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未接电话》第五章(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消化科主任董宁刚从美国考察回来,一院院长组织开职工大会,这是一院的传统,但凡有人出国培训,考察后都要在全院做出学习和交流,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董宁这次去可谓受益匪浅,重点学习了国外医患关系,怎样做到融洽,全科模式如何就医等国内老生常谈的话题。

美国患者主要是通过医生简介、朋友介绍、互联网搜寻信息来选择医生,医生口碑好的话就会吸引更多的病人,董宁假定了一个有趣的情景问答,如果一个医生,平时从家里出发到医院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因为大雪原因,今天却需要四到五个小时,而在这个时候却有不少病人预约好在等他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会怎么办?董宁给了几个可供选择的选项:1、不去办公室;2、通知助理换其他医生为病人看病;3、告诉病人改日再来;4、继续赶去办公室,看剩下等候的病人;5、其他。

台下一片讨论,有部分人说取消,有部分人说继续赶去看,还有一部分人缄口不言,他们总以为这个问题是个圈套,如果只用脑子去简单一想,就做出判断,那岂不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沉默不会吃亏。

最后,董宁揭晓,这其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位医生最后选择的是把所有的预约病人名单、地址都打印出来,共有九个人,然后他挨家挨户的上门看病,为他们开药问诊换药,他说,做这些并不仅是证明他是个好医生,更是赢得患者的尊重和喜爱。

张院长深有感触,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医院追求效益,不能走歪门邪道,而是提供更好的服务,赢得更多的口碑,这样带来效益才是良性循环,医生要换位思考,不把病人当成上帝,而是当成自己,这样更合适。

下午二院一护士被打,事件传的沸沸扬扬,一患儿家长带一岁多的儿子到二院儿科输液室输液时,因对护士极为不满,继而对护士大打出手,造成护士人中,脸颊等多处受伤,又是护患引起的护士被打,频频发生,已经开始变得麻木了,李海涛除了心酸之外,就是担心,林宜可是在二院当护士,是不是她?况且她刚从国外回来,熟悉了国外的医护,而不了解国内医护和国外是有差别的,李海涛越想越担心,急忙拨了电话。

“林宜,你没事吧?”,电话刚一接通,李海涛就问道。

林宜很是诧异,李海涛如此惊慌失措的打电话过来问自己有没有事,神经兮兮,“李海涛,你是不是神经了,我好好的,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林宜现在还在生气,为了那个被打的护士委屈,患儿的家长太不像话了,拿护士不当人。

“二院不是有护士被打了?我还以为是”,李海涛的话被林宜打断。

“是我,是吧,我真希望被打的是我”,林宜有些想哭,这和打她有什么区别,都是护士被打,如果有区别,那也仅仅是拳脚的着落点,是别人,而不是自己。

被打后,那个护士已经递交了辞职信,折褶的纸页上留下了眼泪的痕迹,是一种委屈,不为人理解,护士的工作非常辛苦,病患高峰期,仅仅二院儿科输液室每天接待的患儿就有600~700人,有时护士忙的挤出十分钟时间吃饭都困难,但辞职信上辞职的唯一理由就是:技术不熟练,有辱白衣天使。

“晚上有没有时间,请我吃个饭?”,林宜说着。

李海涛笑笑,查看着今天的病患安排,还有一个患者需要做术后检查,“时间可以有,不过可能会晚些,八点以后”,李海涛说着,术后检查不能耽搁,万一出现意外,会误了大事。

“李医生就是难约,既然是专家号,只有等的份了”,林宜开着行内的玩笑。

八点后,懒惰的午夜茶。</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