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外青山桃若梦》岐山卷第十三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不行,我不走,我要去救他们!”帘儿道。

那小婢急道:“哎呀,不行,你怎么救他们呢,四当家是铁了心要投靠官军了,他连二当家都杀了,还会放过你吗?还是先躲起来,以后再找机会再救人吧。”

二人说话之际,只听整个山寨更乱了,火声人声不觉于耳,隐隐间好像听到有人已经朝着这边走来。

那小婢道:“帘儿姐姐你快逃吧,再晚就来不及了!我帮你引开他们,你快走!”

帘儿道:“不行,这样你会没命的,要走咱们一起走!”

那小婢含着泪道:“帘儿姐姐,平常你对我们那么好,现在该是我报答你的时候了。”说罢一把将帘儿身上的一件衣服夺了过来便朝外边跑去。

一队人拿着刀剑火把正朝着帘儿住处的方向走来,忽然,只见前面一个人影一闪,朝另一个方向跑去。

众人都是一愣,又见那人穿着帘儿的衣服,以为那是帘儿,于是也都纷纷追了过去。

“站住!再动我们就放箭了!”众人大声道。

前边那人哪肯理会,只一个劲的往前跑去。忽然,“噗”的一声,那人心口一疼,接着便倒在地上。

楚云坐在大当家的椅子上,得意的看着前面被捆绑在地的一众人。看了一会,他慢慢说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只要大家宣布不再为凌啸天卖命,发誓效忠于我,大家就还都是兄弟,大家意下如何?”

“呸,楚云,你个背信弃义的东西,篡权夺位的狗杂种,凌大哥待我等如兄弟,我等岂会卖命于你!”众人义愤填膺道。

岐山大部分人都是身怀武艺之人,奈何先前所喝的酒里已经被楚云先下了药,加之除夕之夜,大家又都多喝了不少,因此具都一个个倒下被楚云的人所捆绑。

此刻被捆绑的人占了岐山总人数的大半,这些人都是个顶个的好手,这也是楚云没有立即下手杀他们的原因,他想招降他们,为自己所用。

可是,他的如意算盘又怎么会如愿。这些人平时深受凌啸天等人大恩,岐山好汉平时又最重情义,他们怎么能容忍背信弃义之人!

在楚云沉思之际,只见几个人忽然挣脱了束缚,便向他袭来。可是他们赤手空拳,药性又没有完全散去,还没走几步,便被楚云身边的护卫砍翻在地,顿时鲜血便留了满地,血腥味填满了空气。众人看到这幅情景,俱都是怒目圆睁,若眼神可以杀人,只怕此刻楚云都不知已死了多少回了。

楚云脸色一冷,道:“看来留你们不得了,拖出去,都砍了!”

今夜,注定是不眠的,一个又一个人倒下,有的人不明白,为什么,昔日团结强大的岐山此刻为何会成了今日模样?昨天还在一起把酒言欢的兄弟今天就会挥刀相向,眼里没有丝毫犹豫,每个人身上到底带了多少面具,哪一张才是真的自己呢?

野望在心,世间注定不会平静,权力是人永恒的追逐。

山下,君朗终于来了。他带领着自己的手下将岐山团团围住。他其实很轻松,他心里也很高兴,因为这几个月来自己几乎什么也没做,也没什么损失,他只是练兵,练兵。几个月前,君朗带兵来到寿州不久,有一天他忽然接到手下人密报,说有人要见他,那人被带上来了,看样子是个报信的,那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交给了君朗。

君朗看完后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不管信里所言之事是真是假,但至少他知道,剿匪这事是不用自己操心了,自己只要静观其变就好,而且连君尧交代给自己的事情都能顺便办了,他甚至都有点怀疑自己的运气了。

接着他对那人道:“回去告诉你家主人,他的条件我答应了。”

那人抱拳应了一声,接着便出门而去。

于是君朗每天都在练兵,寿州的人都很奇怪,不是说这个京城来的官是来剿匪的吗,怎么不见动静呢?一天,两天,一个月,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人们早就已经将他们遗忘了。

