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工厂的故事》第一章 第十二节 支援水库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二支援水库建设

向阳厂自组建之后,还真不负县委所愿,成了本地经济建设的装备部,承接了当地各单位送来的各项机械加工任务,为本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天上午,农业局的一位副局长带着一位年青的技术员,还有一位乡村干部一起来到厂部办公室,找到了仝支书与黎厂长。

副局长与两位厂领导,原来就认识,寒暄之后,副局长首先说:“两位领导,我是向你们救援的来了。这次,为了解决农田的水利灌溉,确保粮食生产,县里决定在高山乡修建一座中型水库。高山乡政府已组织本地的力量,努力苦干了大半年,把水库的土石方工程大致完成了。只有闸门这部分,它的零部件都是钢铁材料,对钢铁材料的加工,他们就无能为力了,我只能带着他们来你们这求援的来了,只有你们机械厂才能对付得了,才能办得到。这是个造福一方的农田水利工程,也是县委今年要办的一件大事,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持。”

黎厂长听了,笑着点头说:“是的,我们机械厂是专门与钢铁材料打交道的。只要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办到。先看看你们的水库闸门,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农业局的技术员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圈图纸,先抽出一张总图,在桌上展开了给大家看。一边介绍说:“这是水库闸门的总图,是由闸门,闸门升降导轨及闸门提升机构所组成。”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对应地指点着每个部位。介绍完总图后,又把其它的零件图也展开来,说道:“这些是零件图,另外还有六个大滑轮,也是当地的另一个重要工程上要用的,一并要求你们加工出来。两位先把这些图纸看一下吧。”

黎厂长逐一地看着图纸,看到后来就皱起了眉头,他看到,闸门虽然是个大件,可是个毛坯件,不需机械加工,由焊工把几块钢板拼拢焊接为一体就成。只有闸门提升机构里有几个零件,都得机械加工,有两种零件厂里能否加工,心中确实没有把握。便对坐在另一办公桌旁的赵雅琴说:“小赵,你去把机器车间的徐主任与齐师付一并请来,让他们马上到办公室来。我有事跟他们商量。”

赵雅琴答应一声去了机器车间,不一会,徐主任、齐德顺二人跟着她一起来到办公室。

黎厂长招呼徐主任与齐德顺说:“徐主任,齐师傅,你们过来看一下。”说着把闸门上的图纸拿过来问道:“这些个零件,我们的设备能不能加工,我心里没有十分的把握。你们看一下。”

齐德顺接过图纸与徐主任一起仔细地看了起来,看完图纸后,齐德顺说:“是这样,其它的图纸都能加工,就这长丝杆和大滑轮,按常规的办法,厂里是加工不了的。因为,这丝杆的长度太长,而我们的车床不能加工这么长的零件。这几只滑轮的其它部位都好办,它的加工难度是外园上是这条园弧槽,园弧的半径有60毫米,这么大半径的园弧,要想车出理想的园弧面来,就不是一般的方法可以加工出来的。”

徐主任也接着说:“是的,老齐说的对,这么大的园弧,确实很难达到要求。”

他两说完后,在场的人都感觉为难。

停了一会,黎厂长接着齐师傅的话,又问了下去:“齐师付,你是说用常规方法不能加工,那还有什么非常规的方法来加工吗?”

齐德顺一边思考一边说道:“长丝杆,主要是长度超过机床加工的范围,我们可用非常规的调头加工的办法把它车出来;大滑轮,主要是外缘上的这条圆弧槽,圆弧半径太大,要想车出理想的园弧来,常规的办法是不行的。我现在还没想出什么其它的加工

方案来。”

齐德顺说完,大家又都沉默了。农业局的技术员也说:“是的,我也估计到这两张图有难度。”

一会儿,仝支书说:“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机械厂,农业局的领导把水库上的机械配件拿来了,高山乡的农友也向我们求援的来了,这是对咱们的信任。咱就不能让他们失望,把人家推出门去。刚才老齐说了,有些零件能用非常规的办法加工出来,我看,我们一定要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再动动脑子,想想办法也要把其它的零件都给做出来!”他的话避开了技术细节,似乎有点儿蛮。

那位高山乡的干部听了仝支书的表态,立马接着说:“厂领导能够这样表态,为我们农民排忧解难,我真是太谢谢了。那就辛苦二位师付了,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办法解决的。水库闸门做好后,就可以储水了,到明年就能发挥灌溉的作用,再也不愁天旱不下雨了,我们那一方的粮食产量就有保证了。”这位乡干部也避开了技术问题,他一边憧憬着未来,眼神中透着真切的期望。

