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志异》第十三章.识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怒火不受控制的从李白的心中逐渐蔓延到了大脑,是愤怒的火焰,犹如将一滴油滴入了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中一般,爆裂,燃烧。.

双眼中血丝隐隐显出它的狰狞,李白瞪视着小男孩慢慢地站起了身子,没有去拂身上沾染的灰尘,因为愤怒早已如同火山爆发一般,迅速而猛烈的将岩浆流遍了李白全身每一个角落,身体里的血液似乎要燃烧起来一般。

李白在家中,从小便是被宠着,爹娘连骂一句都舍不得,更不会动手推他,而此时的情况,是李白第一次被人如此对待,不可避免的心中无比愤怒。

血红的双眸里,蕴含着无尽的寒冷与怒气,令在场的众多小孩子一阵心悸,仿佛身边的空气在霎那间凝固了起来,像一座大山般压在每个人的身上,呼吸都似乎不能保持正常的节奏了。

而此刻,随着李白怒气的升腾,周围一片诡异的寂静,仿佛风在穿过这片区域的每一片树叶时,都会被永远冻结在树上,树叶的沙沙声也逐渐变得低微起来,直至毫无声响。

过度的寂静总会被突然间的爆发所打破,一声响亮的尖叫划破树林,声音中满是惊惧与惶恐,随之而来的是满林的鸟声,叽叽喳喳,扑扑腾腾,满林的鸟都舞动着翅膀带着惊吓飞向了远方。

这一声尖叫,正是将李白推到在地的小男孩。此时,他瘦弱的身躯却是不可思议地悬浮在了半空中,手足无措地在空中挣扎,但无论无何用力,却怎么也落不到地面上。

周围的孩子们何时见过这种景象,一个个抬起头呆呆地看着依然在不断挣扎着的小男孩,一时间竟忘了该如何办。

半空中的小男孩还在手足乱舞,喊叫不休,只是声音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哭腔,眼睛中的泪水也在不停打着转,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

李白看着这一幕,心中突然就软了下来,内心燃烧的怒气在不知不觉间熄灭了,对小男孩产生了一丝恻隐之心,眼睛中血丝也一条条褪去,脑子里回复了清明。

鸟声终于消退了下去,林中的鸟似乎都已经远离了这个地方,随着飞禽声音的消失,身在半空的小男孩终于跌落回了地面,带着茫然的神情摸了摸身下了地面,裂开嘴想要笑,只是在感受到身体的痛楚后,却是将笑声转化为了哭泣,眼中的泪水终于不受控制的掉了下来。

周围的小孩子听到了男孩的哭泣声,都围到了他的身边,关切的问长问短,不得不说,小孩子真是太过健忘了,就连李白也忘记了刚才的冲突,围到他身边悄悄看着。

男孩哭了一会儿,身上痛楚已经不再那么明显了,看到周围一圈人围着看自己,觉得不好意思,脸一红,从地上站起身来抹了把眼泪,停止了哭泣。

众人见这小男孩已经没有大碍了,便有人提议继续玩别的游戏,只是经过刚才这件事,李白玩耍的心思已经被打击殆尽了,便向众人告辞道:“我要回家去了,今天不玩了,唐虎哥,玩的时候来我家找我吧,我应该不会出去的。”

说罢,转身向外走去,只是刚走两步,突然间好像想到了什么事情,停下了脚,转回头来向众人说道:“我刚才真的没有偷看你们藏。”

这句说完,便头也不回地向家中走去,留下背后一群一脸纳闷的小孩。

走在路上,回想起刚才的事情,依旧觉得不可思议,当时只觉自己愤怒无比,恍惚之中,仿佛掌握了周围的一切,自己的意识在愤怒中丧失了,而天地的意识却融入了自己的大脑。

自己忘记了自己,却记起了天地,掌控了天地。

李白心中不解,暗自觉得应该回去问爹和大伯。

思考时,时间总是过得让人浑然不知,又迅即无比,等李白从思绪中清醒过来时,已经站在了家门口。

父亲和大伯模糊的谈话声从院中传进了李白耳中,迈步跨入院中。

二人正在谈论着什么,附耳听去,也无非是很多年前的那些旧事,李白都听二人说了无数遍了,只是他二人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说着,丝毫都不觉厌烦。

李客看到李白走进院中,略感惊讶地问道:“白儿,你好不容易不修炼了,不好好和你的朋友们玩耍,这么早就跑回家里来干什么啊?”

