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安元皇后》第二十八章 平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魏轩朗与陈鸳淑在茶楼用过午膳后,便亲自送她回府,神奇的是,陈鸳淑能与他聊了起来。

其实魏轩朗如何终究是个孩子的模样,能说出京城近来的八卦,也能提提诗词歌赋,偶尔还会说说冷笑话。

十分有趣之人,陈鸳淑觉得能放心些,这好似是她重生带来的蝴蝶效应,别无他。

看来,是她多疑了,但待魏轩朗此人得适当地止乎礼,毕竟,如此一人过于危险。

不过好在家里人皆去宫里吃宴席,没人知道是魏轩朗送她回家的,万幸。

时到长兴十三年八月中旬。

“小姐,您听说了吗?恒州发水灾了。”清晨时,夏竹给她绾发时说道。

陈鸳淑知道,上一世因这恒州水灾,太子李朝阳忙得焦头烂额,大哥还同家里人抱怨过,这些天来太子的脾气暴躁,而此事过后不久便是她入东宫,时间过得有点快,但她坚决不会在某些事上重蹈覆辙。

“哦?严重么?”陈鸳淑点个发簪,问道,模样漫不经心似的。

夏竹将发簪插在绾好的头发里,道,“应该很是严重,”语气笃定,“听闻太子要亲自前往赈灾。”陈鸳淑挑眉但未说什么,掩下一切情绪。

太子妃刚入东宫门,恒州便发生大水灾,真的是不幸啊!

陈鸳淑内心感慨几句,便不接话了,任由夏竹叽叽喳喳地讲话。

墨发三千,年华正是芳好时,加上这夏竹手艺,真是颇为惹眼。

虽然比不上魏轩朗那赏心悦目的美,但陈鸳淑自认为自己也是漂亮的,毕竟她可是除去司马燕芙外曾经稳坐世家小姐淑女榜的榜首之人,因此她对自己的外貌很是自信。

八月的京城白日里炎热,夜晚里还带着丝丝凉意,无法感受六百里外恒州人民的煎熬。

已往若发生此等事情,李朝阳应当是吃喝不下,得在勤政殿里熬通宵。

陈鸳淑认为李朝阳算不上是好夫君,但绝对是个好君主,若非如此,她才不会想是否是提醒他人防范魏轩朗。

可她言小人微,人也不一定听她的,还可能会让事情更糟糕,且李朝阳不一定像前世般年轻时期能洞察秋毫,因此她待魏轩朗才会多一份不可多察的戒心。

但李朝阳如何,毕竟还是李朝阳,陈鸳淑与家人用过早膳后,宣旨的太监便来了。

圣旨内容简洁明了——因太子身体不适,陈居行代替太子前往恒州赈灾,派了三个助手——何子安与陈居安还有魏轩朗,与其同行,因事出有因,故此,许后日出发。

看来太子与皇帝李重裕还是十分重视陈家的,尤其是陈先允一脉。

不过陈家嫡系也就陈先德与陈先允还有陈先旭一脉,陈先允之父是独子,而先是娶了一妻一妾,妻子病逝后,便娶了陈先旭之母,即是陈鸳淑那便宜奶奶,而陈先允还有一庶出的哥哥,名陈先喜,因此陈先允排行老三,但在论嫡出时排老二,所以年轻时被戏称“陈二公子”,而陈先允还有一同胞姐姐,名娇娥,嫁于一三品外放武官,家庭幸福,陈先允当初外放时便趁着途径怀州时与同去的陈先德一齐去探望过,说起来三兄妹也是四五年没相聚了。

因此陈先允在接旨后,特意嘱咐陈居行——

“燕羽啊,为父多年没见你姑姑了,你姑父也在恒州任职,去时,必定要多加关照,为父也就这么一个嫡亲阿姐了。”陈先允说得惆怅。

陈居行应答道,“是,孩儿谨记。”说起来他好似未曾见过这位姑丈——在他出生前他姑姑便嫁人了,而路途遥远,她也未曾回来过。

身为长子未曾见过,自然别提陈居安他们三个了。

“也不知这么多年了,姑姐过得可好?”何婉谈起着小姑子多为感慨,若非家婆的见钱眼开,这小姑子也不至于下嫁给当时才是六品武官的刘棋,这么多年了,不易。

“当年见她,尚可。”陈先允眉眼间充满怜惜,母亲早逝,他与兄长未能尽职地守护姐姐,愧对九泉之下的母亲。

一提到她这个素未谋面的姑姑,她的父亲就一脸哀愁,陈鸳淑有些好奇这个姑姑的模样,毕竟她上辈子到死也未曾见过这个姑姑。

话言几句,陈居行便下去准备了。

而陈鸳淑的母亲何婉便拉着陈鸳淑外出去寺庙求个平安符。

陈鸳淑本不想出门,但惜母命难违。

坐在马车上,陈鸳淑时不时动动这,动动那,有些不自在,她娘亲的气场果然太足了。

此次带出来的是冬梅与春绘,她们这些婢女坐在后面那辆马车,而他们的目标是郊外怀安山的寺庙,那寺庙香火极旺。

陈鸳淑前世依稀来过几次,有点记不清了,应该是十岁之前,因为陈鸳淑重生后有个奇妙的特点——不记得十岁之前的事,唉,老了,记性不好。

想来也不过是三十载,陈鸳淑猛然意识到,她若前世还活着现在也该年近半百了吧?

