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之圣殿》第26章 聚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羊杂碎,兴庆的特色早点,是由羊的各部位煮成的一种民间小吃,这种小吃在很多地方都有,“羊汤”、“羊杂”、“羊杂汤”叫法不一而足。

已经出差到过很多地方,品尝过各地此类小吃的赵梵音,仍然觉得家乡的羊杂碎是最好吃的,这不是单纯的爱屋及乌和饮食习惯,更多的是这里与其他地区迥异的制作方式和一些只有兴庆才有的特殊配料。

兴庆的羊杂碎,用料包括:羊头、羊蹄、羊肚、羊肠、羊心、羊肝、羊肺,这些全部洗净煮熟,切成小块混合在一起。另外还有一种只有兴庆羊杂碎才有的主料——面肺,它是将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状加油和盐,灌入羊肺内,然后扎紧气管,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出锅,然后再挤出,切成一指多长,一指多粗的条状。

在卖羊杂碎时,将各种主料、面肺倒入用大块羊骨熬制的乳白色羊汤中炖煮着。有客人来了,先在大海碗里放一块羊油辣子,这羊油辣子也是兴庆特产,因为兴庆的羊没有膻味,熬制的羊油如植物油一般清澈,所以这里的辣子全部是由羊油制作,做好的羊油辣子在室温下凝结成红红的一大块,食用时取适量即可;将切碎的蒜苗、香菜抓一大撮覆盖在羊油辣子上,然后用一支巨大的汤勺连羊汤带羊杂碎,一起盛入碗中,滚烫的羊汤瞬间将羊油辣子融化,羊油辣子将原本乳白的羊汤染的通红,并激发起蒜苗和香菜中的清香,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羊杂碎就可以上桌了。

如果吃不饱,可以配个商家自己在大铁桶改造成的炉膛里烤制的死面三角饼,在吃完羊杂碎后,趁着羊汤还热,将三角饼掰成小块泡入这红汤中,让面饼表面吸收掉一部分羊汤,这样形成了外软内韧的口感,就可以接着大快朵颐了。

就这样内容丰富、用料十足的羊杂碎,即使在物价高企的今天,也只要15块钱一碗,足见兴庆人的实在与豪爽。

别看现在羊杂碎很便宜,但在赵梵音小时候,这可是高级吃食。那时家境一般,一年难得吃上几回,每次上学路过羊杂碎摊,馋的他直咽口水,白青岚有时看他馋的厉害,就用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他买一碗,别提多美了。

所以,每次回老家,一定要吃一碗羊杂碎,成了必备项目,雷打不动。

此时赵梵音坐在家附近的一个羊杂碎馆里吃的正香。

“老板,结账,再给我打包两碗,外加两个三角饼”,赵梵音一扬脖,将杂碎汤喝了个干干净净,放下碗筷,冲着柜台后戴着顶小白帽的老板说道。

这里经营羊杂碎的店主通常都是当地少数民族,他们的特点就是人人戴顶小白帽。

这打包的两碗是给白青岚、欧阳娜娜解馋的。

。。。。。。

赵梵音昨夜没睡好,梦里一会儿是陆凡、一会儿是老馆员、一会儿是陆教授、一会儿又是妈妈和欧阳娜娜,几个人轮番上阵,好像都在和他说着什么,没想到这段时间要么不做梦,要么就是那在天空飞翔的怪梦,但在回到家后,这惯例居然被打破了。

早上7点多,赵梵音就醒了,走到屋外,听几家都没有动静,于是在别墅里散了散步,最后溜溜达达走出别墅区,先去吃碗羊杂碎解馋。

。。。。。。

回到别墅区,已经快10点了,赵梵音径直走到了白青岚家,推门一看,三家人都已经在里面了,一边聊天,一边准备中午的聚餐,唯独少了欧阳娜娜。

赵梵音将羊杂碎递给姐姐一份,说道:“姐,趁热吃吧”。

白青岚一笑:“还是老弟有心啊,想着给姐姐买好吃的解馋,不像某些人只想着小的,自己女儿一声都不问”。

说着接过羊杂碎,回头冲着白爸爸埋怨道。

白爸爸正抱着晓晓逗乐,听女儿这么一说,手指头一点晓晓的小鼻头,说道:“妈妈这是吃醋了啊,晓晓,猜猜妈妈吃谁的醋啊”。

晓晓挺聪明,一搂爷爷的脖子,亲了一下,说道:“妈妈这是吃晓晓的醋呢,妈妈吃醋喽,妈妈吃醋喽”。

白青岚走上前去,作势要掐晓晓的脸蛋,晓晓吓得道:

“爷爷救我,妈妈要打我,你快管管你女儿”,这话一出,逗得满屋人大乐。

赵梵音冲着欧阳爸爸问道:“师父,娜娜呢?”

