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吴之孙策》第五十七章 集贤亭文若择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

——王导

沁人心脾的香味,孙策缓缓睁开了眼。入目的,是满屋的书籍。

“您醒啦!”见孙策醒来,一名丫鬟打扮的女子连忙端着汤药走过来。

“我来吧!”这时,床边的女子自然地接过了丫鬟手中的药碗。

肌肤胜雪,眉目含笑。孙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旁边还坐了一位绝世美女。

“你先下去吧!”那女子对丫鬟道。

“是~”丫鬟一个万福,悄然而退,房门吱呀再次阖上。

待丫鬟出去,女子一回头,蓦然发现床上的孙策正愣愣地凝视着自己。一颔首,微微一笑,算作回礼。

这一笑,当真满室生香、倾国倾城。

除了乔氏姐妹,孙策再未见过如此美艳的女子。而相较于乔氏,眼前的女子更多了几分成熟、几分妩媚。毕竟,她看上去,要比乔氏姐妹大上许多。

女子细腻地用勺子将药汁一口一口喂到孙策嘴里,而孙策,张口瞪目,俨然成了一块木头。

“怎么样,感觉好多了么?”女子问。

孙策点头:“好多了。”

“之前真是不好意思,若不是我的马车……你也不会受伤。”天真的女子满是真诚地道歉。

对于这样的女人,孙策是最没有抵抗能力的。连忙摇头:“不不不,这不怪你,是我不好!”

“呵~”女子嫣然一笑,也不与他争辩,一抬头:“你叫孙策?”

“噗~”慌乱中,孙策一口将嘴里的药汤全喷了出来,洒了一被子。

“对……对不起!”孙策赶忙道歉,手忙脚乱地抹着被单。

“哈哈,这般慌张,那你就是孙策无疑了。只要将你交给官府,便可得到赏金三百两,想想,该买些什么好呢!”女子满是憧憬地思忖着。

“你——”孙策面色一僵,用一双凌厉的目光盯着她。只要这个女子一有什么动作,他便会毫不犹豫地拔剑而起、辣手摧花。

“琰儿,不得无礼!”正当此时,木门推开,一位长者缓步而进,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位美艳的女子。

先前的女子起身,老者坐下,从怀中取出一物,递到孙策跟前:“这块玉佩,是你的吧。”

孙策定睛一看,正是师傅张俭临死前托付给他的随身玉佩,不由脸色大变:“为何会在你身上?!”

“呵呵,你不必紧张。”长者笑呵呵地将勃然而起的孙策安抚下,道:“老夫姓蔡名邕,与此玉佩的主人乃是莫逆之交。”

孙策大惊,起身便拜:“原来您就是蔡师叔,方才侄儿多有冒犯,请师叔莫怪!”

蔡邕何人也!续《东观》、创“飞白”、制焦尾,集文学、书法、音律之大成于一身的当世奇才。不仅如此,其为人至孝、德高望重,乃海内名士。就连无恶不作的董卓见了他,也是恭敬有加、不敢造次。

“无妨!无妨!”老者哈哈朗笑出声,一抚长须,打量着孙策几眼,方道:“早就听闻元让兄收了一个好徒儿,今日一见,果然英雄少年啊!”

“师叔谬赞了!”孙策尴尬一笑,转而脸色一黯:“可惜,我师傅他……”

“你们的事,老夫都听说了。”闹得满城风雨,身处京都的蔡邕,又如何不知。

“哎,此乃天意,你也不必太过自责!”蔡老低声安慰,“现在京城四处在追拿你,你身上还有伤,就暂且在老夫这儿安心住下吧。”

孙策也正有此意,大喜:“多谢师叔!”

“哪里话!”蔡邕欢笑,一指身后的两名女子,道:“对了,此乃老夫长女,名唤蔡琰,字昭姬;此乃吾之幼女,名琬,字贞姬。她们都虚长你几岁,日后你以姐姐相称就是了。”

“侄儿领命!”说着,孙策一丝不苟:“拜见两位姐姐!”

“呵呵~弟弟不必客气!”对于这样一位傻傻而又可爱的弟弟,二女纷纷掩嘴而笑。

此后,孙策便长住在此。期间,朝廷多次遣士卒在京城四处搜寻,到了蔡家,却因蔡邕之名,只在门口问了几句,便自行离开了。

这日,孙策正在后院闲逛,但见满园春色、百花争艳。孙策一怔,不知不觉,已是春季了。

“姐姐,父亲真答应了卫家?让你嫁过去?”这时,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

“卫公子才貌双绝,我与他乃是情投意合,你又有什么不高兴的!”另一个声音幽幽而起。

“书呆子一个,有什么好的!”先前女子一句嘀咕。

另一人也不争辩,谈话到此结束。孙策等了片刻,也不见下文。

孙策好奇,透过花枝缝隙,偷偷瞧去。却见一女巧笑倩兮,百花失色;一女鼓腮微愠,别有韵味。正是蔡氏姐妹。

好美!衬着娇花,花美人更美,孙策一时竟失了魂魄。

“哎呀——”哀嚎一声,却是沉浸自我的孙策,一个不慎,失足栽倒在花丛之中。

“谁?!”闺中密语,突然被人打断,二女均是一惊。

“哈哈,二位姐姐好!”孙策尴尬起身,满脸堆笑的地打着招呼。发髻上,兀自粘了一片绿叶。

“你这人好生无礼,我姐妹俩说话,你居然在旁偷听!”见是孙策,妹妹蔡琬面色一怒,“亏得爹爹救过你,未想你小小年纪,竟是个登徒子!”

