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占地面积很大,几乎布满了这一个小山头,从山腰向上,错落有致,这里应该算是灵鹫峰的一个小山头了。香客们能到的也就是山脚儿处的地方。伽蓝城那里大雪纷飞,可与其一山之隔的菩提寺却无半点雪花飘落,也许都被那灵鹫峰阻挡了,这种天气,白天也没有几个香客,夜晚更是没有,这时的菩提寺空旷寂静,晚课早已经结束,寺里的和尚也该进入梦乡了吧。殿宇之间,微弱的灯光里有一个身影若隐若现,看那衣着,最重要的是有头发,一看便不是出家人了,这正是古梦。
自从和小姑娘一起后,古梦就忘却了自己,忘了桃花林,忘了出行的目的,和小姑娘相处时间不长,从第一面到今天也就那么个把月的时间,或许更久,古梦也记不得了。这让古梦很难接受这种事实,这么多年了,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让素来冷静的古梦有点慌张了,又想到最近几日来,自己的担心,还有求人救治小姑娘,古梦心里道:“这压根就不是自己”,可是却真实的发生了,想到这些,古梦有点迷茫了,他想问“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此次出行,除了和往常一样看看大千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想弄明白自己这一身功法,于是才会来菩提寺,然后才会碰到上官明月,才会经历了这些事情,可是自己怎么忘记了出行目的了?那些恨都哪里去了?还有那些痛?这些事,是十年来自己从来不曾放下的东西。和她在一起时,却统统都抛开了。如果自己一时半刻找不到“凶手”,那自己该怎么样度过生活?找凶手是目的,上官明月就是路途的风景,目的和风景是不是同样的重要?这是古梦有生以来第一次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次发问将会给古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知不觉中,古梦已经走到了僧人们休息的地方,突然一阵木鱼声将他拉回了现实。“都这个时辰了,怎么还有人念经?”听到木鱼声后,古梦才注意到自己所在的院落,而此时巡视年幼弟子的了空方丈也恰好走到了这里,说起来,古梦与方丈也就是见过一面,白天跟着药癫和尚,经过大殿时,道了个好,就急匆匆的离开。见到了空方丈,古梦双手合十道:“方丈辛苦了,这么晚了还不休息,”
‘那女施主没事了吧!’
“药大师看过了,说明早就能醒来了,可能还要继续叨扰贵寺几日了。”
“出家人本以慈悲为怀”
“这么晚了,还有木鱼声,不知是哪位勤奋的弟子,大师功不可没。”
“哦?木鱼声?哪里有木鱼声?”
听到方丈这样反问,古梦心里反问道:“难道这不是木鱼声?”
看到古梦费解的表情,了空什么也没说,向院落的一个方向走去,走到晾晒僧衣的几处竹竿出,将木盆下面的木盆移开,又问道:“施主,可还有木鱼声?”
古梦看到院子那头方丈手中的一个木盆,木木的说:“没有了。”只看到方丈又将木盆放到僧衣下面,又有木鱼声传来,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这都能听错,大师见笑了。”
“施主,要知道,心有所想,就有所闻,是故处处皆梵音,无处不吟唱。”
说完这句话后,大师就飘然而去,只留古梦一个人在原地。
一阵风吹过,在如此干净的菩提寺中并未吹起多余的东西,就是很单纯的一阵风,有点寒,吹起了古梦的长衫,片刻后古梦浑身一振,好像从梦中醒来了一样,眼睛也由涣散状态恢复了清明,低语道:“一直以来,是自己太执着了吗?”
古梦抬起头,看了看这与别处一样的天空,冬天的夜里,天空什么也没有,就那么看了许久,连那滴水的僧衣都不滴水了,不是因为干了,应该是结冰了吧!
