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嘻》33、药园药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3、药园药农

一行八个人又往黑石山走。黑石山不远,顺着穿过青草坡的小溪,向南走五里就到了。武厚民看到只有几百米高的黑石山,是由大小几十座山组成的方圆上十里的群山。这群山全是黑漆漆的,只有稀拉拉的草,一棵树都没有。谭启发说这已经是青岗坪的地盘,从这里到青岗坪就不到十里地。

武厚民接过陈老大手里的一根铁扦,对着断层一戳,一层一指厚的青石就掉了下来,露出里面黑亮亮的煤层。武厚民正高兴,就听陈老大说:“可惜没有路,周围都是深山老林,离最近的清江河也有二十里,全是山,连小路都没有。”

武厚民失望的看了看后,就说:“往回走吧。人背鸡蛋和鸡子还可以,背煤就不划算了。只能放在这儿等国家来挖了。”

第二天就离开青草坡,向红花因为心事已了,就急着回村去了。武厚民三个人就折向东,沿东流溪考察东流溪到乡政府之间的山地资源来。武厚民压根没有想到,在东流溪看到的沿溪四十里的群山是那么险恶陡峭,可走进来后,全是另一番景象。山全是几十米、百多米的秀丽青翠的山峰,不时有溪流、泉水哗哗流淌,上十亩的小坝子随处可见,因为只有采药的和打猎的人走过的小路,几乎没有人烟。第一天就看到住在山洞里的四户人家,晚上他们也只好在他们住的山洞群里找个空山洞住下。第二天他们来到了一个约有五十来亩的坝子。坝子上种的全是药材,绿绿的竟然没有一丝冬意。坝子边依山建有三栋简陋的吊脚楼。

武厚民一听张时风说那是当归,就跟着张时风就走进当归田地看着他不认识的当归。正蹲在地下看着那些伞状植物,想用手摸摸那伞形花儿似的叶子,就见几只大黑狗汪汪的扑来,一看见谭启发就摇摆着尾巴不叫了。接着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喊道:“发娃子,又想打老子主意啊?”声音刚落,就看见一个身穿白长褂子的老人,手提个半导体收音机走到跟前。

武厚民赶紧站了起来,对这位留着长胡子的精瘦老人打了个招呼。谭启发也赶忙介绍。老人一听是乡里的书记,赶忙说:“稀客、稀客。我这里还是第一次来你这么大的官。我叫陈文耀,是齐头山村五组的。哈哈,我这里就来过村长。乡书记来了,一定尝尝我陈老汉的包谷酒,保证武书记一喝神清气爽,延年益寿,健康无病。”说完一把抓起武厚民的手,拖起就走。

走到吊脚楼下一棵大樟树下,陈老把武厚民往个木桩上一按,拿起另一个当桌子用的米把直径粗的大木桩上的土陶茶壶,到了一碗茶递给武厚民:“来来来,先喝一杯山茶,解解乏!”

这茶一入口,武厚民就不由喊好。陈老呵呵笑道:“怎么样?”

武厚民笑道:“好。你这茶先甜后苦,还巴口。”武厚民说着就指着收音机问道:“这在山里还是稀奇玩意儿,陈先生不是山里人吧?”

“哈哈,被你说着了,我还真不是山里人,但也在山里呆了20年了,所以还是山里人。”

“能方便说说吗?”武厚民看着陈文耀微微笑道。

“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我们是61年从武汉下到这里的,开始在长阳县城边的白氏坪,后来又调到鸭子口,再就跑到这里来了。我们祖辈就是这里人,也是祖祖辈辈靠草药为生,既然下到长阳,最好就回老家,就这么回事。”

“你们一家有多少?”

“我们一家就四弟兄,但特殊时期时期又来了些同事,现在有12户,74口人,但能当劳力的就50来个人。武书记,你怎么会来到我们这个深山老林里?”

“哈哈,陈老啊。我看你经常出山是不是啊?”

“是啊。我不出山,就没有盐吃,没有油点灯。”

“那你说说看,现在外面比过去有什么不同?”

“呵呵。最大的不同就是不管我们了,让我的药材好卖了一点。但还是不能公开卖,只能找老主顾偷偷搞。还有一个就是什么东西都买得到了,不用粮票也可以吃饭了。要是能让我们公开卖药材就好了。”

“不是不能公开卖,是你没有到宜昌等大点地方去。就个县城是只有供销社和中药材收的。但一条人们的生活变好了,是不是啊?”

“那到不假。比过去好多了。可惜啊,我们还是没有变哦。”

“所以我才来吗。陈老,我想把人组织起来种药材怎么样?”

