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致我们长眠在边陲大山深处的青春》第三十一章 枪支迷踪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伍斌自从穿上军装后,每星期都要给家里写两封信,众所周知,义务兵的信件是免费的,别说每周两封,就算是每天两封,都大可不必为邮费犯愁。这类信件需要在信封上盖上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印章,掌管这一印章的是宁指的文书郑颂。郑颂是广东籍老兵。伍斌由于经常找郑颂盖三角形印章,接触多了,他发现郑颂为人热情友善,性格温和,还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唯一不足的是,郑颂喜欢抓住机会炫耀、表现自己,也就是俗称的“显摆”。不过这也算不上什么大毛病,充其量只是小小的虚荣心罢了。对这一点,伍斌没怎么往心上去。由于伍斌与郑颂在性格上有许多相通的地方,因而两人挺合得来。

伍斌听郑颂说,他在家乡谈了一个女朋友,已经一年多了,打算趁今年探亲时,回家把婚事办了。伍斌听后当然替他高兴,并送上祝福的话。

在郑颂离队探亲后的第三天,宁指的王连长和李指导员按常规清点连队的武器库,令两人同时大惊失色的是:库里竟然少了一支五四式手枪!这一惊非同小可,两人立即召集连队干部开会商量对策。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事是文书郑颂干的,因为全连除连长和指导员外,只有他才有机会接触武器库钥匙,王连长和李指导员平时因为见郑颂为人老实本分、性格温驯,根本没对他进行防范,这才大意失荆州,让他有机可乘!

现在考虑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是要不要上报团部;二是派谁去追回枪支最合适。经讨论研究,大多数同志认为,暂时不上报更有利,并获得通过。至于人选,大伙当下在干部中逐一筛选。

“没必要瞎折腾了!我去最合适!”副连长陆明毛遂自荐地说道。王连长和李指导员两人一对视,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不错,你确实是这里所有人中的最佳人选,”王连长点头说道,“一来你与郑颂可以称得上是老乡,他生活在广东南部,你生活在广东西部,两地的语言、风俗习惯都基本相同。”“二来嘛,”李指导员接口道,“你是全连擒拿、格斗的高手,曾参加全团散打格斗比赛,并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不过,”李指导员说到这里,神色凝重地接着道,“郑颂表面上虽然为人老实本分,但不知他内心如何,常言说得好:知人知面不知心,他这次私自携带枪支回去,不排除作奸犯科、干违法犯罪勾当的可能,你一定要严加提防,减小受到伤害的机会。”“请连长和指导员放心,我一向和郑颂关系还可以,料他也不会翻脸无情,当然我也会有效地做好防范工作。”陆明沉稳地说道。。

“陆副连长,”王连长说道,“兵贵神速,夜长梦多,你明天就动身出发,连里的工作我和李指导员会安排好的,你不用担心。现阶段,到处的通讯都不便利,你到了郑颂家乡,跟他见了面,了解情况后,一定记得第一时间到当地邮局打长途电话回来,不管花多少钱都好,连队都给你报销。”“好的,我记住了。”陆明点头说道。

经过火车、汽车的轮番颠簸,陆明在出发的第二天午后来到了郑颂所居住的乡镇。陆明一路按照郑颂在连队时所留的地址,并随时询问当地人,好不容易找到了郑颂提到的街道,这是镇上比较偏的一条小巷,陆明仔细地观察了周边的环境,发现在一座平房前铺满了红色的鞭炮纸屑,陆明跟所写的地址一对照,正是这里!陆明于是暗想:郑颂说趁探亲时间回来完婚,这话应该属实,这么说,他携带枪支回来,作案的可能性不大,不过,陆明仍然高度警惕地做好了各种准备,这才上前敲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