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客串崇祯传》第十三章:地下排水,防治鼠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肋尼主要展示的,是街道下面的第三层。

第三层的建设就出现了肋尼的特色,他把地下竟然规划成了水网纵横之地,他认为,明水排污,容易造成瘟疫流行的温床,而暗渠管道排污,则便于在瘟疫爆发之初,就立刻进行针对性的扑灭工作。

沿着街道的走向,铺设宽大的排水渠,以便将污水、雨水等流质液体垃圾,通过管道直接排放到城市或者聚居区外沿,在安排专门人员将污水运走处理。

应该说,肋尼等人因为对城市家园的渴望,已经渗透进血液之中,所以他们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即便放眼世界,也有着独到之处。而如果他们的城市建设理念被我们采纳的话,自然离不开犹太人的身影,这里面就体现了犹太人赚钱的智慧。

工程承包,历来是赚钱的营生。他们几个经过几个月的流浪后,发觉大明国内的很多东西,可以应用上他们的这种‘智慧’。例如:城市给排水系统。

肋尼到现在还只是介绍了排水系统。

随即,肋尼给我们进行了另一种演示,在整个城市模型的西侧,一根管子把水桶和城市上空的一座悬空天桥连接上,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尽头搭进城市北侧的天桥终点,开始缓缓留出了清水,这股清水逐渐灌注到城市边缘的建筑上。

引水渠,一个崭新的引水渠。这样天桥形制的引水渠桥,是众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过的。

但是我歪头看了看肋尼展示的排水渠桥,脑海中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连忙跟徐光启说:

“徐老卿家,你问问他,这个渠桥是他的创意吗?”

回皇上,他们很惊讶皇上的睿智,这等渠桥的思谋,确实非他们所创,乃是西洋的番国,叫做西班牙的原创。

“大胆,此等番夷,先是违命不归,继而取巧欺瞒于上,实在该杀!”

我淡淡的看了看成基命,心说了,老钱装枪你放炮,你傻不傻啊?

成基命见我没什么反应,也就不再多言,我不嗜杀的作风他们了解,这些话他说了等于白说。呵呵。

“皇上,他们等人去过黄河一带,黄河已成飞水之势,是以肋尼想利用这样的引水渠来灌溉周边田地,还可以解决黄河水患。虽说这些年干旱,黄河水患已经不足虑,但若到富水时节,这引水渠的功效就可以显现了。”

永治黄河,历来是无数仁人志士的宏愿,虽说肋尼的法子未见得有多好,但起码给出了一个有效答卷。就看我们这些人怎么批阅了。

“修建引水渠桥和排水渠,工程繁浩,恐怕这银子?”老温永远先觉察出我的意向,否则他不会提钱的。

“这水渠的造价应是多少?”

“回皇上,排水渠,三十万钱一里。引水渠桥三百万铜钱一里。”肋尼根本不知道铜钱和银两的兑换比例,所以他和老徐报价时,就引用了铜钱。老徐呢?估计老人家有些冲动,也没进行换算就直接给我转译了。

“噗哧!”阿萝轻轻笑了起来,原本就不是很严肃的气氛,更加轻松了许多。三百万铜钱等于3千两白银,虽说贵了一些,但也不是不能承受,30万两就可以架设100里,抛开黄河沿岸的五十里危险区,足够一座大中型城市用水了。300万两就是10座城池,现在沿河两岸的大城无非就那么几座,完全可以接受。排水渠更不用提了。

我也知道,地下铺设排水渠,众大臣也不是很感冒。因为现在的中华文明,讲究明水排污,护城河、皇城的金水河,都有这个功用。有了明水,谁还愿意费事搞个地下暗水排污的东西出来?

唯独对引水治河的法子,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要知道,这样高大宏伟的渠桥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可以真的治河,那可是彪炳千古的大功绩。将来后世子孙抚今追昔的时候,都会说上一句:“看,这引水渠桥便是俺爷爷建的!”多自豪啊!

引水渠桥唯一的缺陷就是容易被外敌和叛匪毁坏,这一毁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赶上黄河水势汹涌,那就等于平白多了十几个决堤口给敌人。不过敌人真的这么干了,恐怕也要承担一些政治风险。在这个重名超过重利的时代里,恐怕也没几人敢这么干。

至于说水渠的组件,肋尼倒是会就地取材,外面包裹一定金属的陶制管道。或者直接就开凿在石材上,怪不得造价这么便宜。

东方讲究明水排污的根本原因,在于风水。所谓‘明堂见水,财源滚滚’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坐在厅堂内,看不见小桥流水了,估计那些个大臣们,会气疯的。

不过这点我倒是想到了应对的法子,明水观赏,暗渠排污,两不相干不就结了?

这事儿好办,但排水渠桥的事儿就有些含糊了。因为阿萝的一句话:

“徐大人,烦劳您问一下,肋尼可知道地震一说?”

阿萝的发问,大家忽然又惊醒起来,是啊,地震可不是什么稀罕事,光本朝有记录的,就两次了。渠桥好是好,但万一碰上地震,就全玩儿完了。

“回礼妃娘娘,肋尼说,他经历过地震,他有法子可以防止地震的侵害。”

“皇上,此几位番夷,颇有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之态,吾皇圣明,切不可轻易应允他们啊!”

