭、一道玩的还有一个人,叫周永明,是销售科的,二十七八岁,长得又瘦又高。和郁树想象中销售科人一般能说会道、油嘴滑舌不同,周永明话很少,甚至可以说很腼腆,真不知道他在外面怎么开展工作。尽管如此,郁树还是看出他对王玉华很有意思,但王玉华似乎不急于表态。
原先,他们每天中午吃完饭,都要到周永明办公室打会儿扑克牌消磨时间,自从郁树加入进来后,打牌的地点就换到了他的宿舍。
书桌搬到中间,去餐厅搬两张长凳,一般是周永明和王玉华一对,郁树和吉晓兰或肖芳一对。
吉晓兰有个对象,叫张军,是她家门口的,有时也和他们一道玩。
除了在厂里,休息日他们也经常出去玩,比较多的是去舞厅、公园,或者到某个特色餐馆搓一顿,有时也会找个理由到某家聚聚餐。
很多年后,当郁树回忆起那一段美好的时光,心里总是充满了快乐和温馨。唯一让他有点不自在的是,不管到哪儿,他们每次都坚决不让他掏钱。用王玉华的话说,他是一个人“过日子”,那点工资要“养家糊口”,而他们跟父母吃住在一起,工资基本上是零花钱。虽然挺让人感动,可时间长了他总觉得过意不去,因此总想方设法找机会要有所表示。
他找的第一个机会是他的生日。
他是10月底生日,但是从10号拿工资那天起,他就开始计划了。因为第一年属于见习期,他每月的工资只有可怜的70多块,真正仅够“糊口”,所以要像样地请一次客,平时得省吃俭用。
和机关、事业单位固定在星期天休息不同,企业的休息日是按区划分的,24厂的厂休日是星期二。郁树在月底的那个星期一向大家发出了邀请。
“太好了,正不知道明天怎么过呢。”王玉华非常开心,“所有人都要到噢,谁也不许找理由,吉晓兰把张军也带来。”
">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