想想自己这十年,貌似一直在痛苦中,并没有做什么去寻找“凶手”举动,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白白浪费了十年光阴,错听木鱼声,是因为心中有木鱼,心有所想,就有所闻,十年里,想的就是村子,所以一直在痛苦中,生活中也是在不断的告诉自己,等把这件事情处理好了,才能做其他的事情。可这样,自己却错过了很多事情。不!生活不应该这样,我每天这么痛苦,可是凶手却不会,凶手犯下的错,我却在承担后果,所以,我既不能忘记那痛苦,又不能消沉在痛苦中,就是“无老死,亦无老死尽”的道理,也许我会带着这种痛苦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可是前提是我得能活那么久。我为什么要那样过?如果我时刻小心的等待着发现凶手,说明我害怕了,我为什么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凶手身上?都放在上面,说明我害怕面对他。想到这么多后,古梦气场大变,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不复那种文弱书生的模样。面对生活,应该勇敢。想明白这问题,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梦蕊想轻而易举的就能想明白,古梦却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要说这之间的差别可谓千万里,毕竟发生在古梦身上的事情,太过于沉重。
从今以后古梦会过上“凶手时刻挂心间,我自逍遥我自在”的生活,当然这是后话了。
夜很深了,漆黑一片,可是在修仙人的眼中,并不是什么都看不见,古梦现在是化神境界了,和一般的化神境界不同,他身体的每一处都达到了圆满自如的地步,眼睛也是一样,夜虽然漆黑如幕,可是还是能看见物体,就在古梦回客房的途中,看到了一处小广场,广场上矗立着许多浮屠,造型不一:方形的,圆形的,六角的,八角的等等,离远了,高度之间的差别不是特别明显,走进了后发现有三层的,五层的,七层的,九层的,十三层的,十五层的,十七层的,还有更高的,一个个看去,大部分是砖制的,其他的是木制,古梦这一看就着了迷,全然不在意时间了,每座浮屠上都刻画着一些东西,有的是经文,有的是图绘故事,还有的是圣像,不知不觉,古梦已经将这些浮屠看了一大半,就在看到一个六角浮屠时才停下,这浮屠六面,可为什么每一面的圣像都一模一样?都是观音像,看过的那些要不是在讲述故事,要不是满满的圣像,而像这样的,却全然没有,这一模一样的圣像是制作时偷懒了?还是别有用意?怀揣着疑问,古梦又围着浮屠转开了,每一面停留的时间长了一点,尽量把每一个细节都记下来,终于发现了些许不同,那就是这六面圣像的手势不同,这座浮屠只有三层,可却是异常的高,圣像在中间一层,第一层和第三层都很矮,大部分的高度都被第二层占据了,细看起来不像浮屠了,圣像也显得特别高大,很难让人注意到手势的不同。
六面圣像,六个手势,手势之间的差异都很小,不管你站在什么位置,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看去,手势的变化都很微小,又饶了一圈,古梦还发现一个问题,按浮屠的顺序看,这些手势的变化不但微小,而且相互之间很流畅,所以一般人很难注意到圣像之间的不同,其实,如果是六幅图,顺序打乱了放,比如将第一幅和第三幅放到一起,就很容易放发现不同了,“可是这样放有什么意图呐?”
说完这句话后,古梦又想了片刻,就照着这六福图的手势挨着做起来了,从正对着自己的第一幅开始,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不难,无非就是手指之间的组合,等古梦做完第一遍后,想试着做一遍,却什么都不记得了,化神境界,对一些文字图画,不说过目不忘也差不多,居然记不住了。于是古梦就又开始了,不断的重复,直到古梦感到手指都酸了时,才诧异这手势的独特,不知道又过去了多久,古梦突然停下,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记住了。”
古梦笨拙的开始按照记忆做出那些手势,不用再围着浮屠转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一遍,两遍,三遍,,,,,,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古梦也感觉脑袋累的不行了才停下,在浮屠傍边略微打坐了一会,便离开了这里,去寻上官明月了,就是走出去的时候,一直注意着自己经过的浮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