贺逢圣究竟是贺逢圣,之前也曾有伙着言官闹事儿的‘前科’但他的意见,历来是比较理智的。

而且我也有点烦了,在等徐光启解释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今天的会面有些问题了,因为肋尼等人分明是在搞‘过分营销术’。

就是说,先用假大空的东西给你忽悠住,然后提供了各种价格的产品给你,你因为之前的忽悠,已经被其洗脑,认为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只是价格昂贵的产品,你无法承受。最后出于情面,便选择了他提供的产品目录中‘最便宜’的那一款。

比范西礼不同的是,他们这个骗局的危害性更大。他的理论是悬浮架梁的理论,这种理论别说现在这个大明朝,就是几百年后的水泥时代,也根本是没谱的事儿。他们的故乡是在沙漠或者半沙漠地区,悬浮也许会有些作用,到了大陆架的地震频发地区,根本就不可能。

嘿嘿,这等伎俩,非但没骗过我,就是我底下的大臣们都没蒙过去。可见,犹太人的营销术,只适合一根筋的欧美人啊。

当然,肋尼的东西也不是一无是处,起码,暗渠排污、垃圾定点、防患鼠害这三条还是有必要实施滴,但也要进行试验,看是不是适合现在的国情才是。

不过,肋尼的打算虽说可疑,但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理念,我还是很感兴趣的。毕竟这样的东西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为因素的疫情,产生了防控效果。

“引水渠桥过于骇闻,造价也属昂贵。朕看,还是缓行。但秽物分拣一事,倒是可以计议一番,列位卿家所见呢?”

“对,皇上所言极是,秽物滋生虫蝇、鼠患疫情确系事实,臣恭请圣上旨意。”老钱。

“臣附议!”老温。

“臣附议,那埋设排水渠呢?”老成。

“成先生,朕想,这埋设排水渠一事,所耗民力亦是不小,不若先择选一小城试建,看效果怎样,如果确实便利,方可以推而广之的。”

“圣上英明!”一群人。

“禀皇上,臣敢请皇上恩许遵化先试建排水渠。”老徐。

“哦?徐先生为何要提遵化呢?”

“回皇上,遵化炼铁多年,城池又遭战乱焚毁过,因此,城内的匠户军民散居过于杂乱,不若趁此初建之机,重新安排城区。这样,还可以省下一些银钱。”老徐。

“唉!国事艰难,财库枯涸。难为众卿家躬中体国,为君筹谋。朕这里谢过众卿家了。”

“臣等不敢,谢皇上隆恩。”所有人躬身施礼。

“皇上,遵化城试建排水渠的银子,臣妾想担了。”

阿萝现在满脸病容,隔着面纱,也依稀可以让人看到她清瘦憔悴的容颜,是那样的惹人怜爱!看在心里,痛在心上。她主动提出用自己的私房钱来为国分忧,这份情怀与忠诚,让我非常感动,不由得握住她的手,略有些颤声的说:

“阿萝,这些年,辛苦你了。”

一众人等,见我忽然动情,既惶恐于皇帝的哽咽,又被眼前这个聪明、美丽、善良而又体弱的女孩子所打动。

这几年,阿萝的很多发明都饱含燃膏焚脂的心血在里面,无论是开花弹的研究,还是软盾的发明,在获得上下好评的同时,也耗费她不少的精力和元气。加上连续在秋冬季节生产,现在阿萝的身体真是越来越差了。

“臣等恭祝吾皇,琴瑟和鸣!愿礼妃娘娘凤体安康,愿我大明复兴在即,国泰民安,社稷永昌,日月双轮,永佑大明!”

一干人等全跪在了地上,连肋尼在内,都被周遇吉给拽倒在地上。阿萝原本蜡黄的脸上,泛着淡淡的羞红。她轻轻挣开我握紧的双手,婷婷地冲着诸位大臣福了一礼。

“诸位大人,皆乃国士风范,如今我大明主清臣贤,实是万民之福,小女子这里谢过诸位大人了。”

“娘娘赞溢了,臣等不敢!”

“好了,好了,大家都起来吧。朕与诸位,没这许多的礼。大家都起来吧。传口谕。”

“着金声主理,杨春、刘士杰、周定方、肋尼协理遵化试建排水渠一事,发内廷巳库与杨春,建渠所需用度,由金声、杨春二人斟酌支列。”

“赐肋尼等人,京师东郊田产十亩,赏银500两。”

“礼妃田氏,以私库度国,加尊号皇。”(就是皇贵妃了。)

“西学于国多有建益,着徐光启于京中择地建馆,馆名皇家西学监,西宫礼妃、工部尚书徐光启同为山长。”

“臣等谨尊圣谕!”

这是我第二次连续下多道旨意,并毫无阻碍便获得臣工们的一致支持,第一次是我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五天。这次,是我第一次认识到了一个女子的美好与真爱。

阿萝这次并非在出风头,而是真心真意的在为我想办法,解决困境。是发自内心那一份对我的爱意。这种爱一个人的真诚,不仅是我,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了。老天,你知道不知道?我是多么的感谢你,将这么好的一个姑娘赐给了我,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她对于我,是不再相遇的珍宝。

首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