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除了睡觉几乎都呆在马背上,叶箫都觉得自己快要散架了。。徐公倒好,坐在马车里,还不用受烈日爆晒,可惜这次出来他坚定地拒绝了自己同坐马车的请求。
看着车马过处扬起的灰尘,还有那些士兵一起跑动时发出的脚步声,叶箫也不得不感慨下,原来五万人一起急行军也是件颇为壮观的事。
其实叶箫到现在还是不明白,这次出征为什么要带上自己呢?而且阿希那小子似乎还早就知道了徐公会带自己一起,难道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是自己不知道的?
且说马背上的叶箫在那满腹牢骚之时,马车内的徐公倒是没那么多感想。
蓝希主动要求带兵是在自己的计划内的,而且他提出的部署和自己想的也差不多,此子天纵奇才,居然看出自己是想借机吞并冀幽二州,可惜如此人才,也难为自己所用,只盼他日不要成为对手才好。
目前看起来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内,可为什么心里老觉得有点不安呢。难道是许久不曾带兵出征的缘故么?徐国公摇了摇头,看着自己早已花白的头发,心里也不禁有些感伤,再怎么机关算尽,终究敌不过岁月催人老。打开车窗,看着外面的叶箫在那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老者却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不知不觉来到山中已经半月了,除了开始那几日的苦等,最近这十来天将士们日子倒是滋润得紧,就是苦了太行山中的那些飞禽走兽了。
不过江华是越来越看不懂自己的这位主帅了,除了那天让自己私下去安排的事情,就再没下过什么命令了。每日就坐在溪边看看书,吹吹他带来的那支玉笛,倒像是位难耐酷暑,来这幽静的山林中度假的贵公子了。今天更是离谱,居然还是看的一本诗集,难道我们不是来这里打仗的么?
心中虽然嘀咕着,但江华还是老老实实的站在蓝希身边护卫着。江天那小子这几日也不知道跑哪去了,都不见人影。
白日的林中是安静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也不过在地上留下些斑斑点点。溪水淙淙,清澈见底,赤脚泡在水中,水草随着流水抚摸着自己的脚底,蓝希竟觉得有些恍惚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呆了十多年的山中,那条熟悉的小溪对面,那耀眼的火红色。
“将军,将军……”却是江华的声音将蓝希拉了回来。
抬头一看,面前正站着一位士兵,想必是长途跋涉的缘故,一脸的疲倦,见蓝希看过来,敬礼说道:“报将军,徐国公前几日已经抵达朝歌,并派军重新布置了邺城黎阳濮阳一带的防护。而且还得到消息,幽州太守无道,激起民怨,已经被一群乱民所逐,仓皇带着家眷逃往辽西。”
蓝希心中暗道,终于来了,脸上却不动声色,问道:“徐国公那边可曾发生战事?”
传信的士兵答道:“只是在濮阳城郊有过小规模的战事,叛军被击溃后,便只是进行小规模的骚扰,不再大举进攻。”
蓝希点点头,“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身后的江华这时才说道:“幽州果然也丢了,难道和冀州的幕后指使者是同一人吗?”
蓝希笑道:“就算不是同一人,至少也是狼狈为奸之辈。如此看来,不过几日,这山中就要热闹了。你且先下去嘱咐这几天负责侦查的弟兄们多留点心,看见敌军立刻派人回营通知,并退往下一个哨点,不要被对方的哨骑发现了。还有,最近不要再出去狩猎了,大家都呆在营中待命,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
江华听完,自是下去安排不提。
高奎觉得自己前半辈子的运气全集中在这几个月了,想当初自己做生意被人骗了个血本无归,去当兵在战场上被敌方射瞎了一只眼睛,卸甲归田又遇上天灾,老婆也和别人跑了,无奈才跑到这家乡毛城旁边的太行山上当了一个山贼,谁知竟有不少附近吃不饱饭的乱民跑来跟着自己讨生活。
平时只敢打劫一些落单的商客,再加上弟兄们也能在山上找到点猎物,虽说山贼混到这份上也算够失败了,但好歹还饿不死,山上的人也就渐渐的多了起来,也敢去附近的一些大户去敲敲竹杠了,人家也乐意破财免灾。于是山寨也就这么给高奎折腾到了几千人的规模,不过因为前几年的灾祸,北方多的是山贼强盗,朝廷见也他们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谁知前几天突然来了个神秘的年轻人,让自己去攻打邯郸,还说他有办法联系到其他的势力一起瓜分冀州,到时候大伙都占地封王,岂不比在这山上混日子快活。其实高奎也还是犹豫了一下子的,自己就这么点人,拿出去还不够给朝廷大军塞牙缝的,不过那年轻人巧舌生花,自己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道理还是听说过的,于是也就决定跟着一起干了,大不了到时候情况不对还是回山上接着做自己的山贼。