“农友兄弟把希望全放到我们身上了,咱决不能让他失望,你们一定要想办法把这事给解决了。”仝支书最后定了调。

徐主任见话说到这个份上,厂领导站在这样的立场上表态了,再也不能推辞了,他只得说:“好吧,我们就再想想办法,争取把这几样零件都加工出来。”

农业局长高兴地说:“太谢谢了。那就辛苦各位了,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说罢逐与各位告别。

客人走后,黎厂长通知了朱和文来到办公室,把图纸中的铸件图全部挑了出来交给了他,说:“这是县里新建水库上的零件,这些是铸铁件,都是你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它。”

朱和文展开图纸一张张看着,说道:“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带着图纸离开了办公室。

徐轩与齐德顺把他们要加工的几张图纸带回车间,两人把图纸又重新看了一遍,水库闸门是个很大的焊合件,可用两层大钢板和一些小块钢板焊成。提升机构包括铸铁件一共是六张图纸,有三张图纸上标注的是每套两件,两张图纸是每套四件,大滑轮则有六件。总的工作量,确实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徐主任说:“厂部已经接下了这批活,仝支书说要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这活是推不掉的。一定要想办法完成它,等锯料班把圆钢材料锯下来后,你就先安排加工吧。这个闸门我就交给刘学冬,让他带着邢丽一块儿干吧。”

“好吧,只有想办法了。”齐德顺答应说,而后又跟徐轩说着自己的安排。“长丝杆与大滑轮只能放在皮带车床上加工,因为它比c620车床要长,长丝杆要放在那车,它又配有“马鞍”,去掉“马鞍”可以车大滑轮,就由明刚和育华上这台车床;丝杆支承座和锁紧螺母就放在c620车床上加工,由我和德志上。铜螺母和丝杆顶部的联轴器就交给育成了。”

徐主任说:“行。这次明刚和育华挑的担子要重些,难度都在他们那;你与德志及育成这边虽然是些小件,可技术难度也不小。这段时间你们车工班就辛苦些,把这批活拿出来。”

齐德顺仍是不放心地说:“长丝杆可以缷去车床尾座,装上中心架调头车,还是可以车出来的。可大滑轮上的这个园弧槽,要达到它的园弧度,确实很难。总不能车出个丑八怪来给人家吧!哎,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名堂来。”

“是不是可以用薄钢板先车一个直径为120毫米的园片来,当作园弧样板,按照样板一点一点地用圆弧刀修出来?”徐主任试探的问。

“这样修出来的东西,也不可能很理想,很难看。不过,也只有这样了。那就要德志先车出个园弧样板来吧。”齐德顺说。

第二天下午,两根长丝杆以及两种园螺母的毛坯从下料班运至机器车间,齐德顺把王德志和秦明刚叫了过来。把两种园螺母的图纸交给了王德志。说道:“德志,这是两种园螺母的图纸,这个小些的螺母与丝杆上的螺纹相配,大些的与丝杆螺母上的外螺纹相配,一共八件,都放在咱们车床上车。另外你再去找块薄钢板,车出个直径为120毫米的薄片来,给明刚他们当园弧样板用。”

王德志接过图纸看了一遍,慢条斯理地说:“行。没有问题。”叫来刘兰,两人把地上的八个园饼式的毛坯板走了。

接着又把长丝杆的图纸交给秦明刚,对他说:“明刚,这两根长丝杆由你与育华来加工。这对你俩来说,可是个难活,你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啊。”接着又把加工方案跟他说了。

秦明刚接过图纸,看着摆在地上的两根长轴,他还从未车过这大的轴类零件,更何况还是根梯形螺纹丝杆,这对尚在学徒期的秦明刚和李育华来说,确实是件难度不小的活。

面对这件难活,秦明刚没有畏难,他眼神中闪烁着一丝兴奋,这难度激起了他迎难而上信心,师付把这活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他不由的有些亢奋,暗下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他对师父说:“行,就按你说的加工方案办,我跟华哥一定把它车好。”

当即就和陈玉成开始了工作。俩人合力把车床的尾座卸下,把中心架装在车床尾端,再把长轴抬上了车床,前端用四爪卡盘夹住,中心架处有一个铸铁套套在长轴上,套的两头有8个螺钉,把轴夹固在套内,铸铁套外圆支承在中心架的三个支承爪间。

装夹好后,陈玉成不解地问道:“师兄,为啥要装这个铸铁套?”

