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正好今天赶集,待会儿拿上集市可以换点银子。”其实她主要是想去看看物价。
白梨花可不认为地里除了草药之外还能种出其他什么。
这个看粱老爹他们种了一辈子,厨房里面调味品都没有就知道啦。
“嗯。”粱大郎将舀水的瓢放回去,说着:“我跟你一起去。”
“那田里……”
“没事,我没回来也是一样的。”
“那……”
有他在,还怎么打听别的?正想拒绝,李小玉已经抢过话茬了,“哎呀,大哥,这可不行!”
“是啊,大郎,别人家都麦子都割完晾上准备入仓了,我们家的还摆在地里,不说麦穗容易掉,就说万一这税收官来了我们还没弄好……”
这是梁大娘说的。田里地里的事情摆着,哪儿有时间都去集市。
更何况,本来二房媳妇儿就不高兴老大读书,大媳妇儿是个傻子,两口子平时都不做事。
没道理现在大媳妇儿好了,人不单没多,反而还少了,搁谁心里都不舒服。
大家都能想到的事情,粱大郎能不知道?他指了指木桶,“昨晚我打了不少鱼,想着去集市换点银子,梨花这病刚好,价钱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搭李二哥牛车去,很快就回来,不耽误干活。”
白梨花闷着头去拿碗筷,“先吃饭吧,我把昨晚的鸡汤热了一下,饭都在灶上。”
“是呀!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李小玉说着去拿饭勺,“我刚看了,东大田那边麦子今天正好能割,不抓紧点待会儿太阳出来又折磨人了,哎呀——”
这一声惊叫,吓了白梨花一跳,赶紧凑过去问:“怎么了怎么了?”
锅里,白.花.花的米饭热气腾腾,冒着扑鼻的香气,没啥特别的啊。
只听李小玉弱弱的叫了一声:“娘……”
再看粱大娘。
脸上笑容都没了,愁容满面的,两人视线对上后,她叹了口气,吩咐李小玉:“盛饭吧!”
李小玉跺脚不依,“娘!”
梁大娘没说话,她便自顾自的嘀咕:“这饭的米都够我们全家人吃两天了,也不见你说两句。”
末了,狠狠地瞪了一眼白梨花,小声说道:“娘你就是偏心!”
砰”的一声,饭勺被梁大娘拍在案板上。
“做都做了还能倒掉?”她说,“你也是,早上不都是你做饭吗?你自己不做饭还说别人?”
李小玉话哽在喉头,“我……我不是急着去看麦子嘛?我又没偷懒……”
梁大娘没跟她继续计较,颇具威严的说,“行了,这顿多吃点,完了带上水壶,中午就不回来了。”
这都啥事儿啊?
白梨花用眼神询问粱大郎。
这男人直接将脸转过去当没看到。
气死。
她只好小心翼翼地开口,“娘,怎么了?”
“哼,瞧见那米缸了吗?”李小玉指着米缸问。
白梨花点头,还有挺多的啊。
“这米得吃到秋收。”
秋收,至少还有半年……
全家六口人,这么半缸米?
白梨花想起了昨晚上吃的稀到不行的粥。
看见她这副震惊的表情,李小玉在边上酸溜溜地说,“你看见娘多偏心了吧。”
“你错了,娘没有偏心。”没等白梨花说话,粱大郎接过饭勺,娴熟的把饭搅拌在一起,露出土豆,“你看,这煮的是洋芋饭,费不了多少米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