“姐姐误会了,我……我只是来赏花的,不慎误听了两位姐姐的谈话……”

“赏花?”不等孙策说完,蔡琬一瞥眼,又是一番冷嘲热讽,“那如果我姐妹是在洗澡,你是不是又该改口称自己是在赏月了?!”

她言语粗俗而直接,倒把孙策责问的哑口无言。

“妹妹!”一旁的蔡琰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拉过正在发飙的妹妹,蹙眉而视。

“你尽知道护着外人!”蔡琬一阵委屈,一跺脚,忿然离去。

“让公子见笑了。”蔡琰朝着孙策微微一福,尽显端庄。

“不碍事的,是我不对!”孙策连忙摆手。

看着这对性格截然相反的姐妹,孙策不由想起了远在庐江的那乔氏双姝。她们,也是一个温柔体贴,一个刁蛮任性。

“姐姐似乎有什么开心的事?”终于,孙策犹豫地问出了口。数日的相处,蔡琰时时欢笑,不由得让他好奇。而从刚才她们姐妹的谈话当中,孙策隐隐猜出了什么。下一刻,只等待她本人的印证。

却见蔡琰脸色一变,孙策急忙改口:“对……对不起,我不该问的。”

蔡琰嫣然而笑:“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再过三日,姐姐便要嫁人了。”

果然如此!

“那姐姐,是不是很喜欢那个男的?”孙策白痴地问。

蔡琰莞尔:“等你有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就明白了。”

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孙策黯然。

她们,还好吗?

蓦然,孙策一个激灵。我为什么会想起她们,难道,还是无法放下吗?

……

告别了蔡琰,孙策独自一人留在园中,信步闲逛。

“哎,可恨数十万大军聚集关外,竟无一人能杀得了董卓!”一人忿忿不平,言道。

孙策好奇,循声望去,却是园中“集贤亭”内,正端坐着两位长者。

生怕再发生什么误会,孙策匆匆忙忙地便要离开。

“可是伯符侄儿?”这时,亭中一道声音传来,却是蔡邕的声音,“既然来了,何不入亭一叙!”

“是!”孙策无奈,闷头走上前去,席地而坐。

亭中二人,一人为蔡邕无疑,而另一人,年约而立,姿伟貌美,一身素衣,举止投足间,自有一股儒雅气息。孙策不由啧啧称奇。

“文若你一心为汉,奈何关外诸侯皆是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实难成事。”蔡邕道。

“是我太执着了。”被叫做文若的男子苦笑。

“世间谁又不执著,只是有太多的人过于执着于名利罢了。而文若你,却能以国家之安危为己任,实属难得。”

他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丝毫没有在意坐于一旁的孙策,而孙策也落得清闲自在。蔡邕叫住他的本意,也只是让他入席旁听,受些教诲,长点见识。

“先生以为,方今天下,谁可成事,孰可称雄?”问及此处,男子不由探了探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蔡邕。

蔡邕一抚长须,道:“勃海袁绍,四世三公,名扬四方。其麾下精兵良将众多,今又为诸侯盟主,足可成事。”

男子一听,顿时面露失色。

蔡邕见了,不由疑惑:“怎么,文若似有异言?”

“来前我已经见过袁绍了。”

“如何?”这回轮到蔡邕好奇了。他长年居住洛阳,四方之事,多是听人诉说。故而对于袁绍,虽有耳闻,却未曾得见。

“袁绍,外宽内忌,纳人不用,实庸主耳!”

蔡邕听了,不由面色失望:“既是文若所言,想来也是不差。不过文若此来,想必心中早已有了计较了吧。”

“我思来想去,唯有沛国曹操可以依附。”

“曹操?”蔡邕皱眉,若不是眼前的男子提起,他还真想不起还有这号人物。随即摇头:“势单力薄,恐难成大事。”

“那依先生之见——”

“你眼前的这位,不正是一位明主么!”说着,蔡邕笑呵呵地一指身旁的孙策。

兀自发呆的孙策,看到蔡老这么一指自己,一个哆嗦,有种被卖的感觉。

只看了一眼孙策,男子摇头苦笑:“先生说笑了!”

蔡邕摇头:“老夫从来不开玩笑。你眼前的这个孩子,姓孙名策,乃是位少年英雄。而他的父亲,便是当今长沙太守、破虏将军孙坚孙文台!”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去投孙文台?”男子醒悟。

“孙文台名扬四海,精兵勇将虽多,独缺良谋。文若若去,必受重用,此一美也。汉室颓弱,群雄纷争,唯孙坚一人斗董卓、扶危阙,此等忠心可照日月,与文若之志不谋而合,此二美也!有此二美,可得文若倾心否?”蔡邕笑脸洋溢,打趣地看着面前的男子。

“家父若闻先生相投,必定会欣喜若狂的。”即使孙策再傻,也听出了蔡老这是在帮他父亲推荐人才呢。当即稽首而拜:“请先生务必不要推辞!”

男子一怔,与蔡邕对视,终于露出了一个会心的笑容。

“颍川荀文若,那就先在此拜托小公子了!”

————————

ps:荀彧投孙坚,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过渡。可以说,曹操没有荀彧,就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会发生什么,大家猜猜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