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乱世孽魂曲》016.宣懿皇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懿符皇后(929年—955年),是后晋节度使、魏王符彦卿之女,闺名符明玉,为后周世宗柴荣第二位皇后。符氏为名门闺秀,是个明果而胸怀大志的女人。

符明玉曾经嫁给后汉大将军李守贞之子李崇训,李守贞时任河中节度使,已挟异志。

李守贞经常寻觅术士卜问凶咎,有一术士能听声推数,判断吉凶。李守贞召出家眷,各令出声。术士听一个,评一个,统不与寻常套话。挨到崇训妻符氏发言,不禁瞿然到:“此天下之母!”术士即知吉凶,不言守贞全家之多凶,亦不言崇训之可否为帝。李守贞愈发自负,“我儿媳为天下母,我取天下,何复加疑?!”于是据河中而反。

后汉枢密使郭威奉命讨伐,逾年,攻破其城,守贞葬身火窟。崇训独不随往,手杀其家人,继欲手刃符明玉,后走匿,以帷幔自蔽,崇训惶遽求后不得,遂自杀。

汉兵驰入室中,但见积尸累累,也不知谁为李崇训,惟堂上坐一华妆命妇,风采自若,绝不慌张。众疑是木偶,趋近谛视。

该命妇顾望军士曰:“我乃魏王之女,郭将军与吾父交往甚厚,速报!”但因她词庄色厉,未敢上前锁拿,只好退出府门,报知郭威。

郭威闻报,以一女子能使乱兵不敢犯大奇,下马入府,亲自验明。那命妇见郭威进来,方下堂相迎,亭亭下拜。郭威略有三分认识,又一时记忆不清,当即问明姓氏。及该妇从容说出,方且惊且喜道:“汝是我世侄女,如何叫汝受累呢!我当送汝回归母家。”

符明玉凄然道:“叛臣遗孀,难缓一死,蒙公盛德,贷及微躯,感恩何以!但侄女误适孽门,与判臣之子结衣有年,崇训自杀身死,可否令侄女棺殓,以作决绝!得将军曲允,来生当结草衔环,再报隆恩!”

郭威见她情状可怜,不禁心折,便令指出李崇训尸首,由随军代为殓埋。符明玉送丧尽哀,拜谢辞归,郭威拨兵护送。

符彦卿致书谢威,且因郭威对其女有再生之恩,愿令符明玉拜郭威为父,郭威也不推辞,如约。

符明玉她老妈认为她的夫家都死绝了,独独她从刀尖上活了下来,无非是神明庇佑,劝她不如削发为尼,做一个禅门子弟,聊尽天年。

符明玉不肯。说“死生有命。天也。何必妄毁形发!”

至周主郭威即位。义子柴荣妻刘夫人殁。断弦待续。柴荣听闻符彦卿女。智足保身。寡居母家。未曾他适。特请诸义父。愿纳为继室。郭威本来就认了符明玉为义女。乐得为养子玉成好事。遂致书彦卿。求为义媳。彦卿自然遵命。将符明玉送至澶州。与柴荣结为夫妇。

郭威死后。柴荣即位。是为世宗。册封符氏为皇后。果如术士所言。

符皇后谦和有教养。世宗脾气暴躁。事后又常常追悔不已。自从与符皇后成婚以后。符皇后总是从容劝说。免得他对兵将施暴而影响军心。世宗由此对符明玉极为看重。

世宗要率兵亲征淮南。皇后以为不宜亲征。力谏阻止。世宗不听。硬要前往。皇后只好同行。正如符皇后所料。战果不佳。时值炎暑又遭雨。皇后身染重病。回到京师后。于公元955年7月21日。于汴梁(河南开封)滋德殿病逝。终年二十六岁。

文武百官朝临西宫。服丧三日。世宗对符皇后之死十分悲痛。为她服丧七日。谥为"宣懿皇后"。葬于新郑。陵曰懿陵。

世宗思念符明玉,遂立其妹符明月为后。帝崩,迁西宫,号周太后。

这周太后自然就是被陶子霸占了躯体的符明月了。

....

陶子重重吐了口气,心下唏嘘不已。符明玉竟是这样一个女人: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沉稳果敢,有勇有谋,难怪...,陶子无力地摇了摇头,既是崇拜羡慕,又夹杂几分莫名其妙的嫉妒。如此一位心智坚定的女强人,想来是该母仪天下的吧!仔细想来,历史上也只有后世的孝庄、慈禧太后可比的吧!

秋日的风拂过陶子的脸庞,掩去那一瞬的失落。叶清又恢复了沉默,肩头的彩儿不知何时已飞走。

“叶清,你见过符明玉么?”

“...没有,一国之母岂是我等随意得见的。”叶清自嘲一笑,“不过,清曾闻宣懿皇后与太后有五六分相似。”

陶子下意识地摸着自己的脸,“是么?五六分像啊?”

叶清微一点头,“虽然太后忘却前尘,对往事旧人不甚了了,但宣懿皇后与太后毕竟是亲姐妹,相似也是自然。”

陶子微一苦笑,还待再讲,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

叶清不动神色地把国甲隐于袖下,说话间,来人以至近身,陶子看清来人,心下顿时冷了三分,竟是赵匡胤!扭头佯装未见,只与叶清谈笑。

赵匡胤翻身下马跪拜,陶子只作不知,继续徐徐而行。待得赵匡胤扬声再拜,才转过身来,瞥了他一眼,“点检大人好雅兴,还有时间骑马玩乐。捐银之事办的如何了?户部尚书不日就要压银粮出发,你的日子可不多啊...”

赵匡胤见太后重提此事,心下更是气闷,“启禀太后,属下以为此事不妥,朝中并无让官员苛捐的先例,如此一来,恐君臣生隙!”

“朝廷养你们那么久,刮你几两银子就肉疼了?!”陶子哼声道,“当此国难,君臣同心同德作出表率,方使天下信服,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点检大人这些需不知道?!”

赵匡胤一怔,好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

原本就穷于词辩的赵匡胤此刻更是无法反驳,“臣愚钝,即刻着属下速速办理!”抬眼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太后,瞥见太后身后的叶清,眼中一道锐芒闪过。

叶清也不下马,微一颔首算是向赵匡胤见礼。赵匡胤有心发作,但碍于太后只得忍下了。

陶子知他正气闷,心下大爽,也不叫赵匡胤起身!嘿,让历史上未来的皇帝这么跪自己,而且还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列,真是他妈的鸟生鱼汤!

踱马绕赵匡胤走了一圈,本想戏弄羞辱一番,但想起当夜受辱,便一阵烦躁,不耐烦地挥手道,“点检大人,可还有事?没事就退下吧!”

赵匡胤低头,嘴角微微扬起,“太后,臣下正教皇上修习剑术,皇上修习刻苦,近日进步不凡,臣特来请太后观临指教!”

陶子正欲推说没空,实在不想看见赵匡胤那张令她又恨又怕的脸。

而此时叶清却突然开口,“早就听闻赵大人武艺无双,三军冠首,叶清今日终能得幸一见了!”转眼拉着陶子的袖子,撒娇般轻轻拉着“太后,清儿可是托太后的福了!”言语之间暧昧妖娆,让陶子大跌眼珠,因为没带眼镜嘛!

嘿,面首的本事使出来了哈!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