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镇上有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名叫李示。李示大名鼎鼎,富甲一方,杨柳镇以及周边的小镇,对于李示,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示虽在商言商,为人却是极好。许多人都愿意和他打交道,因为他性格好,要价公道,不欺弱瞒幼,更是每逢节日便施粥济贫,很受人们爱戴。
说起李示,大家都道:“那是一位大善人啊!”
因为名气大,所以李示家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
最近几日,这位李大善人遇到麻烦了。
两日之前,李示的独生女李月蛾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突然晕倒了。
李示中年得女,对李月蛾尤其疼爱。女儿虽长得柔弱,却从未生过大病。可谁知,忽然倒地不起,怎么也唤不醒。
李示连忙命人请来医士,医士查看之后,对李示摇摇头,斟酌着说:“李老爷,小姐这种情况……不像是病。”
“那是怎么回事?”李示问道。
“这……”医士不敢回答。
“你倒是实话实说啊,急死我了。”李示的夫人,李月蛾的亲娘在一旁抹着眼泪,急得不得了。
医生想了想,只对他们说了三个字:“请节哀。”说完,连诊金都不敢要,便匆匆离开了。
李夫人一听这话,瘫坐在桌子旁,眼泪顺着脸庞,刷刷地落下。
李示也是心急如焚。节哀?那不就是说月蛾已经死了吗?李示怎么也不敢相信,活泼可爱的女儿竟然毫无征兆,就一命呜呼了。
“夫人别急,也许,那人医术不佳。”李示这么安慰夫人,也默默安慰自己,“待我张榜贴文,寻访名医,一定可以治好胭脂。”
是了,李月蛾是大名,胭脂是小名。平日里,李示和夫人以叫女儿的小名为多。
李夫人听着,点点头。虽然觉得希望渺茫,然而事到如今,也唯有各种方法都试一试了。
李示人脉广泛,李家的招医榜文一旦贴出,立即一传十,十传百,通晓了整个杨柳镇。
两日之后,有名的医士,无名的江湖郎中,都前往李示府上,替李月蛾医治。可是,每一个都信心满满地走进去,每一个又垂头丧气地走出来。
医士们悄悄商量对策,都觉得,李月蛾脉博已失,气息全无,很明显已经……死了啊!
大家十分同情李示夫妇,却也爱慕能助。
他们之中,纵然是医术了得,就算是华佗再世,也难以治好李月蛾了。
没有人可以从阎王的手里把人夺回来。没有人。即使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道士、法师,也对地府之事束手无策。
“胭脂,我的胭脂。”李夫人趴在女儿的床边,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李示也背着一众奴仆,悄悄地抹了抹眼泪。
难道,女儿真的已经去世了吗?他的女儿,珍如掌中之宝,本该好好享受幸福的生活,可是怎么就……死了呢?
等到第三日,已经没有医士敢登门诊治了。李示夫妇心灰意冷,却仍然抱着一丝希望,没将女儿收俭安葬。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