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贞观神棍》第十六章 让中学校长颤抖的‘大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对众人道:“在长安建立英雄纪念碑之事,孤已遣快马奏报长安,相信父皇亦会鼎力支持。贤弟虽来军营未满十天,可所立之功却也不小,前有双边马镫和马蹄铁,后又大胆预测窦建德欲起兵来犯之事。前方细作来报,窦建德军最近频繁调动,想来已被贤弟言中。至于今日之事吗---呵呵,建立英雄纪念碑可收天下将士之心。有功则赏,有过责罚,诸位不妨议议,该奖赏贤弟何种官职,以彰其功,呵呵-----”

要当官了?颜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家五代贫农,到老爹这儿才算是走出农村,来到城市里,在大学做个党支部书记,自己要超过老爹拉?----

颜离拼命地支楞起耳朵,生怕错过了什么,长孙无忌冲颜离点点头,捋着胡须道:殿下,微臣以为可封颜离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事,致果校尉兼朝散郎,以资奖励,不知殿下以为如何。”

众人皆点头附议,李世民想了想对颜离道:“好,颜离上前听封。”颜离被这些官名,搞得迷迷糊糊,闻言,赶紧上前,大气都不敢喘一口。“自今日起,封颜离为秦王府兵曹参军事,致果校尉兼朝散郎。”又复笑道,“贤弟啊,入营不足十日便能凭功劳得封七品官职者,在我大唐也不多见哪。”

七品?颜离心中不由微微一惊,古代只要做了官,哪怕是九品芝麻官,也意味着站在了统治阶级这一层次上。一般的县令便是七品,可不像电视上那般,点头哈腰,见谁都一副谄媚的模样,执掌一县生杀大权,又岂是儿戏?大多数读书人一辈子的奋斗目标也不过如此,而现在,自己刚穿越大唐十天,居然就与县太爷一个级别?

颜离晕晕乎乎地听长孙无忌给自己介绍这几个官职的含义。致果校尉最高,是正七品上,职责是保护亲王安全;兵曹参军事,次之。为正七品下,类似于作战参谋;而朝散郎最次,为从七品上。这三者皆为散官,实际上只是干领俸禄,并无实际职司。实际上只是为了让颜离在军前行走方便罢了。

即便如此,也把颜离高兴坏了,干领俸禄,还不知俸禄是啥样的呢。是绳子串起来的铜钱,还是白花花的银子?一股晶莹不争气的从嘴角流了下来。

李世民仿佛没瞅见颜离地表情,又说道:“待回了长安,本王再奏报陛下,陛下定另有赏赐。”

颜离深鞠一躬,激动道:“多谢大哥,额,殿下。”李世民笑道:“只要你以后莫要再唱歌谣,为兄便谢天谢地了,哈哈---”看向颜离地目光前所未有地亲近,众人皆心照不宣地呵呵笑了起来。

待出了帅帐,颜离感激地冲房玄龄躬躬身,喜笑颜开道:“多谢先生护佑之恩,颜离感激不尽。”房玄龄捋捋胡子,似笑非笑道:“只要贤侄,以后能多陪老夫喝喝茶,这谢也就免了,呵呵----”说罢,当先离去。颜离干笑两声,觉得自己太嫩,被老狐狸们看穿了。颇为感慨道:“满军尽是老狐狸-----”

“呵呵----”一声轻笑从背后传来,颜离转身一看,精神矍铄,仙风道骨的高士廉飘到了自己面前,对颜离笑道:“私下论人是非,非君子之道也。”

颜离小脸一红,不好意思的施礼道:“见过前辈,小子有礼。”高士廉呵呵笑着轻还一礼,道“小友现在也是朝廷官员了,老夫却需还礼。”颜离连道不敢,心里却沾沾自喜。

“老夫想邀小友到帐下坐坐,品茗谈天,却不知小友的,额,口腔溃疡好了没有?因此甚是为难啊---”看着高士廉意味不明的笑脸,颜离心中嘀咕着,这也是个坏老头。脸上一红,支吾道:“好了,刚好,嘿嘿,即如此晚辈恭敬不如从命,前辈请。”说罢,伸手虚引。

进入帐中,高士廉沏好茶水,两人慢慢品评一番,高士廉方悠然说道:“观小友自入军营以来,立功颇多,殿下赏罚分明,赐予小友官职,亦是恰如其分-----”然而,颜离心道。“然而,小友即为颜氏后人,岂将目光皆投于细枝末节乎?长此下去,老夫颇为小友惋惜啊。”高士廉意味深长的说道。

颜离忙正容施礼道:“烦请老前辈指教。”高士廉点点头,说道:“诗词小道尔,小友切不可沉迷其中,至于说曲,更是贱人所为,不足一提。”被当面骂做“贱人”的颜离郁闷了。

高士廉看颜离如丧考妣的样子,还当他已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满意的喝口茶,道:“所谓文以载道,小友学识广博,却要在此多下功夫才是。另外,我等乃是文士,自古以来文士与武将之间虽不是水火不容,却也是龌龊不断,此中深意,小友需自己体会。小友方才于众目睽睽之下向殿下提出,要修建英雄纪念堂和纪念碑,此主意甚妙,殿下可借此收天下将士之心,所向披靡。可小友是否想到,若此事真成,陛下心中该如何做想?”颜离地汗都下来了,还是太年轻啊,只记得李世民,忘了他家老爷子还活得滋润呢。

高士廉叹息说道:“陛下本已忌惮殿下多时,西征前夕,起兵头号功勋之臣刘文静被陛下以谋反罪诛杀,谋反?呵呵,刘文静乃是从龙第一功臣,正是他极力劝说殿下和裴寂举兵,随后殿下又劝今上起兵,才有了今日之大唐。四周强敌环饲,谁也不会相信刘文静此时会谋反,可为什么陛下会因一小妾之语便杀了他呢?”高士廉推心置腹地说了这么一番话后,问颜离道。

大业十三年,刘文静认为李渊和李世民成事可能性极大,便刻意结交李世民,成功说服后,又劝服了裴寂,三人一起进言,最终促使李渊太原起兵,出击中原。密谋起兵的四人,李渊,李世民自不用说,裴寂在大唐建立时封为上书左仆射,刘文静被封为纳言,均是宰相一级。可后来李渊明显更喜欢裴寂,亲昵称其为裴监,并邀其共坐御床议事,刘文静出于私心公心屡次进言最终被贬出中枢,至李世民军中效力。刘文静有一失宠小妾,怀恨于心,便时刻躲在暗处观察刘文静的一举一动,坚持做观察记录,寻找刘文静的错处。某日,刘文静与其兄弟喝醉酒,拔剑谩骂道:“裴寂老儿,吾必杀汝。”那小妾即刻上报朝廷,武德二年,在裴寂怂恿下,李渊最终下诏,言刘文静意图谋反,兄弟双双被杀。

.</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