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一:
大写数字的使用,首倡者当推富有改革精神的唐代武则天。
她是绝无仅有的敢于自创文字的女皇;她的名字武曌的“曌”字,就是明证。
据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考据家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可知《岱岳观造像记》是则天朝所树立的石碑,上面有大写数字。
顾炎武考证说:“凡数字作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
说法二:
明朝朱元璋之前,一二三四就是写作一二三四,根本没有所谓大小写之说。话说朱元璋立国之后继承了元朝的货币体制发行了纸币,可是当时印刷技术不发达,纸币上的面额数字很容易被篡改,比如一字加个竖杠就是十字,立马翻十番,而且很难辨认出来。为此朱元璋绞尽脑汁,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他终于想出对策,造出十个复杂无比的大写字代替了通行的一二三四,也就是壹贰叁肆。
因本书故事发展需要,采用了第一种说法。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