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趴在窗户的人》第二十一章 三句箴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课就这样很快结束了,出了教室门小明意犹未尽。突然响起高跟鞋用力踩地发出很有节奏的吭吭声。小明看去,从里面也就是从三年级一班走出来一位型女老师。她一身黒装,却带了一副红框眼镜。

一班和二班是邻班,很明显她是一班的班主任。有点特殊的是两个班并列西首教室,一班是理科班,二班是文科班,而且这两个班一半以上的学生是自己选择的老师。小明近前打招呼,见她面厉色薄,冷眼只瞧了自己一下,理都未理硬直走开。

小明瞧着她背影,挠了挠头,这初来乍到不是很受欢迎啊!哪是哪都不清楚,先下去把钱还了吧。

第二节课是一班的语文课,小明继续用这个方式和大家交流,很受大家的喜欢,感觉自己比在二班更受大家的欢迎。

没课了万事先不管,小明决定先去买衣服。可自己身上分文没有,语文教研组里只剩下他和一个穿着光鲜的中年妇女。这位中年妇女是常老师,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可谓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虽不好意思小明还是开口向常老师借一千块钱。常老师没有现金,却很热情很大方地直接给了小明一张卡。小明有点受宠若惊,不好意思地收了下来,里面有五千块钱。

小明问了一下哪有卖衣服的?常老师说我们学校后面的那条街上的衣服就不错。

第二节课英语课,千呼万唤始出来。上课将近有十分钟了,英语老师黄老师才慢慢进了教室。英语老师是一位将近四十岁的女老师,从发梢到脚跟无不彰显出前沿与时尚。

第三节课数学课,数学老师王老师人长得帅,却不怎么修边幅。走起路来双手相扣放在胸前,步子小且端正,十分的规矩,却令人看着很扭捏,加上他谈吐温柔,本来可以很完美的,偏偏又有些令人遗憾。

政史地三位老师对于在座的学生大家即使不熟悉也多有耳闻,这三位老师是跟班走的,从高一陪伴着他们教他们今天已到高三。

三年级二班的政治老师董老师,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女老师,个子虽然高,身材虽然好,但脸比包公都黑,说话公鸭嗓,右嘴角还有一块疤印。

三年级二班的历史老师郭老师,也是三年级一班的历史老师,女老师。新婚燕尔,爱笑,说话很好听,有时还会向学生们撒娇。

三年级二班的地理老师,也是三年级一班的地理老师,女老师。姓雷,雷厉风行。

下午第四节课,班会。

俗语讲:“人靠衣裳马靠鞍。”一身新衣服穿在身上,小明变得精神帅气了许多。进了班完全令同学们刮目相看。

小明脑海里整理一下内容,说:“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班会,安全纪律问题我们就不在多说,八个字注意安全,遵守纪律。我们高三马上面临高考,不知同学们进入高三咱们班里,有没有感觉到一些压力?”

部分同学已经表露出声有的,很有压力,另外一部分同学表情上写着没什么感觉。

“论高考的重要性,我想明确地给大家说高考很重要。关于高考网上流传的段子也有很多,当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我们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有些很辛辣,比如说的当我们高考之后你才会知道你和官二代富二代的差别距离在哪里?他们有爹有干爹有地有租……而你有什么?”

“说的可能比较伤感一些吧,高考或许是我们人生最后一次公平的竞争吧。或许高考也是我们青春的最后一站,今天我们可以很纯粹的为我们的梦想去努力奋斗。过了今天我们或许也能,不过这份纯粹会随着现实慢慢变得就不纯粹了。”

“当然面对高考大家虽然说要严阵以待但还是要轻松面对。学习我们除了死记硬背,还必须要掌握方法继续死记硬背。”

同学们被小明一逗皆笑出了声。

“汪国真的人生三的境界大家知道吗?”

有的同学开始回答: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大家说得对,但是老师说错了。这三大境可不是汪国真的而是……”

“王国维。”经小明一提醒,有的同学立刻想了起来,脱口说出。

“这三句诗大家耳熟能详,从中引意出三大境,这三大境界也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三大境界。大家这个都知不知道?清楚不清楚?”小明看着大家的表情有的明白,有的不知道,有的模糊。小明继续讲:“第一句是说我们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登高望远,制定计划;第二句是说我们学习要努力坚持,什么东西都不是不劳而获的,而是废寝忘食,发奋图强;第三句是说我们要有专注的精神,勤学苦练。”

“老师这里只简单给大家说一下,因为老师也有三句话要告诉大家。一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二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三行百里者半九十。”

“第一句大家都知道吧,杜秋娘的《金缕衣》,可不是杜十娘,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名篇。可话说回来,拿到现实中金缕衣和时间这对鱼与熊掌的关系啊,的确很难取舍,自古便是。第二句大家陌生的话,想必对韩愈大家是一点都陌生吧?他有个弟弟大家知道他叫什么吗?”

“不会是韩湘子吧?”

众人笑,小明笑了一下说:“他还不是叫韩愈。”

班里咦声一片,小明接着说:“这句话是形容凡事要遵照辨证发展规律,不可急于求成。这里我是偏意的给大家解释,就是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困步难行。可一旦我们解决掉了这些问题,瞬间我们就会感觉很舒畅,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就很轻松的解决很流畅。不止不行,愿意的止是停的意思,我这里理解止是禁止的意思。有些东西,有些诱惑,我们要克制自己,禁止它们对我们的干扰,也就是严于律己。”

“大家不觉得老师说的断章取义,牵强附会吧?”

“不觉得”同学们说。

小明放下心,随即小明想到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写了那么多字,究竟什么是道?古往今来对道的解释都是莫可名,只会说这就是他的道。”

同学们听得一头雾水,小明和煦一笑,说:“第三句行百里者半九十,它的意思是……”

同学们已经回答出来。

小明问:“大家知不知道有一句话和这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大家摇头晃脑,答不上来。

小明说:“五十步笑百步。”

“啊,为什么是这句?”有人疑问。

小明并没有回答,却说:“除了高考,高考接下来的志愿填报更是重中之重。不知大家现在有什么梦想目的计划没有?有没有想要考哪所大学?有没有想要报哪个专业?或者简单的你们的兴趣爱好?”

下面议论纷纷,快要下课了,小明说:“同学们这个志愿填报大家一定要认着对待,关于它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同学甚至可以说是因其抱憾终身。老师不是危言耸听,大家认真想一想,都写一个纸条,明天交给……”

晚上,由于朱校长一直在市里开会,小明并没有见到他。朱校长已经电话联系有人安排小明住宿,是一位大妈。由她指引,给了小明一把钥匙,并送给了小明一袋纸钱和蜡烛。

什么鬼…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