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朝伊梦》第81章 素质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重,睡眠就浅。回到床上翻来覆去的烙烧饼,却睁,没什么睡意。

难道我就老了?

好不容易熬到辰时,实在赖不下去了。顶着两只超级熊猫眼,不胜聊赖的来到前厅。

哎!今天到底该怎么打发,难道又是混吃等死?这腐朽的日子还真不是人过的。

“国师大人好!”

谁?这么早就不自到?

一双早熟而忧郁的黑瞳,小心揣摩着的我的表情。苍白的小脸上镶嵌着精致的五官,眉眼间与李家三兄弟看着有几分神似。瘦弱的身躯风都能吹倒,怎么看也没有现代初一男生的健壮与活力,有的只是一个弱质乞儿,惊惧不安的戒备与凄苦

义宁公杨!

想到几年后,突然短命的“病故”,眼睛突然就雾蒙蒙的发涩起来。

“原来是你啊,快进来,欢光临!”我语气轻快,内心却百感交集。

对生死地轮回。其实大家地结局都一样。或早或晚而已。只是对于他这种孩子。也许早一天解脱。心里地恐惧与精神上地折磨要少很多。

蹲下身子。笑得象朵向日葵。“不知有能为我们大人效劳地?”

“我我”忧郁型小正太有点害。又有些热切。扭头看了眼身后跟随地侍女银屏。

“国师早。不请自来实在冒昧。我们义宁公此行是要亲自向国师大人道谢地。”说完。恭恭敬敬地递上了一串温润地珍珠项链。

咦。到底是在国家机关工作地公务员。素质就是高。言行恭谦。举措有礼。看她不过十七八岁地样子。倒显得比我伊甸园地丫头更有内涵和城府。

“这。是给我地?”看到紧张、讨好地神情。我还是没明白过来。“谢谢可是为什么?”

“昨天在太液池”刚才还生动的小脸间阴沉了下去。

我看了心里咯噔一下,满眼的怜惜,本想拒绝的话语赶紧打住:“是吗?太好了!早知道有这好处,本国师当时就应该更好的表现一下。不过没过关系,下次还有机会。要是以后有谁敢欺负你只管来找我!”

握住他的小手一通猛晃,直晃得他苍白的小脸上的红林尽染。

“说定了现在我们可是铁哥们,当然还要交换信物。”想想自己的好玩意还在宫外,只好嘿嘿一笑道:“这个结拜的信物有点神秘,晚上我再亲自登门送给你。如何?”

小正太看看身后面无表情的银屏,沉思的片刻,终于含蓄的点点头。“好!”

看到他眼里冉冉升起的希望母性大发,只恨不能抱住他个够。

“贞儿,你干什么何抱住他亲?”身后响起一声炸雷,没提防的我脚下一软,直接跪倒。

没想到我还真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高手。

“快放手,你要亲也只能亲我。”

好重的酸气,我一听怒火中烧,站起身来,转身一个太极推手。

“大清早的你发那门子春,要亲回家找你家小祯儿,不要坏我的好事。”

干脆抱过冰凉的身子,也不管旁人的惊诧,大大方方的坐到茶几旁,递给他一块绿豆糕和一杯酸梅汤。

这可是我家公孙进宫一个月来的杰出成果,其余的象水果冻,冰激凌等,还在根据我提供的数据,进行最后的技术攻关。

“你,你,你居然”无法无天的元吉居然也有说不出话来的一天。

我怀抱小正太,吃着消暑的茶点,心情无比舒爽。

“瞪什么瞪,见人家比你长得美,又可爱,嫉妒了吗?以后要知耻近于勇,好好改正缺点,争取做一个象我们这么完美的极品男人。波——!”说完,我意犹未尽的在他欣喜的笑脸上,重重的亲了一口。

哇,好柔软,有淡淡的奶香。赚了,赚了!