结果果然和那年轻人说的一样,邯郸在里应外合之下,居然不过一天就被攻破了。高奎按照事先说好的,打开粮仓,救济灾民,附近的城池也多有百姓投奔过来。不过短短几天,高奎手下的人马便壮大到几万人,邻近的几座小城更是望风而降。待攻下阳平,意得志满之下,高奎也顾不得一些手下的劝告,自立为赵王。
本来高奎是打算一鼓作气渡过黄河,拿下洛阳的。可是那年轻人却建议自己佯攻已经遣人来投降的魏郡,待幽州那边的人马过来,就一起去攻打并州,先夺下黄河以北的几个州郡,再图天下。高奎想了下,自己也不懂什么兵法,既然他这么说了,那想必是更好的注意,也就听了劝。
其实高奎私下也问过年轻人的身份,可他说自己只是一个失意的举人,朝廷不肯重用他,他怀恨在心,才想找人一起推翻朝廷的。高奎就拍胸脯许诺,如果自己打下江山,一定封他为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年轻人自然是感激涕零。
这天幽州那边终于传来消息,也有几万部队过来和自己会合了,高奎急不可耐,便亲自带着十万大军前往太行山,欲穿过壶关,进攻上党,而后只需攻下晋阳,并州可定。其他人马驻守魏郡,抵挡朝廷前来征讨的五万大军。
太行山高奎自然是很熟悉的,虽说这次走的是魏郡旁边的这一带,但离自己在毛城那边的山寨也不是很远。往日里高奎对山中的毒蛇猛兽之类的还是颇多忌惮的,可现在只要想到有十万人在自己身边,他甚至恨不得多跳出几只老虎来,也好带几张虎皮出去威风一下。
旁边的年轻人看起来在想什么事,他现在可如同自己的再生父母,高奎不敢怠慢,连忙问道:“先生,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吗?”
年轻人笑了下,露出雪白的牙齿来,“没什么,在下还是第一次进入这种深山中,有些好奇而已。”
高奎大笑道:“这太行山里面,平时一个人进来是很危险的,连那些经验丰富的猎户都只敢在外围一点的地方狩猎。不过外面现在那么热,这山里面倒是凉爽得多啊。”
年轻人也不再接话,高奎自然又开始想象自己当上皇帝时的模样了。
大山之中,大军缓缓前行,绵延数里。
这日蓝希依旧在溪边看书,忽然一个士兵急匆匆的跑了过来,跪倒在地,“报……报道,有大军进山了。”想来是慌忙赶路,满头大汗,言语间还有些慌乱。
蓝希皱了皱眉,温言道:“别急,站起来,喝口水慢慢说。”
待那士兵缓过气来,接着说道:“从峡谷那边的道上有支大军过来了,看规模,大概有十万人上下。”却是满脸的惊恐。
蓝希暗想:“过了这么久才来,自己也想到来的肯定不会少了,谁想竟然有十万人这么多,这下就看自己早前定下的计策能不能成功了。“脸上却还是一副淡淡的模样,说道:”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这时江华急道:“我们才五千人,就算凭借地势也挡不住十万大军啊。“
蓝希笑了笑,不急不慢的说道:“我问你啊,你知道为什么叛军会派十万大军前来吗?“
江华此时也冷静下来,说道:“晋阳乃天下有名的坚城,人数少了根本不可能打得下来,拖久了还会被其他郡赶来营救的部队围攻。“
蓝希点点头,笑道:“这只是其一。其二,说明叛军在并州境内并没有什么势力相助,并州百姓也不会响应,不像冀幽二州,几乎顷刻间就被一呼百应的强盗乱民所占领。还有其三,大军拿下河东后,便可东出箕关,与冀州军队合力攻打虎牢关。“
江华叹服,不过还是不解,问道:“将军就一点也不担心我们会守不住吗?“
蓝希叹了口气,说道:“你还是没弄清楚我们来这里究竟是为什么。我们是为了给徐公牵扯敌军实力的,好让他能借机收复冀州,而我们只要挡住一阵,就可以退往上党,让那里的守军拒敌便是。并州太守治下不错,想来自有办法拖住叛军。先前我们不说出来,是担心并州内也有叛军的内应,而且就算没有,也会打草惊蛇,所以才秘密来这里设伏。”
江华这才松了口气,笑道:“将军教训的是,我一时有些慌了。叛军到山中后,定会分作前后军,到时我们只需要狙击一下他们的前军,就可退出太行山了。”
蓝希点点头,赞同道:“这下说的不错。你毕竟出身江湖,又未经战事,以后在大局方面还是要多想想。”
江华知道蓝希为人亲和,便笑道:“将军不也是以文人身份第一次领兵出征吗?”
“读书的也分很多种。比如古时的赵括,自幼熟读兵法,谈起来连他父亲赵奢都不如他,可第一次领兵出征便损失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自己也丧命了。而三国时的诸葛孔明,虽然在隆中也是与刘备纸上谈兵,三分天下,可初出茅庐便能火烧新野,一战成名。所以说领兵之人,兵法自然是不能不知,但如果拘泥于兵法,自会被对手以兵法破之。”
江华正待说话,部队已经集结好了,蓝希站起身来,大声道:“杀敌建功,便在今朝。等我们的人回报敌人的哨骑退下山崖,我们便出发。”
说完又对身边的江华吩咐了几句,江华领命而去。
战火,也终将在这片深山老林中燃起。</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