可是今天,除夕深夜,他们忽然动了,直接便将岐山围了。

岐山下有个小山村,是的,尽管很多人是刚刚定居在这里的,那场刚过去的灾难留下的阴影还在他们心里挥之不去,可是,他们已经把这里当做他们的第二个故乡,当他们突然看到大队的官兵忽然出现时,有些人毫不犹豫向岐山上跑去,他们想去报信,他们怕这些官兵会毁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可是,当他们上到山上时,他们惊呆了,山上到处都有火光,到处都是尸体,他们慌了,他们想往回跑,可是忽然间,钢刀穿过他们的身体,他们也倒下了。

小山村也被包围了,君朗这几个月来一直在搜集情报,因此,他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与岐山的渊源。他也知道,村里住着什么人。

他下了马,来到一所普通的小院前,院门紧闭着,他看到院内晾晒着许多药材,散乱的放在各处。

忽然,门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他拄着拐,走路踉踉跄跄的,好像随时都会跌倒一般。

“董神医,多年未见了。”君朗看着他,微笑道。

董仲谦道:“劳将军记挂了。”

“哪里哪里,当年先生出手搭救家父,我还未来得及好好感激,却不料先生却来了个假死,倒是瞒天过海了,这么多年了,不知令孙女可好?”君朗道。

数年前,君尧生了一场奇怪的病,遍访京城所有名医都无法医治,最后找到了董仲谦,本来董仲谦并不想去,他知道君尧是什么人,也知道这件事有多危险,因为听闻有好几个来医治的医师因找不到病因而被砍了头,但当时董仲谦因救济贫苦百姓而几乎散尽自己所有的钱银,可是仍有很大的缺口,君家开出的条件又很优厚,而且他知道,自己不去是不行的,谁知道他们会使出什么龌蹉的手段呢。

董仲谦到了君府后看到君尧的症状后眉头一皱,接着他从药箱里拿出一样东西对君朗嘱咐耳耳,说一定药到病除。君朗将信将疑的按照他的话去做,结果竟然真的如董仲谦所说的一般药到病除了,君朗很高兴,策马便奔到董仲谦的住所,不料却看到了正在晾药的董荀月,当年的董荀月不过十一二岁,可是,当君朗看到她之后,眼神就再也无法离开了。

精明的董仲谦当然察觉到了这一点,他明白,他们已经不能再待在这里了,董荀月是自己唯一的孙女,他可不想她和君府的人有什么瓜葛,而且他知道,这次君尧所生的病乃是中毒了,所中之毒乃是自己独门研制出来的,自己当然不会去下药,那么只有可能是董荀月了。于是他设计自己假死,带着董荀月远远的离开了京城,隐居在岐山。

董仲谦没抬头,继续道:“她早已嫁做人妇了,又怎会在我身旁。”

早在官兵刚出现之时,董仲谦便察觉不妙,于是他便让董荀月先走,自己来抵挡一阵拖延时间,董荀月哪里肯听,只是不肯走,最后董仲谦只得出手将董荀月药晕了,对着一旁的宋桥道:“带她往后山走。”

此刻说董荀月早已嫁人,他倒也有些心虚。不料君朗听到他说董荀月已嫁人之时,便哈哈大笑起来。君朗是见过董荀月的,就在来到半月之前,他手下之人早已打探到董仲谦在此地。既然董仲谦在此,那么董荀月也应该在的。他很高兴,可是他不敢打草惊蛇,于是他乔装打扮,悄悄的进入了村子。他看到她了,她长大了,也更美了,她身上没有华美的衣裳,没有珍贵的首饰,可是,远处的她却依旧那么光彩夺人。

君朗笑完了,看着董仲谦道:“烦请老先生到我军帐一叙,我想到时令孙女会出现的。”

董仲谦没有答话,他缓步的走着,仍然好像要跌倒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