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河无声向东流》第三章 人当少年样样红,平凡世界秋与冬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的流逝不会给你任何喘息的空隙,刚刚经过一次可以比照高考的摸底考试的同学们,来不及过多的开心或悲伤就再次卯足了干劲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谁也不会因一次摸底考试的成绩就得意忘形或自暴自弃,所以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

高复班教室里的气氛更加的紧张和压抑,再加上几乎每堂课上任课老师张口高考闭口高考,本来就很珍贵稀缺的欢声笑语更少了,整个教室或每个同学的头上仿佛都飘荡着令人心悸的黑云,压的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1995年的最后一天的下午,教室窗外的天空飘起了晶莹美丽的漫天雪花,那雪花如烟火般绽放,把教室外的世界重新装扮着,但是那雪花仿佛是飘落在另一个世界里,如果不是的话,那飘落的雪花该是多么寂寞啊!

高复班教室里同学们没有人为此惊呼,大家眼睛紧紧盯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公式、解题思路和过程,对于那场雪,都选择性地忘记了、无视了、消失了。课间的时候,除了几个同学去洗手间外,其他同学都坐在教室里,几乎动也不动,更没有人去看雪的美丽,更别说堆雪人打雪仗这种仿佛非常遥远的事情。。

于是1995年在压抑和漫天的雪中过去了,同样也是在压抑和漫天飞扬的大雪中,1996年无喜无悲的来了。

望着窗外的风雪,曲志想起了《论语》中那句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不禁心生无限感慨。

1996年来了,对高复班的每一位同学来说可谓意味深长,高考的压力日益压了下来。班主任李老师在新年的第一节课上,简单有力地说道:“同学们,新年来了,高考也要来了,请你加倍努力!”于是一座无言的大山实实在在地压在每一位同学的头上、肩上和心上。

1996年春节前,高复班的课一直上到2月17日腊月二十九的下午,然后放三天假,年初三,曲志他们就要回校上课。

从第二次摸底考试结束,到年前期末考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高复班共进行了四次测试,几乎每个星期都在考试、讲评试卷、公布分数、和成绩排名中度过,生活机械单调重复麻木沉闷,同学们也日益成为了一台会呼吸会说话的机器。

所有东西在同学们的眼里都变成了两个字:分数!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

就像郭沫若在《凤凰涅槃》写的那样:“身外的一切,身内的一切,一切的一切。”对于同学们来说,分数就是身外的一切,身内的一切,一切的一切。它让你不疯狂,不成魔,不成活。

春节前的天气一连阴沉沉的好多天,从2月16日夜里再次开始天降大雪,这雪竟然落了整整两天两夜,天地万物笼罩在白茫茫之中。

2月17号下午放了学后,曲志走出了教室,望着眼前飘飘洒洒飞舞着的雪花,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他不由得深深地呼吸了两口寒冷的空气,整个人仿佛重新回到了人间,见到了众生,感到了久违的鲜活生气。他回头望了望三中校园、操场、教室和身边的同学们,不禁唏嘘不已。

就在这除夕前夜漫天风雪中,曲志和同学们告别了三中,艰难地踏向了回家的路。在校门口,他和何之卫、郑怀光和张仁礼挥手告别,并祝好新年。正要骑车离开时,他看到了陈晞,心里生出淡淡的温暖。

他推着自行车,高兴地对陈晞喊着:“陈晞,回家过年啦。春节好。三天后见。”

陈晞也望着他,有些喜悦地回答道:“曲志,你一路小心啊!春节好。年后见。一起加油!”说着,她对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曲志也对她祝好新年,并很诚恳地说道:“陈晞,谢谢你啊,帮了我很多。”

陈晞也认真的对他说道:“曲志,我就不说谢谢了啊!”

说着,陈晞对曲志伸出了手,曲志也笑着伸出手握住了陈晞的手,然后,两个人挥手告别。

此时那雪铺天盖地,拧扯着,纠缠着,从校门口席卷着北风穿过整整一条巷子,呼啸着冲向街道、马路、房屋、树木和河流,掩饰着天地本来的容颜。地面铺着厚厚的雪层,路两旁的树木簌簌地散落着大块的雪。其时已经下午六点多了,路上行人和车辆极少,路灯已经亮起来,却显得很微弱。

曲志在雪地里骑了一会儿车,由于地面雪太厚,漫天的雪花使得周遭可见度很差,所以他车子骑的很艰难,他只好下了自行车,深一脚浅一脚地推着自行车往前走。

才出校门一会功夫,雪已布满了他整个人,头上、衣服上、车子上都是雪,如果远点看,他就是一个移动的雪人。一路上像他这样移动的雪人可不止一个。

风大,雪大,天冷,曲志走了好一会,感到身上有了些许暖意。那雪落到棉袄上,有些就融化成了水渗透进去,使得身上又有些冷,感觉很不舒服。

他推着自行车的两只手几乎被冻僵了,只好时不时停下来放在嘴边哈气试图来暖暖手。

走到东城中学的时候,时间都晚上七点半,曲志几乎筋疲力尽,总想找个地方坐坐歇一会,但是他没有停下来,继续坚持着往家里赶。他想再远的路总会有走完的时候,于是就顶风冒雪继续前行。