“你—!叫你别亲你还亲,知不知道男女授受不亲?”元吉屁股还没坐稳,一蹦三尺高。

看到他气急败坏的样子,我心里不知有多哈皮。翘起兰花指,拈起一块绿豆糕细细品尝,连眼角都不带瞅他。

“说吧,有什么事?我这又不是道观,寺庙,以后不要这么大清早就进来烧香,拜佛。本小姐可是很忙的

看到腿上的一缩,我连忙解释道:“当然这一情况对除外,只要你想来随时都可以。谁要我们是铁哥们呢?”

无声的情感在对面清泉似的眼眸中燃烧。虽然还没有言语,但到底象个正常的孩子了。

“你,你偏心,我也是你兄弟,还是你大哥!”元吉满肚子委屈,一把夺过我准备送到嘴里的酸梅汤,赌气似的喝了下去。

“娘呀,我的牙——!”

看到这小丑捂住腮帮子,不住跳脚的样子,清风阁里顿时笑语喧天。

“好热闹啊,你们在笑什么?”

一袭黄色的长衫,一笼白玉发冠,径长的身姿如风中杨柳。建成!

今儿是怎么了,一不来都不来,一来都来,难道出门看了黄历?

“大哥!”

“元吉!”

“你怎么来了?”

建成和元吉同时发问。

“我来一是探望贞儿的身子,二来想请她在父皇寿诞那日,助助兴。”建成温婉的望着我,无言的笑容比绿豆糕还香醇诱人。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个少奶杀手,拈花一笑,正中我的死穴。

腿上突然一沉。

感觉到见到太子的紧张,我用力抱了抱他肢体语言化解了他的恐惧。

也难怪,一个是过去时,一个是将来时,即便以前是情投意合的亲戚,可眼下却是生死对头。

只是他们的命运却何其相似!看着建成眼里的温柔,心里象是有人扎了一刀。

“我是来感谢贞儿昨日的救命之恩,顺便想要她教我游水。”还好元吉没看出我的状况,回答得干脆利落,边说还不忘偷吃我的绿豆糕。

看看了怀里没爹没妈的小,我心里动了一下忙拍着胸脯答应了建成的请求

“至于游泳吗”

我想起那天太液池聚集了那么多人然都是旱鸭子,救世主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有道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为了你们自身的生命安全,我决定明日起—‘皇家素质教育特长班’正式开班!”

说风就是雨!我放下怀里的小正太,大步走到前厅中央回筹谋。

“第一期学员包括太子、元吉、、公孙大娘、林冲,银屏;培训内容为游泳训练;时间为每日酉时;地点是太液池。”

我意气风发,振高呼:“我决心用三十天时间,把你们这群旱鸭子全部培养为唐朝一级游泳健将!”

“小姐,是男女一起吗?羞死!”

“贞儿,我恐没时间!”

“国师!我,我害怕”

看到众人犯难的神情大手一挥,高喊一声:“停!不要想给自己找借口。不管你们愿不愿意要学!这是生存的基本技能,你们要向元吉童鞋学习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生何其美好,生命也何其脆弱。不要等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才悔不当初,没有努力。”

“贞儿说的有礼,世事无常,我们确实多掌握几项生存技能。我参加!”

见我的宣讲成功的打动了成,其他的羊群只好点头默认。

我兴致大增,连忙叫公孙大娘拿出绳子,对着房间里的众人又是量臂长,又是量三围的。一顿折腾后,又毫不留情的把众人赶了出去。临了,却细声细气的答应了的午夜约会。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

看着我截然不同的变脸,元吉直冒酸水,气鼓鼓的冲走了。

只有建成还是那么谦谦君子的看着我,无喜无怨的眼神像有万语千言。

别说,请不要说,你的眼睛已经告诉了我

不知为何,脑海忽然涌上这段歌词。

我心里一遍遍默唱着,脸上笑容灿烂,挥挥手,决然的关上了门。

没想到我的清风阁与杨的顺阳阁只有很短的距离,都在两仪殿的西端。不同的是我那里应有尽有,而他的国公府却只有一个老迈的守门太监、打杂的嬷嬷,还有就是伺候丫头银屏。看来这些人也都是在宫内受打击、遭排斥,落魄到这个冷宫的。