思极至此,她心中惆怅万分,也不知自己的儿女如何了?想来此生亦无再见的可能了罢,许是母子缘尽了罢。

不过在陈鸳淑的哀伤下,她突然忆起,她好像出嫁前来过此地,嗯,是来求什么的?

忘了,啧,记性越来越不好了。

陈鸳淑正想到头昏脑胀时,马车停了,抵达目的地。

这寺庙建于山顶,有不知有几年历史,传是前朝皇帝所建,若是真,也是一神奇之处,毕竟能历经三十年战火依旧屹立不倒,也是个奇迹,当年的京城可是在战火中洗礼过。

怀安山的寺庙与山同名,“怀、安、寺。”陈鸳淑仰着头,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出来,随母亲入内。

因今日是十五,故此,来上香的人的贵妇人还是有的。

怀安寺大殿开阔,正摆三尊大佛,反正陈鸳淑的确不认识,因此跪下来便是怀着虔诚之心拜一拜。

“佛祖保佑。”她也迷茫不知要保佑什么。

而待她拜完后,却不见自己母亲,唯有母亲两婢女与冬梅跟着她,“夫人呢?”陈鸳淑问就近的婢女,而她们却摇头道不知,陈鸳淑挑眉,问冬梅,“春绘呢?”

冬梅同样道不知,陈鸳淑心想,罢了,反正春绘向来聪慧,不会走丢的。

想着,便领几人到处逛逛,所谓逛逛,不过是呆在前院而已,她也不傻,知道寺庙的后院是不会随意让女眷入内的。

走了几步,便毫不意外地瞥见熟人一位——李欣,李朝阳的堂妹,表姐何月乐曾经的闺中好友,不过在她重生前就听闻她瘫了,原因不明,不过她向来待她不感兴趣,也没有上前打招呼的念头,便默默走开了。

再转一圈,春绘便来找人了。

她的母亲跑去求平安符了,瞧了一眼,是四个,一个大哥的,一个二哥的,还有三哥与她的。

然后便是启程回府了,但她好似又见到熟人了,背影莫名熟悉,是谁?不过为避事端,她匆匆上马车。

翌日,巳时——

“小姐,武先生来府里了。”春绘去外头一趟后,入内,悄声同正在习字的陈鸳淑提了一句。

陈鸳淑不慎将墨滴在纸上,天杀的,怕什么来什么,不过想来应是同大哥二哥商量恒州水灾一事,与她无关。

思及至此,陈鸳淑的脸色略微好转,同春绘说道,“知道了。”无视春绘欲言又止的模样,其实魏轩朗如何亦是与她无关,怕什么。

春绘其实意在想问陈鸳淑,是否有意需要她去看魏轩朗,不过见她神色莫测,还是作罢,其实若是做选择的话,她希望姑爷能是薛公子,毕竟,武先生貌比女子还要艳三分,未必是小姐驾驭得了的人。

写着字,可思绪却颇为混乱,不知要写些什么,以至于纸上写的都是魏轩朗三个字,笔迹颇为混乱,陈鸳淑回神时也吓了一跳,好在她练字时喜静,身边一般没人在旁,但呆坐一下,便将这纸揉搓成团丢在一旁。

如此一来,也是折腾到午时时分了。

“小姐,夫人叫您去饭厅用膳。”来通报的人是母亲那边的春菊。

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陈鸳淑安慰着自己。

陈鸳淑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去了,果不其然,魏轩朗也在。

陈鸳淑一一问礼,然后缩着脑袋坐在位置上,嗯,你们看不到我,饭桌上见父兄的热情,她在烦恼要怎么让父兄离魏轩朗这个大麻烦远点,却忘了,一开始是她招惹来这个大麻烦的。

用完膳,看来父兄也没有让他走的意思。

“翼辉,你就在东院住一宿罢。”陈先允道,翼辉,魏轩朗化名武轩朗的字。

魏轩朗低眉应是,又是笑吟吟的模样。

几人谈话间,陈鸳淑弄明白了,魏轩朗要暂居陈家,他本暂居余家,但余大人与余赫外调,因此余府出售,余家的院落也甚少住人,魏轩朗无落脚处,苦眉愁脸在即,陈何两家又欠他一人情,陈先允与陈居安等人一合计便将魏轩朗请来府中暂住,而明日他们一齐出发去恒州。

其实,陈鸳淑觉得余家是在赶人而不明说,至于魏轩朗这大麻烦是彻底赖在这了,不过陈鸳淑知道魏轩朗的身份,直接将他把“接近陈家”划上等于号,但她还是不过轻举妄动,毕竟全府恨不得将他供起来,谁会听她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