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独唱团》历史就是一道人人翻炒的大锅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历史就是一幅难以还原的肖像画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画,容貌的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到底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

在颐和园的德和园里,有一幅镶嵌在落地镜框里的油画。画中的慈禧坐在硬木靠椅上,神态安祥,栩栩如生,显得保养极好。对这幅画慈禧太后当年曾出人意料地用英语评价道:“Good”!人们都认为这是慈禧的油画肖像中最为真实准确的一幅,并认为这也反映了华士.胡博高超精深的艺术造诣。这幅画被中国人民广为认知和流传。

但事实上是,德和园里这幅画,并不是华士.胡博为慈禧所绘的唯一肖像。1906年,他在巴黎画廊里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了德和园所存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曾有报刊评论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这幅副现存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同一个人的肖像,同一个人作画,两幅画像,哪幅是真容?您会选择哪一幅呢?假如没有第二幅呢?你的看法是否马上改变?这就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迷雾。

历史就往往如此地作弄着后人,似乎在考量考量后代们的眼光与智慧。

三国之中刘备最弱,但烘托最高,德、智、勇三齐,简直就是天下人中之君的化身。这一切就是因为其祖上曾是“汉之宗亲”,即使是系汉之十八代孙了,也是血统正宗,仍是属于汉之正室,正符合了当时人民“匡扶汉室”的心愿与潮流。但现实上与历史的发展事实、真相严重不符。

诸葛亮聪明透顶,但终究只是一人之力,三分天下。司马懿虽愚笨,屡败再败,但最终一统中原,因为他的人生志向就是一统中原。也许谋上诸葛亮更聪,但略上司马懿更慧更高明。然而历史终于被我们根据自己的好恶喜好而文学化,扭曲化。喜欢的我们就添上红颜色,不喜欢的我们就涂上黑颜色。今天,一统之司马与大气之曹操就成了百口难辩,万舌难伸的两大奸臣,而诸葛则是忠之典范,万代敬仰,高升庙堂,修成正果。

这就是我们历代人所画的两幅肖像而矣。这两幅中又哪一幅是真,哪一幅是假?

我们的历史往往是主观选择与歪曲的因素、扭曲的比重很大。一部分被当权者所垄断,一部分为世人所篡改,一部分为后人凭空猜测与想像。

历史所留给我们的就是一道谜团。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碗菜。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不同的需要,罗列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的诠释。当然是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诠释,画出的形象是自己心目中喜爱的而非真实的,正如慈禧太后的评价“Good”!

同样的素材、同样的一道菜,你有你的炒法,我有我的蒸法。搞法不一样,当然味道不一样。是一锅烩了,清炖,小炒,还是暴煎,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口味、兴趣与目的、利益与追求了。

历史就好比一幅肖像画,其人已逝,模本不存,我们都只是根据自己的心中的想像来画而已。即使当事人留下的画也往往大多是经过了修改、涂抹、粉饰,与真实相去甚远,甚至是其的反面。

中国的历史就是如此,几千年来正是如此,一直就是如此。真相往往隐藏在假象之下,让人很难穿透,很难看清。正是三人成虎,历久成真,假作真时真亦假,即使大浪淘沙也淘不出历史的原貌了。历史只会风化、剥落,这就是历史的最终归宿。

我们不要太相信于历史,太拘泥于历史。如何评介历史,正视历史,这需要我们的眼力、良心、正义、智慧与时日……

中国历史就是如此,个人崇拜一直是一条主线。历史往往这样,似乎一直在和真相闹个笑话,真相往往被假象而淹没。

草船借箭的是孙权,千百年来留传于坊间的却是诸葛!

西方说:东方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我们史书记载的只是一段接着一段的传说!

作者题外话:支持请关注我的新浪博客:当代韩寒

地址:n/lihongenblog</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