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枫在实验室中连续呆了三天,同徐子华、刘文清、高凤勇等人详细探讨了拖拉机和飞艇的制造细节,直到制定好完整的图纸和制造计划,才放心的离开了实验室。.
刚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谷口警戒的护卫队员就来报告,外面有一位叫李苑林的老先生来拜访韩枫。韩枫楞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位老先生是乌龙峡东南几十里的大王村人氏。平时听林洪、宋世杰几人介绍大同的名人时提到过,这位李苑林老先生是大同名人李殿林的五哥。提起李殿林,即使是对满清官员恨之入骨的宋世杰也深为佩服,所以韩枫才对这个人的情况留了心。
李殿林是大同县大王村人,其父李增桂,共有五子一女。长子李时中,次子是虚设,三子李士林,四子李毓林,五子李苑林,李殿林排行第六。李家原来在大王村也算是家资殷实,但时常受到本村恶霸地主郝威的欺凌,李增桂不甘受辱决心发奋图强改换门庭,就花费巨资,延请了浑源州水香寺的科举进士谢定书来到李家,专门教授六个子女读书。由于谢定书先生的确学识渊博,又教学有方,再加上李家六兄妹决心出人头地发奋苦读,因此,在同治、光绪年间,李家五兄弟全部科举及第。其中最出色的就是李殿林,同治甲子年十八岁时就中了太原乡试举人,同治十年进士及第,如今已官至吏部主侍郎、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平时居官慎成守法,廉洁清正,关心桑梓,在大同民间极受拥戴。
韩枫不清楚这位李苑林老先生怎么会大老远的来拜访自己,可对方毕竟是官身,自己是一介草民,再加上对李家兄弟的声望也很是尊重,就叫上了林洪、宋世杰和宋志敏一起赶到谷口迎接。
走到谷口,就见一位花甲年纪的矍铄老人负手而立,正在四下打量。身后四个家丁打扮的青年壮汉扶着一顶轿子候在旁边。韩枫几个人加快了脚步,走到老人面前恭敬的扎了一个千:“草民韩枫、林洪、宋世杰、宋志敏,拜见李老大人!草民等不知老大人前来,有失远迎,请老大人见谅!”
李苑林笑呵呵的上前扶起韩枫,和声说道:“几位先生快快请起!老夫现已致仕还乡,这‘大人’二字就不必再提了。老夫与几位先生份属乡梓,如若不弃,就称老夫一声‘伯父’可好?”
韩枫赶紧又躬身施了一礼:“老大人,还请大人切莫称呼草民等为‘先生’,草民可万万担当不起!大人虽已致仕,但毕竟是朝廷官员,草民等人岂敢造次?”
“呵呵,老夫此次贸然来访,一为感谢韩先生对敝村老少施粮赈济的活命之恩,二为结识一番舍家赈灾、活人无数的韩先生!所以,这‘先生’二字实乃发自肺腑,韩先生也当得起这称呼!”李苑林拉着韩枫的手慨然而叹,见韩枫张嘴欲言,又爽朗的笑着说:“好了,咱们也别来回客套了!老夫对贤侄神交已久,就托大叫贤侄一声‘晚亭’,贤侄也呼老夫一声‘伯父’即可,就这么定了,莫要再争了!否则,贤侄可就是不欢迎老夫这个不速之客了!”
韩枫见这位老先生的确是性情中人,当下也不再矫情,对李苑林又躬身一礼:“如此,恭敬不如从命!晚亭见过伯父!”随后,又给老先生介绍了林洪、宋世杰、宋志敏。
李苑林老先生抚须大笑:“好!好!好啊!几位贤侄都是才俊之士,我大同府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啊!”