秦明刚肯定地说:“铸铁套必须得装。”他手模着圆钢的毛坯表面,接着说:“这毛坯轴的外园精度很差,不是个精确的园,如果以它作为支承面,在中心架的三个支承爪间转动,车削时,就会彷照毛坯轴的形状,会车出一个如它相似的不规则的外园来。这铸铁套的内、外园是由车床加工出来的,外园的园度很高,用它作为支承面,加工出来的就是个精确的圆柱体了。”

“啊!”陈玉成明白了道理,两人继续工作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校活。两人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用划针盘反复地校着,最终把轴的两头都校正了。

加工轴类零件,零件的“径长比”是个重要的因素,所谓“径长比”就是轴的直径与长度的比例。“径长比”越大,零件本身的刚度就越低,切削中就会产生振动,就越是不好加工。按常规,“径长比”超过20,就算是细长轴了,现在加工的这根轴,它的“径长比”已接近50,无疑属于细长轴了。

一切就绪后,开始车削,因为是细长轴,秦明刚选取了低速,刀具也刃磨的很锋利,启动了车床。车床主轴夹着工件慢悠悠地转着,因为转速低,切削时的温度也低,磨有锋利刃口的车刀,从轴上切下来的是银白色铁屑,它从容地卷曲着,卷成一小段螺旋状后又自行折断。秦明刚优闲地站在机床旁,观察着切削的情况,车削过的外圆白亮平滑。车完一刀,大约需要3个小时。陈玉成不时地在中心架与铸铁套磨擦处加注润滑油。以保持两者间的润滑。

长轴的车削一直慢悠悠地进行着,因为它确实是快不起来,到晚上下班的时候,这一头还没有车完。

李育华与段桂芳前来接班,段桂芳咋一见到车床上架着这么长的一根轴,远远看去,像一条巨莽在翻滚,很是惊奇,又见秦明刚双手别的身后,站在那观看车削,显得很是悠闲,不禁笑了起来:“哎呀,今天怎么车这么长的轴啊,明刚,今天你也可真够潇晒的!”

秦明刚被她说的不禁笑了起来:“哈,我这叫潇晒吗?桂芳姐,等会儿就让你与育华师哥一块儿好好地潇晒一番了。”

段桂芳脸颊微红,嗔怪着说:“你这小鬼头,怎么也取笑姐了!”

“哈哈,不是你说的潇晒吗?”

“可什么叫一块儿,什么又叫好好地潇晒一番呀,真是人小鬼大!”

“好,好,算我说错了。”秦明刚对这位大他一岁的姐,还是陪了个不是。

段桂芳这才好奇地走近车床,看着慢悠悠的车削情况,问道:“怎么这么慢呀,不能快些吗?”

“不能。能开快我还不开快吗?这可是细长轴,决不能开快。开快了,工件立马就会震动起来!”

“啊,是这样。”段桂芳领会了,转而又高兴地说:“哈,这么慢慢地车,今晚这个班可就舒服了。”

“舒服是舒服,可得注意别打瞌睡啊。”秦明刚警告说。

这时李育华在工具箱旁看着图纸,秦明刚上前跟师兄交待说:“师哥,今天车的是水库提升闸门用的长丝杆,长度超出了车床正常的加工的范围,所以要上中心架,先车这一头,以后再调头车另一头。我现在车的是没有螺纹的一端,有螺纹的一端,调头之后再车。如果先车有螺纹的一头,调头后螺纹部分正落在中心架的位置上了。”秦明刚跟师兄说着他的加工方案。

李育华看完图后同意地说:“啊,是的。是该先车这一头。”

秦明刚又说:“师哥,我这就下班了,这一刀还没走完,就不停车了,地上的铁屑已经清理了,你就继续车下去好了。注意中心架与铸铁套之间要常加油,不能让它干磨。”

李育华说:“这我知道。桂芳,这都是你的事了。”

段桂芳这时正在车床旁看着车削的情况,听了师兄的交待,回答说:“行,这事就归我了。”

交接班完毕后,秦明刚与陈玉成就下班了。

李育华与段桂芳接着车下去,长轴在慢悠悠的转着,车一刀需要很长的时间,不需要紧张的操作,段桂芳在该加油的地方加了油后,也到工具柜旁看着图纸,发现图中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开口便问:“华哥,这图上,轴的外园轮廓线下还有一条细实线,是啥意思?”

李育华凑拢过去,与她并排的看着图纸,指着图上的细实线说:“轮廓线下画有细实线,表示这一处是螺纹。你看这里还标有螺纹的种类与规格,t48*12。”

“这又是啥意思?”

