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小将》第四十一章 快马一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上的肖然,心里咀嚼着陆老头的那些话,越想越觉得骆大人那句话有道理:庙堂之险,犹胜于边关狼烟!

“大人一行,在关外时,并未遇到任何阻隔,何也?杀机未成,杀心未现也!不过那时却是杀人最好的时机,关外常年战乱,兵匪不分,随便找人伪装一番,便可趁机发难,置大人于绝死之地!等如今大人一行入了关,刚入了这永平府,就遭此一着,何也?杀机已成,杀心已定矣!这是必置大人于死地,才不惜于关内匆匆动手,好在大人洪福齐天!如今事败,他们自知行踪泄露,更是会不惜任何手段加以迫害大人。.我曾扮作行脚商人赶到卢龙昌黎等县暗中走访,见大街小巷兵士调防频繁,卫戍也比平常严了几分,看来大人此去必是重重关卡,层层设防,就算有锦衣卫通行腰牌,也不免比平日里要慢上许多,而这期间,就是他们从容动手的最好时机了,而且会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直至达到目的不可。”

“那怎么办?”肖然顿时感觉像是被一大推毒蜂给盯上了一样。

“大人安危,会牵动朝中朝外许多人的前程命运,可说这一切,皆绕大人生死这两个字来进行!若大人死,则锦衣卫妄想通过大人争势内廷的计划必定大乱,而且,弄不好一个反噬,还会被人利用前段时间广宁城中一事大做文章,牵制锦衣卫,控制朝中百官,迎新皇登基,到那时,可说是非黑白全在他一张嘴之间。若大人生,则锦衣卫得势,大人在内有龙恩拂照,在外有锦衣作保,在边关又有广宁诸将士同心一体,可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朝乘风而去,前程不可估量!正是有人看到了此点,才说动内廷,产生必杀之心,妄想去大人而分其势,控锦衣而张其权,挟天子以令百官!是以陆某觉得,大人现在有一事需要做的越快越好,到那时,风云成势,云薄雨施,就不是任何人可以轻易掌控的了的局面了。”

“什么事?”

“直入龙潭,面呈新圣!”陆老头一字一句不含糊道,说完,他又紧接着道:“大人如果信任陆某,不妨将家小都留在这永平府中,大人只须一匹快马绕行进京师,等大人入京面圣后,则一切诸事皆可定矣,到那时,我等再护送肖杨氏等人入京于大人相见,则万事定矣。”

肖然绕行入京,这绕的圈子可真不小,先是又连夜秘密退回到山海关附近出关,这才沿着长城一线,连夜直奔向西,在累死了三匹快马之后,终于第四日到达马兰峪口附近,再次秘密入关,走顺义,过昌平,这才由西北路直趋京师,等到达京师时,已是接近九月份了。也就在肖然快马进入北京城的那一刻起,万历皇帝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御龙宾天了,而陵寝就选在肖然刚刚路过的昌平一带,是为定陵!

举国缟素,天下大恸,八月份末的北京城,整个浸染在一种悲凉居丧的气氛里。衣不着鲜,头不彩冠,士民兵商一体,人人俱是缟素裹身,个个都是白顶之人。走在街上,大街小巷,凡涉及烟花之所,红粉之地,喧哗之处,锦绣之坊,繁盛之肆,统统闭门歇业,以示居哀悲恸之心,孝慈忠君之情,期间若有违规者,属于对先皇之大不敬,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一经发现,连审都不用审,严惩不贷!

然后再说宫廷丧制方面,首先是要遵循先帝遗诏,由礼部会同内阁或者翰林院官集议,向嗣皇帝进“大行皇帝丧礼仪注”,嗣皇帝也就是即将即位的光宗审定后依礼施行,历朝历代皇家丧礼大同小异,几经变化,最终在明时成为一个很有系统的标准,先是经小大殓,就是给死去的老皇帝换衣入棺,这事儿一般别人干不了,得新皇亲自着手。然后就是闻丧,京城大小寺庙一律昼夜鸣钟三万响,分封各地亲王郡王等皇室成员以及文武官,均于本地面向宫阙哭临治丧。再往后就是上尊谥,梓宫发引等事,择吉日下葬陵寝。