韩枫几人连称“不敢当”,恭敬的请他入内叙话,李苑林却执意要先参观一下新式工厂。韩枫只好陪着他走进厂区,详细介绍了各个工厂的情况,待参观完了所有可以对外公开的工厂,才把老先生迎进了专门接待外客的迎宾馆。
大家落座后一番叙谈,韩枫才明白,原来去年乌龙峡赈灾时,曾派人往周边各个村庄送过大批粮食,后来在大同建厂时又首先从这些村庄招聘了一批工人,而大王村也在其中。今年李苑林致仕回乡,闻听韩枫等人的义举,大为感动,而李家的亲朋也有不少人受惠,这才专程赶来面谢。
韩枫谦逊之余,也大致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新式工厂为躲避义和团的破坏而迁居乌龙峡的原因,以及赈灾的大略经过。言谈间,淡定自若,条理清晰,既不夸大其词,也不居功自傲,反而淡淡的流露出一股忧国忧民之意,使得李苑林大生好感!随即和韩枫谈起了朝廷今年下旨兴办新政的事情,仔细询问了韩枫所办新式工厂的情况,同他探讨实业救国的路子。
韩枫看出李老先生并非那种老旧古板的腐儒,反而对兴办实业、实行新政以造福桑梓大为赞同,就婉转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只有实行新政兴办新式工业,才能真正的造福家乡父老,进而使国家强盛起来。
一番长谈,让李苑林老先生频频颔首、抚须赞叹。待韩枫说完后,沉吟良久,才郑重的看着韩枫说道:“晚亭贤侄,听了你的一番见解,使老夫获益匪浅哪!晚亭如此大才,想没想过报效朝廷,为国效力?实不相瞒,老夫这次致仕回乡时,我家那六弟曾叮嘱老夫,一定要借此朝廷实行新政之机,想办法为遭受大灾的家乡父老尽一份心力!老夫兄弟一直为此而心焦如焚!此次,老夫回乡后得知了晚亭的义举,就想办法打问了贤侄的情况去信告知了六弟。六弟回信时大为高兴,一再嘱托老夫要亲自来面见晚亭,若晚亭果为精通西学、擅办新政之才,他现在身为吏部主侍郎,愿向朝廷全力举荐晚亭!晚亭贤侄,不知你意下如何?”
见韩枫皱眉苦思,李苑林长叹了一声,才又接着对韩枫说:“晚亭贤侄,我大清如今国事日非,但老夫既已致仕还乡,就轮不到老夫再为国事操心。然而面对家乡父老的惨状,老夫却不能无动于衷。晚亭当也知晓朝廷捐纳之事,前些日子朝廷议决由山东巡抚袁世凯继李鸿章大人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山东巡抚一职由袁世凯手下幕僚杨士骧,以十万两银子从庆亲王处捐得。老夫和六弟的意思是,而今大同知府因剿灭义和团拳匪不力被朝廷革职拿问,如果晚亭贤侄愿意报效朝廷、造福乡邻,老夫与六弟同庆亲王还算亲近,我兄弟二人愿助贤侄全力操办此事!想来,以晚亭的身家再加上老夫兄弟的谋划,谋得这大同知府之职应该不是难事!”顿了顿,又恳切的说:“晚亭,现在京城里已有不少人顶上了这个位子,老夫兄弟实不愿自己的家乡来一位只会搜刮百姓的捐官!既然大家都在靠钱财谋取这个位置,那么,与其让它落入他人之手,就不如助一位真正精通新政、能造福乡里的仁义之人夺此位置。晚亭贤侄,还望你能三思!”
韩枫看了看李苑林老先生坦诚而期待的目光,怪不得李氏一家在大同民间拥有极大声望,一心为民而不迂腐做作,这种人物在这个时代的确难得!同时也想起了后世历史书上提过有一位革命党人徐锡麟就曾捐了一个四品道员,成为了安徽巡捕会办后发动了起义。那么自己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而且谋得大同知府后,还可以尽快发展中华共和党的力量,不但能为以后的起义积蓄足够的力量,也为早日缩小同外国列强特别是小日本之间的差距打下坚实的基础!
想到这里,又见林洪、宋世杰和宋志敏也都是一脸赞同的神色,就站起身来,冲着李苑林老先生深深的施了一礼:“晚亭多谢伯父的看重!此事,全凭伯父做主。一旦事成,晚亭一定全力以赴实行新政、兴办实业、造福乡里,绝不会辜负了二位伯父的一番苦心!”
见韩枫终于答应下来,李苑林老先生高兴的抚须大笑:“好!晚亭贤侄,这才是我大同的汉子,有担当,有气魄!老夫马上派人去大同给六弟拍电报,让他立即开始操作。贤侄与老夫明日就动身赶赴京城,全力谋划此事,决不能让咱们的家乡来一个刮地皮的贪官!”</p>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