“好啊!这山里长别的不行,长药材还是可以的。”

“那你说说要是乡里出面搞,提供种子什么的,你可以组织好多人,种多少药材啊?”张时风忍不住,马上问道。

“我们这片山里可以种药材的地方到多,可就是人少啊。要我组织最多五、六十人,种个七、八百亩。种子到不需要,山里多得是,只要乡里先提供点盐、油什么的我们能过生活就行了,我们用药材还。”

“那我们从周边组织人来种呢?”张时风一听就七、八百亩,嫌少了。

“张同志。可离山里最近的人家都有上十里,要他们搬进来不可能,要他们每天跑就划不来了。”

张时风不甘心就说:“那些住在山洞的人,我看最少有200多人,把他们都搬到这里来,不就有了人吗?”

“张同志,好到是好。可那个出钱给他们修屋?给他们饭吃?”

武厚民就说:“乡里先出钱借给你。由你负责管理他们,等药材收了再由你还怎么样?我们专门组织个药材组,先由乡里直接管,到时候再卖给你怎么样?陈老,你想想看?”

陈老想了想后说:“不是不可以。山里木头多,修个屋就要点钉子什么的,其他就是人工。但最好还是以乡里为主,集体经济比个人经济的药材好卖些。”

武厚民想想后:“那这样,我先派人来,在你的帮助下先以乡的名义把人组织起来。把屋修好后,再交给你负责,你对乡里承包怎么样?”

“那好啊!我就可以先组织我们自己人先搞,等搬来人安置好后,我再接手就可以直接种药材了。”

武厚民一笑:“行啊。下次就由张同志带人来。我们还请了地区农科所的技术员,到时候一起来看看。人我们组织好后都交给你,你先当组长怎么样?”

陈老站起来把胸一拍:“我一定把这个药材组长当好。武书记别的不敢说,种个千把两千亩药材没有问题。我就喜欢药材。”

“好。我们最少给你组织250人来,加你现在的50人,就有300人了。我们先按3000亩搞。乡里得四,你们组得六怎么样?但本和修屋的钱、平常生活的钱,都归你们组里用药材出。”

“可以。凡是用在我们头上的我们不出那个出啊?武书记,我带你在这一带好好看看。今天在喝的包谷酒,吃点我们的山野味,怎么样?”

武书记呵呵笑道:“那还不走!我们看了好回来喝酒啊。”

等武厚民从山里出来回到乡里,已经是第十七天了。一进办公室就看到田主任跑了过来亲热的喊道:“武书记,刚回来啊?”

武厚民连连回应后问道:“其他的同志们回来没有?张乡长呢?”

田主任笑道:“前天都回来了。张乡长看到排都扎好了,不放心就带着几十个排,放到宜都去了。今天早上还打电话来,已经安全到了宜都。要你放心呢。来,武书记喝茶!这一趟你辛苦了。”

武厚民接过茶,看了下表就说:“现在才三点钟,你看其他同志在不在?如果在,喊来我们斗斗情况,怎么样?”

田主任笑道:“不用喊,都知道你回来了。马上就要来的。”

武厚民呵呵一笑:“看来都不错啊。那我们就到会议室等他们。”

两人来到会议室,刚坐下,就看见田成菊副书记、向和平副乡长一起走了进来,几个刚开始喧寒,谈玉国副书记和覃东风副乡长也进了会议室,又是一阵喧寒。十几天不见,虽然和武厚民仅接触三天后说分开,可大家真得都有一种亲人久别后相见的感觉。武厚民掏出烟连连散着,还喊办公室人去供销社买糖来给女同志吃。说是男人抽烟,女人看着不公平。大家哈哈笑着,说了一会后,覃东风副乡长最先说到工作上:“武书记,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什么好好消息,是不是挖到金子了啊?”武厚民笑道。

“你还真神呢!我们真得挖到金子了,是黑金。武书记我们挖到了煤。就在刘家坪村的一组,那个地方在东流溪河的边上,用滑槽把煤从山上滑个几百米就到了河边,再用船就可以拖到长阳或者宜都。”

几个委员都惊讶的问道:“有多大的量?”

“最少可以挖个百把年,几架山呢!连洞都不晓得打的,直接挖可以挖个五、六年。挖完再打洞挖里面的。”覃东风激动的说道。

田成菊副书记心细马上提醒道:“我哥就是计委的,他说媒是国家计划物资,不准随便开采,要报道省里批准才行。武书记,我们青岗坪就有个超大煤田,省地质队勘探过,说是我们湖北省第二大,比你们宜都松木坪煤矿还要大七、吧倍,但省里因为特殊时期而没有开采。我们刘家坪煤不大,就只有二千万吨储量,不适合大型机械化开采,没有纳入省里计划。”

“那不正好么,省里不要我们要啊!二千万吨那是多少钱啊?”田大力主任张着嘴巴就说出了心里话。

覃东风副乡长马上接到:“是啊,我们乡可以搞个煤矿,一年就挖他个五万吨,一年就是100万。我们乡人平就是46块多钱,那可以做多少事哦。”

请推荐!请收藏!</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