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西部风云史》第十九章 敦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西走廊前往西域的尽头,是玉门关附近,经过一个多月的赶路,公孙云带着几个的侍卫,一脸胡茬的骑在马上,打扮成行商在赶路。一个多月来,公孙云穿越到这个世界来,才有幸欣赏丝路的迷人而又狂野的风貌。

一路上,公孙云经过凛冽的狂风暴沙,借宿过让人心旷神怡的绿洲,穿越过枯枝四散的古胡杨林,跨过风雨侵蚀的古城,西部的概念才重新清晰的进入公孙云的脑海中,在太阳起落之间,展现它的绚丽与粗狂,在太阴升起之时,展现它的静谧与荒凉。

这里却是承受了太多的战争史的悲凉与沧桑,古国消亡,绿洲消退,河床干涸,带来了数不尽的古族湮灭。

可是这里也炫耀着他文明史上的光辉与荣耀,古丝路上一座又一座古国古城遗址,不断的诉说着,那些消逝在人们记忆中的东西,被他保存下来了。

这一切,真在等待着人们,重新去唤醒它,它已经迫不及待的沉睡了千百年了。

而这时,一位来自印度的英国学和一位来自瑞士的学,悄悄的靠近了它的中心地带,并且疯狂的占有它,不管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考古炫耀。

盗窃华夏的文物对很多华夏人来说是不可原谅的,但是这个连领土都不能保护的时代里,谁又能去保护那些贵若领土的东西呢?不能。

所以,公孙云来了,他本不想参与进来,但是却经受不住灵魂的拷问和鞭笞。所以公孙云来了。

穿越本来就很复杂,想做的事情,却一下子不可能实现,不想做的事情,却可以轻易达到。

。。。。。。。。。。。。。。。。。。。。。。。。。

侍卫:少爷,还有两天的脚程,我们就要到敦煌了。

公孙:恩,那就加快吧,我们还是尽早的到敦煌去吧,

其实,公孙云想出来的时候,不论是侯山还是巴彦都问过他为什么,公孙云一下子,也早不到什么很好的理由,只能以看看关内的情形为借口。很多东西就是这样,明明知道,却不能宣之于口。无奈,总不能给他们说,那里有一批文物需要我去保护。

河西走廊相对于西域来说,到底是靠近内地,所以人口在稀疏,到底是比西域强,不像20世纪初的西部贰佰来万人,在回乱之前还是有将近千万人的。现在谁然人少,但是好歹还是有上五六百万人啊。这样一来赶路也就方便的多了,毕竟有人烟的地方,走错路问起人来方便,不像之前完全是靠侍卫记忆中路线。

到达敦煌之后,公孙云让侍卫们。去打听敦煌莫高窟在哪里,毕竟他们也没有特地去过,这个时代也只是别人当成礼佛拜神的道观而已。

公孙云,没有打算像英国人一样,在那里慢腾腾的取的王道士的信任之后,从他手里买下部分的文物。准备干起老本行,继续做没本德买卖。

不过,他也没有把这些东西直接带走的打算,所以来到敦煌莫高窟附近时,很是认真的花了一段时间,在周围找个安全的地方,深挖洞,然后密封好之后,埋起来。不过这样的地方起先一开始还是不交难找的,这个地方再干旱,但是地表下还是有点潮湿的,所以要干燥也不是那么方便就找到的。不过还好,这种地方唯独不缺沙漠和戈壁滩,只要这种地方有就行了。考察好地方之后,公孙云打算晚上动工,当然了,西部这样的道观肯定是没有几个人会出家的,人多了搞不好还就饿死了。这种穷地方,你能希望别人能捐多少香火啊。

所以几个道士,在公孙云们迷烟加偷袭的情况下,很快就翻到了。为了防止他们半途醒来,公孙云还很不人道的,将这些道士弄到一堆,然后继续点上迷香,末了还特地放着一个侍卫在门外守着。

开工,疯狂的造这些文物,只要是有笔画的地方都敲上一敲,管他有没有密洞,也不管它破坏不破坏,因为这些笔画是最贬值的。有痕迹的密封住的洞口也敲开,果然还是在这些密洞中,原来这些鸟道人早就把好东西集中到一起,准备待价而沽了。公孙云也就不客气了,只是叫侍卫们小心小心再小心,不要撕坏了就行,拼命的搬运装袋,只要是洞中可以打包的统统打包,那些佛像啊,割下来的笔画啊,统统不要,只要书籍图册。好在准备埋得地方不远,一个钟头一趟,总算是把这些东西给埋好了,然后沿途把痕迹都清理掉。