肖然自进了京后,先是到锦衣卫北镇抚司正式报到了一回,然后才由骆思恭骆指挥使给他安排往后诸事。当然,这第一件大事便是在京城中正式落户。

北京城作为大明政治力量的核心地区,虎踞龙盘之地,自不是一般地方可比的了的,别的不说,但说这城建规模,就比一般大城还要阔上一倍有余。这座空前宏伟巨大的城郭始建于元大都的基础之上,气象自然更加雄伟壮阔。自永乐起兵清君侧时,就感到此地形胜险固,人才之聚,经济之富,再加上自己以于此经营多年,更显一派帝都之象,遂与群臣商议,迁都北平,该名应天。北疏河道,南采富粮,集天下名贵木料巨石,营建此都,历数十寒暑方成此一派帝都气象。

骆思恭见他第一面便是吃惊不已,万想不到他此刻是怎样能突破东厂的重重围困,赶在新帝登机前来见自己的,这份能人所不能及之处已让他多少动容,再加上他又是新帝急诏要见之人,此人身上可是押着锦衣卫今后的前程呢,所以不敢丝毫怠慢了。肖然一到,骆思恭对他就极显恩宠。先是在内城铁门胡同一带,给他找了间院子,让他暂且先住下来,并且鉴于此时京城内局势风云暗涌,虽说先帝大丧之期,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于此时此地作乱?但也不敢保证那样的疯子一个也没有,万历爷时不就有个叫张差的疯子吗?为确保万无一失,又给了找了几十个锦衣卫好手看家护院,其实主要职责就是保护肖然周全,只要保下了这枚棋子,锦衣卫今后就大有可为。

肖然被骆思恭安顿下来后,心里并不十分踏实,虽然身边时刻有这几十名虎背熊腰的汉子当保镖,但因心系还在永平府的杨宁等人,所以暂时没什么心情来好好逛一逛这百年前的北京城,倒是窝了一肚子的心事无处倾吐,时常愁眉不展。临行时,陆老头已多次保证过,只要自己还活着,他们就有活下去的可能,但这会儿自己真的是历九死而有一生了,别到头来他们那里却是支撑不住了。

“大人,魏百户在外求见!”保护肖然的一锦衣小校进来禀告道。

“快请快请!”肖然一听魏百户来了,不用知道名字,也猜到是谁了,姓魏而且跟自己颇熟的一位锦衣百户,除了这魏大鹏还能是谁?果然,魏大鹏急急忙忙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先是给肖然行了一大礼,然后在分宾主坐定,相叙离别之情。

自广宁一别,肖然还只见过常彪,却还没见过这魏大鹏,原来他早奉命到沈阳拘押熊廷弼去了,未曾随骆思恭一行南归,当然也不曾见到过肖然。今日他押送熊廷弼一归,问说肖然已经到了,便连衣服也没换就赶来相见,可见两人之间私交颇深,当然,也是他对肖然这个新主子的认定和追随,如今想攀上这棵正在茁壮成长着的小树的人,可是不少。

“如此说来,期间情况竟然会是这般复杂难明,不过大人放心,一会儿我就去安排手下弟兄去将嫂子一行安全地接过来。”魏大鹏拍胸口保证道。

肖然想了想,道:“且慢,此事先不急,需等我进宫面圣后再做计较,否则,一旦失势,岂非全陷于此间?”

魏大鹏笑道:“如今京师哪个王八蛋还敢来叨扰大人,先不说别的,就是咱锦衣卫这一关他就万难过去。”

肖然点头道:“不错,但世事做的再细,总有纰漏的地方,我不想因此冒险,广宁城中的教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人,有时候,不能全相信自己,也要应天论势,势成则可放手尽干,势败则要收缩自保,如今世势难明,我们得走一步计划一步,如此,方可万无一失!”广宁城中的那一夜后,肖然确实变了许多。

“大人高论,卑职受教了!”魏大鹏拱手叹服道。

“不过我要你先一步派人秘密通知陆先生,就说我已登阁入仕,只等一个时机,便要招贤纳士了!”肖然道,他说的这些自然是暗语,别人听不太懂,陆世坤就再清楚不过了。

“是,卑职记下了!”魏大鹏恭声道。

“嗯,你先回去休息一下吧,刚回来,也挺累的。”肖然笑道。

“谢大人关心,那卑职就先下去了。”魏大鹏说完,即转身出去,一面去派人通知陆世坤等人,一面去会会常彪等老朋友,将大人如今的难处,也和他们多少透漏一点,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如今这批人都视自己为肖然心腹,是以言谈之中,并没有多少顾忌,可能他们以后得攀着肖然这高枝儿往上爬,但现在平心而论,他们为肖然尽心尽力的办事,也不全是因为这个,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人,都有种莫名的情分将他们仅仅连接到一起,而这种情分,归纳起来,就是兄弟情义!

(本卷完)</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