“螺纹标注的规定是这样的:第一个字母是指螺纹的类型,后面的数字是螺纹的规格。t,是梯形螺纹的代号,48,是螺纹的外径,12,是螺距。这个标注说明这个部位是要加工成48毫米的外径,12毫米螺距的梯形螺纹。梯形螺纹的牙形角是30度。”

“啊,是这个意思。”段桂芳又继续地看着,又发现另一处还有个螺纹的标记,又问道:“你看这里还有一处螺纹,标注是m48*2。这是不是表示螺纹外径为48,螺距是2毫米?那m又表示什么呢?”

李育华又解释道:“m是普通螺纹的代号。普通螺纹是牙形角为60度的三角形螺纹,它应用的最为广泛,所以称为普通螺纹。这一处是普通细牙螺纹,所以它标有螺距,如果是普通粗牙螺纹,则不标注螺距,只标注外径就行,因为普通粗牙螺纹的外径与螺距的匹配都已规定好了,不必再标注。”

“啊,原来是这样。”

“这些标注的规定可都得记住了,以后会经常遇到的。”李育华叮嘱着师妹。

“是。”

弄明白了这些,段桂芳走到车床旁,看着车刀切削的情况,长轴依然在慢悠悠地转着,切屑悠闲地卷曲着,车刀离卡盘已越来越近,她对李育华说:“华哥,快到位了。”

李育华上前看着,待到车刀到了轴端的位置时,断开了进给手柄,将车刀退回。停车,测量外径的尺寸,这挡轴径已经到位。又按图纸的标注,用钢尺量好轴左端台阶的长度,在台阶处进刀,合上了进给手柄,开始车左端的台阶。对段桂芳说:“车好这个台阶,这一头就车完了。”

段桂芳应着:“啊。”拿着油壶给中心架处加注了一次润滑油。之后,在车床旁找了处坐位坐下。

左端台阶的长度有1.1米长,车一刀也要二个小时。这时已是午夜十二点了,炊事员送来了饭菜,大家洗手吃晚餐,齐师付他们的车床已经停下,李育华的车床在车长轴,吃完饭这一刀也走不到位,不需停车。端着饭坐在车床旁吃就行。

吃完饭段桂芳帮李育华洗过了碗筷,师兄妹又并排坐在车床旁。段桂芳过一会儿又在中心架上加一次油。

后面的c620车床上,齐师付的几个徒弟正在轮流地加工八个园螺母,园螺母的坯料就是一个大铁饼,要先在上面钻孔,再车削内孔和端面,加工余量很大。四个徒弟分成两个组轮流操作,现在操作的是孔亮和黄民安,孔亮的任务是负责把尾座推过来钻孔,孔钻通之后又把尾座拉回到车床尾端,这是份卖力而又没有什么技术的差使。孔钻通后由黄民安车削端面和内孔。他是位二十岁的大小伙子,加工的零件刚性好余量大,他采用着男性的大刀阔斧的操作风格,开着中速,选取大的吃刀深度,大的进给量,一段段滚烫的切屑卷曲成粗粗的弹簧状被有力地甩开,车刀撕咬着金属,嘘嘘嘘的啸叫着,切削区内热气腾腾,锈尘飞扬。车床也因这大的切削用量,背着沉重负荷,发出呜呜呜地抗争声。车一刀的时间很短,还要防着切屑飞来伤人,操作很是紧张。黄民安聚精会神地操作着。

齐师付见徒弟们熟练地操作着,也心情轻松地走到李育华的车床旁,李、段与他那儿的紧张情景正好相反,两人都清闲地坐在那儿,竟有些睡意了。他提醒他们说:“上夜班加工这种长活,可得注意了,切不能睡过了头,一旦睡过了头,任由车刀往前走下去,就可能会出大事。你看我那边,他们加工的是小件,操作非常紧张,必须专心投入,全神贯注,反而没有了睡意。”

段桂芳被齐师傅的话,打消了睡意,也说着自己的感受:“是的,师父,我上几天车打稻机销轴,零件小,转速快,双手不停地操作,思想全部集中到工作上,只管干活,不知不觉就天亮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睡意。今天车这根长轴,车一刀要好长的时间,坐在这无事可做,还真有些犯困。”

说着说着,这一刀也已走完,李育华装上了精车刀,开始了精车。齐师傅又站了会,回到自己的车床旁。轴的精车工序也在天亮时完成了。接着是车m48*2的普通螺纹。李育华对段桂芳说:“桂芳,这个螺纹由你来车。”

见师哥让她来车螺纹,段桂芳正闲的慌,很是兴奋:“好啊。我正想学着车螺纹呢,华哥,你在一旁看着我就行。”

车螺纹时车刀行进的速度很快,本来是个要眼明手快,操作紧张的活,可这次是在细长轴上车螺纹,只能在低速下进行,操作也就很从容了。要段桂芳在低速下操作,从容的掌握车螺纹的动作,为今后在高、中速下车螺纹来一次预演。师哥的这番用心,段桂芳也心知肚明。

