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外青山桃若梦》岐山卷第十六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荀月醒了,她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眼前的事物是完全陌生的,宋桥坐在理她不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她。

“我们在什么地方,我爷爷呢?”董荀月道。

“云州城”宋桥道。

“什么,我们怎会到了此处?”董荀月道。

宋桥道:“七日前,董老前辈将你药晕了,接着,他便命我将你带走,说走得越远越好。”

“七日前?我这一觉已经睡了七日了?”董荀月摸着昏昏的脑袋,疑惑的问道。

原来七日之前,君朗前来围剿岐山,但董仲谦知道,君朗的目的可能并非如此简单,他的目标,也有可能是自己的孙女,毕竟从前有段渊源,自己也是因为如此,才假死而隐居在岐山的。

于是,他便叫董荀月先走,可是董荀月哪里肯听,她心里牵挂着岐山,董仲谦哪里知道她的想法,无奈之下只得出手,将董荀月药晕,为了防止董荀月中途突然醒来,他还特意用了加倍的量。然后他委托宋桥将董荀月带离岐山,离开的越远越好。

“是的,我带着你,一直到了云州,这才停了下来。”宋桥道。

宋桥伤好之后便下山来,一直住在山下,虽然他答应凌子信说入伙岐山,可是凌子信也不能限制人家人身自由。

“我爷爷呢,岐山呢?”董荀月忽然想起什么,于是急切的问道。

“董老前辈,在君朗军中,岐山,已经不存在了。”宋桥慢慢的回道。

“什么,怎么会这样?”董荀月难以置信的问道。她实在难以相信,昔日强大的岐山,怎么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崩塌?还有,还有自己的爷爷,竟然被君朗抓去了,这怎么能不叫她着急。

宋桥接着道:“我听闻,是岐山的四当家楚云,他出卖了岐山。”于是宋桥便将自己一路上打听到的事都告诉了董荀月。

寿州与云州是大梁两个相邻治所,而且二者都是燕北道治下,相距也不是很远。因此寿州所发生的事情不久便传到了云州,加之岐山威名早已远播,此番遭此劫难,事情早已是传播开了,听闻此事者无不议论纷纷。

董荀月听完之后,便起身道:“不行,我要回去,我要去救爷爷。”

“不行,很危险。”宋桥站到她身前拦着道。

董荀月看着他,慢慢道:“你要拦我,还是帮我?”

宋桥不说话了,看着眼前这个女子,许久之后,他慢慢的移开了身子。他知道,他是没有办法去阻拦她的,就算能拦下一时,但宋桥知道,她总有一天会回去的,因为宋桥已经看到了她眼里的坚决,与其这样,还不如与她一道回去,是的,与她一道,从他答应凌子信留下来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是必须要与她一道的。他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着董荀月,从前他只是在远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她。宋桥从小是跟爷爷一起长大的,而董荀月也是,因此,他能理解董荀月此刻的心情,因此,他移开了自己的身体,慢慢走到董荀月身后,说道:“我跟你一起回去。”

两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接着便朝寿州的方向赶去。

本来二人是徒步走去的,半道上遇到几个赶车的农夫,恰巧也去寿州,于是二人便搭上了顺风车。

一路上无聊,只听得几人闲谈,内容却也是岐山之事。

“哥几个,听说了吗,这回岐山算是彻底没了,我听人说,当日情景特别凄惨,还有那岐山大当家的和那少寨主,唉,听说两人身受重伤,都一起跌落山崖死了,唉,那可都是劫富济贫的好汉啊。”

“什么!”董荀月一听此言,忙出声道。

几个闲聊之人听闻此言俱都奇怪的问道:“姑娘,你怎么了?”

宋桥在一旁忙道:“几位大哥,没事,我家小妹做噩梦呢。”此刻岐山刚灭,官府正在大肆捉拿岐山余孽,他可不想节外生枝。

众人一听也都不再继续理会,继续闲聊起来。董荀月面色苍白,嘴里小声道:跌落山崖,死了……

宋桥见她这幅模样,知道他是担心凌子信,心里一痛,可是仍然道:“没事,道听途说而已,不必太当真了,他很强,你应该知道的,还有,不说是说回来就你爷爷吗,这幅样子怎么能行。”

董荀月听完他电话,也觉得自己此刻有些失态,于是收敛了一下心神,对着宋桥笑道:“谢谢你。”

寿州,楚云看着自己身上崭新的官袍,得意的大笑起来。这是君朗刚刚派人送过来的,这一刻,楚云知道,自己再也不是马贼了,一条崭新的路就铺在自己面前。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楚云要背叛凌啸天。这件事只有自己知道,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永远当一个马匪。十几年前,自己本也是一名小官吏,那时的自己正直,就像初生的牛犊一般什么也不怕。当地有一位豪绅,无恶不作,自己看不过眼,便去检举了他,却不料这豪绅竟然买通官府,反过来诬告自己,弄得自己家破人亡,最后,自己提了一把钢刀,手刃了那名豪绅,逃到寿州来落草为寇。

从那一天起,自己就知道,一个人,一定要有权势。因此在岐山,自己一步步隐忍,最后当上了岐山大当家的。

可是,凌啸天他们来了,而且日得人心,自己感觉到了不妙,为了保全自身,自己将大当家之位让了出来,一忍就是十数年。如今,这种日子终于到头了,自己怎么能不得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