“国师大人好!”银屏彬彬有礼,谨守本分,看不出心里的喜好。

我微微点头,四处打量着这个只有三进的小殿阁,昂首走进了里间的寝室兼书房。

果不其然,空荡荡的房间里除了款式老旧的书桌、衣柜和床铺,再无一物。萤火般的烛光下,杨正孤寂的望着窗外的明月发呆。

“,姐姐看你来了。”

“姐姐,你,你真的来了?”

看着那小可怜满脸的容光,我故意献宝样,把藏在身后的礼物拿了出来。

“当当当当!请看,这就是我们的幸运星——萤火虫!

杨不敢相信的伸出了怯懦的小手。“这,是给我的吗?”

一个白色的的卡通萤火虫,摇头晃脑出现在面前。

头顶有两个触角,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笑眯眯的正看着自己。

看着两年来第一次走进顺阳阁探望自己的人,还有她传递的善意,杨泪眼婆娑,恍如梦中。

两年前,熟悉的世界一夜间发生了巨变。一觉醒来,到处是杀戮、是喧嚣,是逃亡。到最后,连一直陪在身边的侍读姚思廉都离开了。自己成了身着黄袍的提线木偶,在这座华丽的牢笼里,过起了噩梦般的生活。

血腥的宫廷生活过早的教会自己,要乖巧,要听话,不要惹的任何人不高兴。不然下一瞬间就可能跟自己养的鹦鹉样,被人轻易的砍了头,血淋淋的在地上腐朽、发臭。

太液池的邂逅,让他幼小干枯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惊和抚慰。凭着本能,凭着对温暖的向往,他犹如飞蛾扑火般走向她的身边。

那一刻,当她把自己抱在腿上吃茶点的时候,他笑了。终于,自己不再恐惧,不再寒冷。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家。

“仙女姐姐,它好美。”小正太轻轻的把脸贴过去。那柔软、丰盈的触感好像娘亲的抚摸。

“喜欢吗?以后夜里害怕,有它陪你。”我小声的问,眼里有晶莹的泪滴。

“喜欢,我要带着它就寝。”杨点点头,貌似如此就能加重自己的语气。

“好啊!今日天色已晚,你要是早睡早起,作个乖宝宝,明日还可以到姐姐那玩!”

**********************************************************

贞观课外辅导:姚思廉:唐初史学家,江苏吴兴人,后迁入关中,为今天的陕西西安市人。编有《梁书》50、《陈书》30。姚思廉一生经历了陈、隋、唐三个朝代。授秦王府文学,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贞观九年(635年)拜散骑常侍,赐爵丰城县男。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7年),李渊在太原起兵直取长安。这时镇守长安的是隋炀帝孙子代王杨,姚思廉正任职于隋朝,为代王侍读。李渊率兵占领长安后,代王府僚属都惊骇走散,唯独姚思廉依然服侍代王,不离左右。唐兵涌入王府,思廉大声呵斥道:“唐公举义本匡王室,卿等不得无礼于王。”正往里冲的众兵将闻听此言十分惊愕,见思廉独自一人伴随代王而面无惧色,心中也觉钦佩,于是纷纷停立在大堂台阶之下。李渊闻知,于是准许思廉扶代王下堂。直到代王被安置到顺阳阁后,思廉才哭泣着拜辞而去。目睹此事者都很感慨,称他为“忠烈之士”。李渊、李世民父子由此便赏识和重用姚思廉。李渊称帝后,即授思廉为秦王文学。秦王李世民开文学府,姚思廉为“十八学士”之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