在李育华的指导下,段桂芳很快地车完了m48*2的普通螺纹,这是她第一次学着车螺纹,是在低速下进行的,从容而轻松。

秦明刚上班时,提升丝杆的一头已加工完毕。李育华已将工件缷下,用铁丝扎住一头吊挂在一个高架之上。这种细长件,如果不立着挂起来,而让它平放着,慢慢的就会因中部的自重而弯曲变形。

秦明刚接班后与陈玉成又把第二根轴装上了机床,如第一根一样地校正好并车了一天,到晚上九点又交给李育华和段桂芳。第二天早上秦明刚上班时,李育华与段桂芳也已将第二根轴的一端车好了。

下面他们要做的是调头车另一端,并车出m48*12的梯形螺纹来。这是加工这根轴的重头戏,难度都在这里。

调头之后,因为架中心架的位置是经过车床加工过的外园,不需要再装铸铁套了,把中心架的支承爪伸出,直接支承在轴上就行。

用调头的办法车长轴,校正的工作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只有仔细地校正了,才可保证轴的各个部位的同轴度,而能正常的工作。秦明刚与陈玉成一个在车床头部调整四爪卡盘的夹爪,一个在车床尾部看百分表,将表上的数值报出,秦明刚则据此调整夹爪。经过一番精心地校正,终于将长轴的两端的部位都校正到0.02-0.03毫米以内。

校好后开始了这一端的车削,这端的加工的长度比较短,也没有台阶,由陈玉成来操作,秦明刚则去砂轮房刃磨车梯形螺纹的车刀。

他戴着眼镜俯身在砂轮机旁磨刀,飞旋的砂轮下喷射出一束束暗红色的火花。这是砂轮从高速钢刀体上切下来的灼热的金属颗粒,遇着空气中的氧气而发生的现象。刃磨中,他不时地将磨得发热的车刀插入水中冷却,以免温度过高让车刀失去硬度。频繁的将两条切削刃放在万能角尺上测量,经过近三个小时的精心刃磨,车刀的两条切削刃与角尺上调好的角度完全吻合。两把螺纹车刀终于磨好,一把用于粗车,一把用于精车。精车刀还须在细油石上仔细衍磨,使刃口更加光滑平整,这样对提高螺纹侧面的光洁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午5点,陈玉成已将轴的外园车削完毕。秦明刚装上了螺纹粗车刀,开始车螺纹。要在这段直径为48毫米,长度为1.6米的轴径上,车出一条螺距为12毫米,深度6.5毫米的梯形螺旋槽来。工作量是很大的,难度也是极高的。工件的转速要调得更低,因为工件转一圈,车刀的行程就是12毫米,必须选择低速。车梯形螺纹时每次进刀也不能太深,一来刀具强度不够,二来螺旋槽内空间狭窄,铁屑不易排出,进刀太深,铁屑就会挤于槽内不能排出而挤断刀头。因此切不可操之过急。

秦明刚一刀一刀地车着,陈玉成用刷子不断的往工件上涂刷柴油以冷却刀具,白色的切屑卷成小段自行折断。光是纵向切至6.5毫米的深度就需三十多个来回,加上还要往两边横向扩宽,怎么着也得车个五六十个来回。

他们下午五点开始车螺纹,直到晚上九点,李育华与段桂芳来接班时还没车完,李育华接着车,当晚李育华因为进刀太深,刀具折损了一次,重磨了一把粗车刀,到他俩下班时螺纹的粗车工序才算完成。

第二天上午秦明刚接手精车螺纹,精车时因为螺旋槽的形状已基本形成,空间较大,排屑条件相对改善,精车刀的切削刃锋利光滑,加上充足的冷却润滑,切下的铁屑酷似薄薄的绸带,沿着车刀的前面卷曲着徐徐地排出,煞是好看,切出的螺纹侧面习习闪光。秦明刚静下心来,一刀一刀地车着,中午十二点中饭前,第一根长丝杆终于加工了出来,挂在高高的工位器具架上。

中饭后,把第二根车好了一头的长丝杆装上了车床,开始车另一头的工序。经秦、陈的半天,李、段的一个通宵,直到第二天下午两点,仍是由秦明刚精车完工。两根长丝杆并排挂在了工位器具架上。

两个一年前才转正的一级工,经过四个昼夜的精心操作,终于在长度不够的车床上,采用调头加工的方式,完美地车出了两根梯形螺纹的长丝杆,干出了车工技术标准中四级车工应会的活儿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