李白听到父亲问起自己,不着痕迹的拍了一下身上,挠挠头,将在林子里发生的事情向二人仔细叙述一遍。

李客刚听时还面带笑容,一副和蔼的模样,待得听到男孩将李白推倒在地时,顿时爆发了。

勃然大怒,脸涨的通红,喊叫着要找男孩的父亲去给儿子出气。

张伦还算冷静,拉住李客,左劝右劝,等李客确认了李白确实没有任何事情时才将此事放下,只是心中依旧有些愤愤不平。

自己连骂一句都舍不得的儿子,如今却是被他人推倒在地,做父亲的岂能不为儿子出头。

等到李白将小男孩漂在半空中的状况说出来之后,李客和张伦不由同时陷入了沉思之中,眼神中也显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目光。

终究还是小孩子没难信,李白打破了二人的沉默,向两人问道:“爹,大伯,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怎么都不说话了啊。”

李客想了一会儿,说道:“白儿,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我年轻时在蜀地看过一本三国时的书,记载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而尤以蜀国为主。”

停顿一下,李客开始讲述事件,“蜀国有一大将,名叫张飞,字翼德,是五虎将之一。”

说到此处,李客眼神逐渐变得迷离起来,语气也放慢了许多“长坂坡一战,成就了张飞旷世威名,一般书中记载是张飞吼死了夏侯惇,可在那本书里的记录却是,那日张飞怒极,直觉精神在突然间无比清明,神识暴涨,本是武将的张飞,竟以意识将夏侯惇控制。”

“然后又将他以识制于马下,可怜一名骁将,竟活活被马踏死。”

张伦接口道:“我也一直觉得此事不对,想那夏侯惇一代名将,身经大小战事成百上千场,什么阵仗没见过,岂会被人一吼,便坠下马来,即使坠马而下,一名武将,身手如何矫健,岂能被马踏死。”

李白听到此处终于明白了一些,“那我今天的状况是不是和张飞一样啊。”

“听起来是差不多,不过威力就是天差地别了,毕竟张飞肉身极为强悍,以血气养神识,识虽然不如真正炼识之人,可也是不容小觑。”

看了看李白,接着说道:“这种情形,被历代炼识之人称为‘识狱’,所谓识狱,意即陷入意识,便失去了自由,不能动弹,任由别人处置。而你今天这种情况.....”

“应属情极而动天,若情至极,则勾动天地之气,生生将气象更改,甚至会六月飞雪,腊月成春,也是威力极大。”

李白想了一下,说道:“这么说来,那些真正的炼识大家,岂不是都厉害得很。”

张伦点头道:“那是自然了,常人改变气象,需要情至极处,而强大的炼识家们,改变气象是最平常不过了,只是威力大小有区别,同样处于三国时期,蜀国首席大国师诸葛孔明,在赤壁之战中,凭一己之力,硬生生将天气改变,东风一吹,魏国数万大军啊,顿时如刀割麦苗,呼啦啦葬身火海,尸骨无存啊。”

李白狠狠的颤栗了一下,对这种惊人的威力感到一些惊惧。

但在他幼小的心里,却泛起了一种幻想。

这个幻想,如同扔进水中的一粒石子,很快在水面泛起了一圈涟漪,扩散,扩散,轩然大波,惊涛骇浪。

幻想着自己也可以立于百丈高的祭台,挥剑谈笑间,风云变色,数万大军灰飞烟灭。

强者的种子,悄悄的埋进了李白的心里。

注定,不凡

三人突然间都陷入了沉默,一句话都不说,思绪在各自的头脑中纷飞,一时竟似痴了。</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