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现在进货,就必须提价,以米铺如今的情形,是给不起那样的价钱的。
米铺的掌柜眼里含泪道:“老爷,这个月我就不拿工钱了,你将我的工钱分给其他人。”
有几个伙计听见也纷纷上前说不拿工钱。
陶明秋心里发酸,眼里有水光闪烁,道:“这怎么能行!米铺再不济,也会想法子将工钱发出来,你们都是一路跟随老太爷到今天的,为我们陶家付出太多,我不能亏欠你们,何况你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不拿工钱,你们靠什么去养家糊口?”
“可是老爷......”
陶明秋摆手制止他说下去,“这事不许再提。”
掌柜看着陶明秋坚定的眼神,只好作罢。
这时陶夫人关氏从城北回来了。
关氏语气中有一丝无奈,“城北的铺面我已经清点好了,欠人家的银钱也都给了,铺子里剩下的米不多,只够补足一家的订货......我还去了县里几家卖米的铺子,东家都不愿意借米给我们。”
此言一出,屋子里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何采薇想起倪湛与她说过的话。
“......而你们陶家,仗着是正阳县最大的一家米铺,这么多年收米的价钱都不涨,佃户们早就心存不满了,却又奈何不了,这种压价的行径难道就不卑劣了?”
这人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赖!这种人竟然是江北第一富商,说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全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用的也都是下三滥的手段,说出话更是颠倒是非黑白。
米铺从来不多赚百姓的银钱,做的是凭良心的买卖,为了正阳县的百姓都能吃到上好的米,所卖出的价钱向来不高,陶氏米铺是正阳县最大的一家米铺,来往的佃户瞧着米铺每月进货不少,都争着将米卖给米铺,价钱自然就不高。
根本就不是倪湛口中的压价。
何采薇只要一想起倪湛就浑身上下不痛快,火气直往脑门上窜。
“真的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关氏叹口气,“难不成最后还是得卖掉米铺?”
“不成!”陶明秋和陶氏异口同声地道。
陶氏道:“城北的铺面是父亲过世前留给我的,不能卖。”
关氏道:“若是米铺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不卖,那跟随我们陶家的伙计怎么办?我们不能苦了他们。”
陶明秋神情沉重,山穷水尽,如今已经入不敷出,陶氏米铺撑不了几天了。
若是真到了这一步,米铺只能易主,唯一交换的条件就是在陶氏米铺干活的伙计都必须留下来,一个都不能走。
何采薇忽然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坚定地道:“我去城西的曹家米铺试试。”说完这句话就匆匆走了出去。
在所有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何采薇已经坐上了马车,半个时辰后马车在城西的曹家米铺停了下来。
何采薇下了马车,径直走进铺子里。掌柜上下打量她,问道:“姑娘是要买米?”
何采薇道:“我要见这米铺的东家曹老板。”曹家米铺是县里第二大的米铺,若是曹老板愿意出手,此事或许还有转机。
......
曹老板笑道:“姑娘,你是想让我出面压佃户的价钱?”
“正是。”何采薇直言道,“曹老板必然已经知晓我们陶氏米铺的事,希望曹老板能出手相助。”
曹家米铺与陶氏米铺除了各自进货的数家佃户,还有相同的几家佃户,倪湛只高价收买与陶氏米铺往来的佃户,所以曹家米铺并未受到多大的影响。
曹老板闻言哈哈大笑起来,“姑娘,何以见得我会帮衬你们。”曹老板只觉有趣,竟然会有人找上门让他帮衬另一家米铺,都是同行,他巴不得陶氏米铺出事呢。这么多年来,陶氏米铺的米价格都卖的低,他的米铺几次想涨价都不成,谁让陶氏米铺生意做的大,货源充足,他的米铺价钱高,百姓大可不买,只要有陶氏米铺在,他就涨不了价。
如今真是老天开眼,有倪老板出面教训陶氏米铺那些自命清高的人。
何采薇神色依然平静,“曹老板有没有想过倪老板为何要买下陶氏米铺?当然是一个‘利’字,陶氏米铺的招牌的确有些分量,但也不至于让人花重金去收米,陶氏米铺就好比一棵大树,你们在大树底下自然好乘凉,倘若没有了这颗大树,你们会怎样?”
“你的意思是......倪老板还会对其他米铺下手?”曹老板闻言略略心惊。
“若是整个正阳县只有一家米铺,那么这价钱的高低不就是倪老板一人说了算?”何采薇轻轻笑了笑,“曹老板,我说的是也不是?”
曹老板仔细想着这姑娘的话,半晌才理清楚思路,整个人打了个激灵,心惊不已。
“等到所有的米铺都在倪老板手中,那些佃户还想卖高价钱?怕是之前吃进去的都要吐出来。”何采薇不疾不徐,一字一顿地道。
这话像是给曹老板狠狠一个耳光。曹老板猛地站起身来,脸上坠下的肥肉抖了一抖,“快,我们去城东的阮家米铺。”
何采薇刚从曹家米铺出来,迎面就看见陶氏米铺的伙计上气不接下气的跑了过来。
“表小姐,周家那边来人了,说将这月的订货取消,我们可以将货补给其他的买家。”伙计一脸的兴奋,“周家还对外说,今后只用陶氏米铺的货,并且以多出平常两倍的价钱买米。”
何采薇闻言愣在原地,这么说来,陶氏米铺的难关挺过去了。
周家取消这月的订货,那这些米就能够补足其余订货的买家。周家今后只向陶氏米铺买米,无疑是让那些佃户知道,买卖看的是细水长流,而不是一时的利益。而周家以高价买米,陶氏米铺自然就有了周转的银钱,倪湛想要与周家斗下去,就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耐了。
何采薇松下一口气,这几天紧绷的情绪一下烟消云散了,只是......周家为何要这般帮衬陶氏米铺?
何采薇想起前世母亲嫁进周家的事,突然明白过来为何母亲当初要选择嫁给周二老爷周晟。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