他不禁想起了这半年的紧张的学习生活,想起了何之卫他们,想起了陈晞,想起了现在已经是1996年的2月份了,离高考还有四个多月时间,想起了让自己无比神往的大学生活,又想起了温暖的家、父亲、母亲还有老奶奶,以及正等待着自己的热气腾腾的饭,心里又充满了劲。

他更深地理解了古圣先贤们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真意。

是的,他想,一个人要想担重任成大事,肯定都要经历世间种种非人的磨难淬炼以脱胎换骨吧,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没有迎难而上的信心,所谓梦想终将虚幻而已。

晚上快九点钟的时候,曲志终于千辛万苦推着自行车走到了村口,风雪再大再欲迷人眼也遮挡不住家所在的那座院落。老远他就看到路口那里有人站着,好像是他的父亲,果然是父亲,他老远就大声喊着:“大志,是你吗?”

他大声地回答着,父亲快走了几步过来,接过他推着的自行车,心疼地说道:“快跑回去吧,这么大的雪,别冻着了。”

曲志答应着,小跑着来到了院子大门前,他看到了老奶奶拄着拐杖在门口等着他,大声地喊着:“奶奶,奶奶,我回来了!”

看到曲志活像个雪人的样子,老奶奶心疼地给他拍着身上的雪,连连说道:“我的儿来,都成了雪人啦。”

看到父亲走了过来,老奶奶朝着父亲不停地埋怨道:“守中,我早就让你去接接大志,你也不去,冻病了我孙子怎么办?他爷在地底下也不安心。”

曲志使劲地抱了抱奶奶,连连笑着安慰道:“奶奶,我不是回来了嘛,你看我身体可是棒棒的?明个清子我就去给爷多磕两个头。”

边说边扶着老奶奶往屋里走,父亲推着自行车跟在后面。正在忙着烧饭的母亲拎着锅铲从厨房走出来喊道:“饿了吧,快过来吃饭,就等你了。”

吃饭的时候,父亲笑着对曲志道:“平时,家里早就吃饭了,今天晚上,你奶奶说一定要等着你回来一起吃,你再不回来,你奶奶都要去接你了。”

曲志听了父亲的话,感到又是温暖又是心酸,眼泪几乎都要流下来。

老奶奶七十多岁了,年纪大了,也明显的苍老了。在老奶奶心里,她才不在乎自己的孙子考不考大学呢,她最希望的就是曲志天天能健康平安地在她眼前,不过呢,她也知道曲志的爷爷生前就盼望着他能够出息了上大学,所以她也希望曲志能够实现他爷爷的愿望,可真的考不上,她也不在乎。

母亲看着曲志的脸好像比上次回来明显的瘦了很多,都看不到肉了,就剩下皮和骨头。她就非常心疼地不停地给曲志夹菜。曲志喝了一大碗羊肉汤,又陪着父亲喝了两杯酒,身上暖洋洋的。

他边吃饭边向父亲、母亲和老奶奶说着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且笃定地告诉他们今年自己一定能够考上大学,肯定不会再让父亲、母亲和奶奶以及地下的爷爷失望。

父亲、母亲听了很欣慰,老奶奶高兴地嘱咐曲志明个清早要多给爷爷磕两个头,叫他一定要和爷爷说说,叫他爷爷在地底下也高高兴兴地过个好年,曲志连连答应着。

春节三天假里,曲志定定心心地在家里陪着父亲母亲和老奶奶。

除夕和初一的大清早,曲志随着父亲去爷爷坟前拜祭,他给爷爷认认真真地磕头。父亲在坟前跟爷爷说家里一切都好,老奶奶身体健康,曲志今年要上大学了,希望爷爷高高兴兴地过年之类的话。除夕那天,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包饺子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初一起来和父亲一起接年。

三天时间,曲志一直待在家里,哪也没去,因为他觉得以后陪伴家人的机会更少了,心里很珍惜这样的时间。

三天假里,曲志做的最多的事情还是学习,他没打算给自己任何松懈和停顿的理由,相反所有可能的理由更应该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他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全力拼搏,不能放弃任何分分秒秒的学习机会。

他耳边时时回响着班主任李老师殷切而激励的话:“同学们,新年来了,高考也要来了,请你加倍努力。”

三天时间里,他每门课各做了三套试卷,并认真仔细地修改错误,做好笔记,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提升进步,心里很开心。

每天,他都翻看着陈晞给他的英语笔记。除夕那天深夜,望着窗外依然的皑皑白雪,听着呼呼凛冽的北风,看着英语笔记本上熟悉的娟秀的字迹,他心里有些莫名的情绪,有些感动又有些失落,于是他认真地整理数学笔记,想开学的时候给陈晞。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