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爸爸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安妈妈一听萧炎这样说,一看又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也乐呵呵的笑道:“好好好!你今天也请假了?”
“嗯!今天来cd看望叔叔,您们这是?”萧炎说谎连眼睛都不眨一下顺口就来,说得安夏差点就信了。
“我们,这不,在外面呆了一年了,年底了,准备回家了!”安妈妈实话实说,话里分明有些无奈的成分。
“欢迎回家!哦,我是说,欢迎你们回来!”萧炎笑呵呵的道。
这时候留守儿童很多,小镇上除了可以维持生计,挣钱那是不可能的,而安夏则光荣的成为了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那个,我们走了啊!爸妈,咱们快去排队吧!万一迟了就赶不上回去的汽车了!那个,萧炎,再见哈!”安夏生怕这货一不小心直接说漏嘴了,为了保险起见也为了能够早点坐上车,催促着安爸爸和安妈妈快点离开。
“这倒是!那我们先走了!”安妈妈也意识到赶车的问题,丝毫没有听出安夏的话哪里不对。安爸爸点了点头,三人就背着大包手里提着小包朝出站口去了。
徒留在原地的萧炎摸了摸鼻子,嘴角咧得更大,朝着售票口走去,他这一笑直直的看痴了周围的不管是一般妇人还是年轻姑娘。
简单点来说就是,上下通吃!
明明很相爱的人说好的一辈子,到最后为何会毫不留情的各奔东西,这一点,到如今我也没有想明白。
但是忽然很羡慕起爸妈的感情来,时代的限制,他们的爱不像很多年后表现的那么激烈,他们选择的是细水长流,可是。。。后来,记得不错明年就该发生了,这件事,直到现在,还是个谜,也是个梗!
其实,在安夏的记忆里,虽然安爸爸和安妈妈也会因为生活琐事发生争吵,以前觉得小题大做,后阿里安夏渐渐懂得,其实这是那个时代特有的交流方式。
用安夏奶奶的话说,不争不吵的夫妻迟早要离,而这也是安夏最大的梗,明明安爸爸和安妈妈开始那么相爱,后来为什么会分开,而且还是以哪种打死安夏都不会相信的方式。
这一点,安夏早就下定了决心,要弄清楚里面的原因。
2006年,资源远远还没到饱和的状态,至少在这个小都市算是。所以,若能努努力,或许可以捡起一块流沙金也说不定!
各种公众设施的排列杂乱无章,这时候就衍生出一种不被合理化但是认可度还算可以的交通工具,它们有一个不太雅观的名字--黑车!自然,开黑车的就是黑车司机。
传统守旧的安爸爸和安妈妈不会去相信那些,虽然这时候人与人的信任度很高,当然也取决于现在新闻里并未爆出某某大学生乘坐黑车被**的新闻。
但是,劳累了一年,所有辛苦的馈赠都悉数被安妈妈藏在身上的大小角落里,这一点,连安爸爸都不得不佩服。所以,除了公用的出行工具,他们谁也不信。
还有一点,黑车要价比正常的票价整整贵了一倍。谁愿意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便宜了这些黑车司机呢?
安夏他们到时,侯车场早就排起了长龙,弯弯曲曲的四列,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对于家的期盼。伴随着的各自的身边是各色各样大小不一的行李包,编织袋,几百号人,很是壮观!
淳朴的同时,让人无语的是公用设施的匮乏。眼尖的安夏寻了个看起来稍显短一点的队伍,带着安爸和安妈走了过去。这么多人,一辆车最多可以载40人,安夏用后来的排列大致计算了下,起码有五百余人。
从cd到双柳镇来回差不多。。。。真是越算越伤心,再瞅了瞅现在的位置,这运气好的话,一次回来几个车,或许可以赶上,运气不好。。。,在安夏的记忆里,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很久,好像最后一次乘坐公共汽车回家是2011年,而那年,也是安夏和郑晓峰如火如荼的一年。。。
安夏不知道,萧炎在隔着安夏厚厚大约七八个人的位置也排上了,这不是打开水,萧炎可以跑到第一个为安夏打好开水,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她一起等,等下一班车回来,再把他们载回那个小镇。
已经隆冬,别说张嘴,就是鼻子出点气都有一道袅袅的白烟,已经很冷了。再看排队的归客,这年头里,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相互攀谈寒暄,对外的人或许是十足的戒备对待他人,但是对于老乡却有着别样的亲切,这或许就是关于根和渊源的问题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