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敏华正准备下班时候电话响起,一看是芒阳市的电话号码,心里想着早上才打来一次的,现在又是啥事?她抓起电话说:“喂,是自立吗?”
丈夫在电话里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帮你们厂推销了十五台拖拉机,马上把拖拉机运过来,同时派人过来收款。”
姚敏华不相信的问道:“真有这么好的事?自立你是不是开玩笑?”
丈夫在电话中笑道:“我咋会开玩笑,你是我的人身负重任,我顺便帮帮你。哎,你今晚先安排人过来,同时马上组织货车装货。如果爱妻你不怕累的话,也可以亲自来考察考察这边的市场。”
放下电话姚敏华半信半疑的,慢吞吞的离开办公室去找高学文,直到天黑,装了十辆拖拉机。随行人员是她、江晓红、老林书记和张会计以及两个技术工人,乘坐微型车出发了。
一路上老林书记还问姚敏华道:“我们为啥不把十五台一起拉着去?”言下之意就是不相信你自己的丈夫。
姚敏华说:“路途遥远,加之这事太大,我怕有啥闪失,拉十台去已经是大着胆子了。”
老林书记想想也是,厂里供销科的现在只销出去三台,而且有五千元尾款没收回来,姚总的爱人陈总,竟然一口气说销出去十五台。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呀?
江晓红说:“这么大的数字,陈总真是个人才。我建议必须重奖陈总,以激励和鞭策供销科士气。有本事的多拿钱,没本事的换个岗位,反正不能吃大锅饭糊里糊涂的过。”
姓刘的技术员说:“江经理说的有道理,必须实行奖惩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把私营企业乃至外资企业的一些做法搬过来,我们的企业才有活路。”
姚敏华看老林书记不说话,想着老林和自己毕竟是两代人,思想一下子转不过来这个弯。不过老林的品质是无可置疑的,这一点令姚敏华十分钦佩。
车到那拉小镇停下了,有人来问:“你们是不是贫山县来的?”江晓红说:“是,我们就是贫山县来的。不知师傅有啥事?”
来人高兴的说:“我叫张应发我们就是来接你们的,怎么只见十个车厢?十五个人怎么分得过来?我们钱都带来了。”
江晓红高兴的说:“要拖拉机我们有的是,必须是现款交易不能拖欠。”
张应发说:“这规矩我们懂,陈总已经交待了,我们大伙带来了二十辆的货款。既然你们来了,我们大伙就把货款付了。”
老林书记高兴得合不拢嘴,坐在微型车里收钱时候问道:“你们对我们咋就放心?”
张应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冤有头债有主,陈总我们信得过。”
姚敏华下车,用招待所的电话联系高学文,没有等多长时间,高学文回电话说:“姚总!有啥指示?”
姚敏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道:“高经理!我们已经收了二十辆的货款,赶快组织人把拖拉机运过来。”
高学文高兴得一连说:“好太好了,我一定请陈总喝酒!他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放下电话,接着是张罗吃饭的事。想着这一路太顺利了,把这笔款安全的送回去才算是圆满。明天就到芒阳市了,一下子销出去二十辆,丈夫是咋做到的?姚敏华想着丈夫,同时对芒阳市这个市场很好奇。
吃了晚饭,守夜的做了安排后,回到招待所。这一夜睡的并不踏实,梦里总是些杂七杂八的情景。
早上七点钟,大家吃了早点,买拖拉机的张应发,一伙坐上一辆东风车上带路,向芒阳市出发了。
江晓红说:“陈总真是神通广大,机械厂第一炮算是打响了。奖励总该有吧!”
姚敏华心想,当时走的匆忙,应该把供销科的负责人叫来,看看需不需要在芒阳市设点?自己作为一把手,不能包办一切呀。
老林书记咳了一声嗽说:“陈自立同志对机械厂所做的一切,是必须要认可的。具体的应该由高经理拿出一个章程来,如何表彰?如何有利于供销科今后开展工作?应该全盘考虑。”
张会计拍了拍装钱的帆布包说:“销售这一块,对供销科的同志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合理制定奖惩制度,包括生产车间也是一样的。”
姚敏华想不到,来的这一路上,大家随意的你一言我一语扯到企业管理上,想法都不错。几次提到嘉奖丈夫的事,老林书记不愧是几十年的领导,说话是滴水不漏。
气温越来越高了,早上上车时候还带着几丝寒意,现在应该有二十多度。江晓红说:“姚总!我们这次来最初的目的达到了。我们多走走转转,不能把车放空了回去。”
老林书记哈哈笑着说:“还是江经理想的真周到,把车放空回去真的是可惜了。”
姚敏华想呀,一时之间那里去找货源,江晓红想法是不错。她问两个师傅道:“拖拉机组装需要几天?”
张师傅说:“光我们两个人最快需要两天,如果有合适的人帮着,会更快一些。”
姚敏华心里想着丈夫有没有帮她找好了地方,拖拉机组装总不能在路边吧,再说了也不安全。
前面的东风车停了下来,从驾驶室里下来一个人,走过来说:“姚总!我们是不是在这吃饭?”
姚敏华客气的说:“多谢你们了!没有你们领路还真是不好走。”
张应发说:“姚总你千万不要客气,我们和你的爱人陈总挺熟的,到了这个地方,我们会帮着安排好的。”
大家进了顺风饭店,姚敏华第一件事就是打高经理电话,没有人接。打丈夫传呼机,站在柜台前等电话,张应发走过来说:“姚总!我们想呀,你们把拖拉机运到市里,放在一家修理厂。那家厂负责下车及组装,也要不了多少钱,这样你们就可以放放心心的好好休息了。当然这个主意要你们拿,我们的意见只能参考。”
姚敏华点点头说:“我问一问林书记,如果他觉得价钱合适,就按张师傅你说的办。”
二十多人坐两桌显得有些拥挤,大家匆匆吃了饭,高经理和丈夫也没有回电话。离开顺风饭店时,姚敏华走在最后不时的回头看一看饭店。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