天亮之前搞定,然后公孙云他们,有给道士们点上香,拖拖时间,就是报官也要晚点,自己好尽快离去,向着中原进。

也不管其他,继续打扮成行商,大势招摇的往中原挺进,方正身上又没有带东西,全是毛皮货物,随你怎么设关清查,只是装作不知道的完全配合。

几天以后,大概是道士们上报了衙门,路上的关卡明显收起来仔细许多,不顾这也只是给那些平时要财的守门士兵们搜刮起来提供方便而已,只要货物没有问题只管多给两个钱,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又不知道是谁干的。随意到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给了那些后来想来盗宝的鬼佬们以无限的愤怒和遐想。愤怒是因为,到手的肥肉居然没有了。遐想倒好说,无非是英国人怀疑俄国人,俄国人怀疑英国人。之后还在欧洲考古界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论,双方无非指责对方不应该把极具学术价值的东西藏起来,而是要拿出来分享,搞搞学术研究嘛!

公孙云到时舒坦,一天到晚的,所谓考察,反正一路上有吃有喝有睡,货物到时一直没有脱手,他想着到西部比较大的城市西安看看,所以也就不是很急的出手货物了,这些皮毛,可是有他辛苦收集厄牦牛皮、羚羊皮、云豹皮,要不是新疆虎实在太少了,他倒是想搞两张虎皮玩玩。不过这厮也不想想,新疆虎这个时期也快灭绝了,想看到一只,那也是跟天上掉馅饼的几率差不多,只可偶遇不可强求。

到时一路上遇到关卡时,跟守门的士兵打哈哈让公孙云觉得很是有趣。

士兵甲:停,上风通知了,最近盗贼比较多,要我们好好查查,识相的乖乖的等着盘查。

公孙云:好好,兵大哥,是要多查,行商也不容易,就怕遇到强盗们。停下来。

士兵乙:恩,你这人倒是很识相。老大,全是皮毛,没别的。

某老大:谁说没有,继续给我查。|公孙云,心中嘿嘿偷笑,明白着敲诈,不过爷爷开心,让你们敲诈。

公孙云:这位大哥,最近这是怎么了,一路上怎么查的比往年还紧啊|当然是塞了点小钱,然后故作亲近状上前细声细语的问道。

某老大:别他妈废话,行了,没什么其他的,就过吧。小子们,放行了。

。。。。。。。。。。。。。。。。。。。。。。。。。。。。。。。。。。。。。。。。。。。。。。。。。。。。。。。。。。。。。。。。。。

时间回到一个月前,有惊无险,这次匪患算是过去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一直梗在公孙云的心理,但是有不知道怎么办,那就是敦煌的那些文物。要是把那些文物买回来吧,估计那位道士肯定不答应的,要是晚上去劫回来的话,又怕没有一个像样的地方存放,虽说有一个现成的土匪窝还算干燥,可是架不住这个地图肯定有别的土匪知道啊,公孙又不能一直派人守着,那不是成了招苍蝇的腐肉了啊,要是招来官军就更麻烦了。但是要是他看着这些宝贝被别人这样弄走了,有不死心。但是,不知怎么的公孙云想打了20世纪60、70、80年代那些对待文物的疯狂,着实让他除了一生冷汗,有些东西还是放在国外比较安心。他现在有没有能力保护这些东西,万一泄露了消息,搞得不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可是,眼看着后世的所谓专家连史料都读不懂,让他们研究这些东西估计也是那位他们了。好歹鬼佬还能客观一点,不想有些人连自己祖宗懂忘了。搞得华夏人成了待开化物种,为什么这么说呢,是有根据的,放着自己的文明不要,搞着全套的西方货,却整天叫嚣着自己有五千年的历史,我就奇怪了五千年的历史跟你们有什么关系,反倒是人家日本韩国来的实在一点,当然了你说大哥的后代被别人同化了,一个劲的叫嚣自己才是这些他完全搞不懂的东西的所有人,兄弟们的后代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是他们好歹还能看懂啊,他们心理面能服吗?当然不服了。但是这位大哥也奇怪,不懂你就认真的学吧,非要说自己其实是懂的,弄出来的东西却老是闹笑话,怎么让人信服?还有就是学西方也搞了个不论不类,看着就让人寒碜。

公孙云左想右想的实在是烦恼的不行,不知道怎么办,心里那个气呀。不过很快有了灵感,所有权,对就是这个了所有权,自己先想办法把这些文物弄到手,然后藏起来,等到自己有实力了再说,想那么多干什么,实在不行自己有钱了,在国外买个地建一座图书馆了事。</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