“还没起来呢,你把羊杂碎送过去吧,顺便让她快起来,11点半准时开饭”。

“好嘞”,说着赵梵音走出了屋门。

。。。。。。

敲了半天门,欧阳娜娜才把门打开,只见她头发乱蓬蓬的,两眼迷迷糊糊,一手拽着门把手,一手挠着头发,穿着一套印满小动物的睡衣,脚踩一双淡粉色的拖鞋,白皙精致的双脚没穿袜子。

见是赵梵音,也没说话,回身向屋内走去,赵梵音跟着进门,随手把门关上。

“这都几点了,怎么还没起”,赵梵音问。

“别提了,昨晚回家,我妈又烦我半天,1点多才睡”,欧阳娜娜慢悠悠走进厨房,倒了杯热水,靠在橱柜旁,一边喝一边说。

赵梵音一听欧阳妈妈昨晚跟她说话,心头一突,心想:“该不是跟我妈一样,在那逼婚吧”。

怕两人尴尬,赵梵音没有再追问下去,岔开话题道:

“你妈也是,见你这几天这么累,还不让你睡觉,我给你带了羊杂碎,给你热热,先吃点吧”。

说着,找了个小锅,将羊杂碎倒入其中,放在火上煮,顺便又将三角饼放入烤箱,时间拧到了2分钟。

欧阳则拿着水杯,坐在餐桌旁,看着赵梵音忙活。

“还是你对我好”,欧阳娜娜看着赵梵音,突然冒出一句。

赵梵音听到,手一颤,不知为啥,没有像平时那样开玩笑,而是装作什么也没听见。

两人又陷入了沉默。。。。。。

不多时,羊杂碎和饼都热好了,欧阳娜娜坐在饭桌这头,低头默默的吃,赵梵音在那头一声不吭的看着,谁也没说话,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赵梵音看着欧阳吃饭,心里翻腾着:“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昨天从和欧阳见面后,两人之间就怪怪的,说不清是怎么回事,也不似平常,在一块就有说不完的话。

想说点什么,打破这沉闷的气氛,但张张嘴,又止住了。

。。。。。。

中午的聚餐,可谓是非常丰盛,摆满了一大桌子菜,中间是一个大铜火锅,高耸的烟罩将炉火拔的旺旺的,时不时从顶端冒出火苗,铜锅里的水沸腾着,大段的葱、香菇、八角等提味料在里面翻腾。

围绕着火锅摆满了各种涮菜,羊肉片、金针菇、鸭血、冻豆腐、大白菜、鱼滑、虾滑、百叶。。。。。能有二十多种,还有当地的民族特色食品:馓子、油香,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众人围坐在桌前,白奶奶坐在上首,右手边全是女人,左手边全是男人,晓晓坐在白青岚旁边,右边是欧阳娜娜、赵梵音。

男人们边吃边喝酒,女人们则边吃边聊天,三家十一口人,其乐融融,好不温馨。

也许是人多,也许是热闹,赵梵音和欧阳娜娜不似早上厨房里那样默不作声,而是将头凑到一起。

欧阳嘴不停,赵梵音则表情丰富,一会儿惊讶,一会儿向往,一会儿追问几句,不知两人聊些什么。连晓晓时而从旁边吵着要舅舅、娜姐姐给她加菜都没注意到,搞得晓晓被冷落的大叫舅舅、娜姐姐不好,白青岚赶紧往女儿嘴里送菜,才堵住她的小嘴。

其他人看在眼里,肚里暗笑:”这小两口,昨天还磨不开面呢,今天就这么亲亲蜜蜜的,真是没办法”。

。。。。。。

他们在聊什么呢?

原来欧阳正在向赵梵音介绍这次考古的情况。

前面说过,兴庆,古称兴庆府,是历史上雄霸华夏西北部,与辽、金、宋鼎足而立的大国,历12帝,近200年历史。

坐落在兴庆以西,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是西夏历代皇帝的帝陵所在。

但令人诧异的是,目前在西夏王陵核心区及其周边的广大范围内只确认了9座帝陵,而西夏最为人所知,也是开国之君的李元昊,却不知葬在何处。

近些年,随着兴庆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将西夏帝王陵找全,成为兴庆考古界的首要大事,引进了不少世界先进的探测设备,对西夏王陵周边的地下空间进行探测,但寻找了一年多,仅新发掘了一座帝陵,而李元昊的陵寝依然不知所踪。

就在大家沮丧之际,在一次常规探测中,考古人员无意中有了重大发现。

那是离西夏王陵核心区二十公里外的贺兰山麓,本已超出了搜寻范围,但那次探测时,操作人员无意中将设备偏离了二十度,正准备重调角度,却发现在那边的地下,似乎有一个规模非常之大的地下空间。

开始专家怀疑那是附近煤矿的采空区,但经过对当地煤矿的走访调查,发现并不是。

于是这里就被列为了可疑发掘地,开始进行试探性发掘,没想到这一挖下去,真的出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随着进一步发掘,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下面有一座巨大的陵寝!

同时,在以此为中心,在其周边二十公里范围进行试探性发掘时,居然在离此十多公里外,发现了数十座万人坑!

经过对出土人骨的碳十四测定,这些人骨大致距今七百到一千年,正好与西夏所处年代吻合!

专家怀疑这些万人坑就是当初修建那巨大陵寝的民夫,在陵寝竣工后,他们都被当时的统治者灭口,以确保陵寝不被后人盗倔。

这个发现,惊动了中央一级主管部门,虽然还没有真正发掘到什么文物,但一切迹象都表明,这里将是建国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堪比秦始皇陵!

同时,这样巨大的规模,专家也判断它不可能是为李元昊而建,这样的陵寝,以当时西夏的人口和国力来推测,起码需要一半的国力和三分之一的人力,对于一个正处于上升期的国家,是不太可能干这种劳民伤财、杀鸡取卵的巨大工程的。

那么,这又会是谁的陵寝呢?

专家的目光逐渐聚焦到这段历史中的另一位伟人身上:

成吉思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