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浪在三国》第十七章 淮南硝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平二年春三月,淮河北岸,吕风等人站在河堤上,看着浩荡的淮水向东流去。

“刘晔虽然未能一睹嵖岈山一战之前,汉升在袁营的风采,不过旧岁腊月的那次比试,却让在下大开眼界,有公覆如此智勇双全的大将,主公何愁大事不可成?”

面对刘晔的奉承,黄盖谦虚地道:“子扬先生过奖了,为主公分忧解难乃是属下应该做的!”

去年腊月,袁术不知发了什么神经,硬要和吕家军比试一下手下众将的武艺,当然,前提条件是黄忠不参加!其实就算袁术不提出,吕风也不会让黄忠上场的,凭黄忠的实力,那不是摆明了欺负人嘛,面对这次立威的机会,知道袁术底牌的吕家军自然应承了下来。

据私底下袁术的士兵说,这次腊月比试其实是袁术的手下爱将纪灵提出的,因为他一直对吕家军中号称第一猛将的周泰不甚服气,想借此机会与其一教高下。可惜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吕风并没有让周泰参加这次友谊赛,周泰的武艺,更侧重于战场上的生死搏杀!吕风派出的,乃是零陵黄公覆!

面对名不见经传的黄盖,袁术手下众将自然是不放在眼里,刚开始的时候,汝南三英没一个愿意上场,生怕这样会丢了自己的面子。可是在黄盖三合败荀正,十合败李丰之后,张勋、纪灵、桥蕤三人再也坐不住了。

于是,汝南三英中的桥蕤首先出马,在和黄盖大战了三十回合后,袁术看出桥蕤气力渐缓,知其不是黄盖的对手,于是赶紧提出以平局作罢。吕风只是为了立威而来,并不想真的落了袁术的面子,而且现在吕家军正在汝南的地界上,粮草等后勤辎重皆由身为汝南太守的袁术提供,因此现在给袁术一个面子,以后肯定能获得不少方便,于是欣然附和了袁术的提议。

不过袁术并没有死心,翌日,他派出了手下第一大将,汝南三英之首的张勋向黄盖挑战,在他想来,这张勋的武艺在众将中仅次于纪灵,应该可以为自己挽回面子了。可是现实却再次无情地给了他打击,当张勋和黄盖战到五十回合时,游侠出身的袁术已经看出张勋并不能胜过黄盖,虽然极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袁术还是又一次提出了以合作罢。与其等到落败时颜面无存,还不如现在见好就收,身为游侠的袁术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经过这两场比试,袁术知道自己小看了吕家军,别说那强得离谱的黄忠以及还没有出场的周泰,就是吕家军中的一个无名小卒,竟然也让自己手下众将束手无策。袁术已经决定不再继续丢人了,而且在看到吕家军的实力后,已经兴起了和其较好的心思。

可是就在袁术准备结束比试的时候,纪灵不干了,经过两天的观察,他发现这黄盖的武艺确实高强,可是还没高得让自己不敢应战的地步。何况己方连折两阵乃是从未有过之事,如果自己现在不敢为张勋和桥蕤报仇,日后让他们汝南三英怎么抬头做人?

几日之后,纪灵不顾袁术的阻拦,手提三尖刀再次向黄盖发起了挑战。而吕风也想看看这个号称袁术手下第一猛将的家伙有多强,于是同意了纪灵的挑战。

这一战乃是黄盖入伍以来遇到的真正“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一战,比起嵖岈山和黄巾新帅孙夏的那场大战还要精彩和紧张,两人从晨至午,大战了近百回合也没有分出胜负。最后还是吕风主动提出以平局收场,双方才歇手罢战,这样的结果对方来说都是最好的,毕竟吕风和袁术都不愿意看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

由于“黄盖战三英”这件事情的影响,袁术对吕家军的态度明显比以前亲热了许多,不但粮草供应及时到位,就是吕家军的衣甲器械,袁术给了不少方便。说实话,袁术不管有多少缺点,但其豪侠的性格却是很让人称道的,在这一点上他和董卓确实很像!

汝南地处淮河流域的冲击平原,自古以来便是著名的农业大郡,在整个大汉都是数得着的富裕之地,而且人口有两百万之众。在大汉的南方,唯有黄巾未起之前的南阳有这样的规模。

袁术作为袁家的世子,自然得到了家族的强力支持,因此被封在如此富庶的地方做太守也算正常。吕家军面对袁术的示好,自然是一一笑纳,反正不收白不收,以后的事谁知道呢,这个世界本就是以利益为先的。

“不想孙文台如此英勇,竟也大败而来,看来经过半年的发展,黄巾军已经养成气候了!”李通微微叹息道,为将要出现的大战心忧。他掌管着吕家军的斥候营,很多情报都是他收集而来的,因此对战局的感触也比一般的人要深。

上个月,即公元185年春二月,淮南硝烟再起,孙坚和庐江太守羊续集合了三万人马,在龙舒和五万黄巾大军大战了一场。

经过近半年的休养,汝南黄巾和庐江黄巾的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两路人马汇合之后,淮南黄巾的实力已经不在去年的南阳黄巾之下。而孙坚和羊续的三万人,有二万多人都是普通的百姓,虽然不缺武器,战斗力却不敢恭维。虽然黄巾军也有不少人马是刚刚加入的,可是有句话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至少黄巾军还可以用数量不少的将领来支撑局面。

当双方的交战进行到最惨烈胶着的时候,官军将领不足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在缺少将领指挥的情况下,三万官军发生了大溃败,羊续更是当场战死。即使孙坚在乱军丛中奋勇斩杀了黄巾勇将赵慈,也无法挽回整个战局,后来孙坚虽然在程普的保护之下逃了出来,却折了大将祖茂。

当孙坚和程普带着不足二百人的溃兵出现在吕家军面前时,这个血性男儿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出来,半个月来,孙坚虽然还处于养伤之中,却不停地请求吕家军渡河作战。祖茂的死对孙坚的刺激太大了,如果不是身负重伤,估计孙坚都会一个人提刀杀过淮河。

“那张角三兄弟已于去年战死,可各地的黄巾余部却仍在奋战不息,宗教的影响力,真的就这么大么?”吕风看着面前的淮水,感觉着那不可阻挡的力量,叹息道。

吕岱摇了摇头:“说到底,还是因为百姓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如果他们的生活能过得下去,有谁会去追寻那虚无缥缈的世界?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呵呵,就算苍天已经死了,就真能建立黄天么?”

这时陈登突然开口道:“表哥,飞扬,你们就别在这里感叹人生了,估计朝廷的圣旨也该到了,我们还是准备一下淮南战事吧。”

吕岱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微笑地看向刘晔:“有子扬助我,何愁大事不成!”

吕风猛的跳上的卢,呼唤道:“回家看孙坚美叔叔喽!”随即留下一群狂汗的众人绝尘而去,周泰满脸黑线的跟在后面,他一般情况下都是吕风的亲卫,所以就算很想装作不认识吕风,也不得不跟着一起丢人。

几日之后,吕家军果然等到了朝廷的圣旨,孙坚的惨败和庐江太守羊续的战死带给了朝廷极度的恐慌,朝中的那帮士子好像又看到了张曼成纵横南阳时的景象。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次朝中各派难得一致的推荐让吕家军前去平叛,其中尤以司徒袁隗最积极。

因为离淮南最近的人马中,就吕家军和袁术最有实力,可是连皇甫嵩和朱俊都赞不绝口的孙坚都差点战死,可见形势有多严峻。袁隗自然不愿将自己的侄儿送到风口浪尖上,因此为了袁术的安全,他甚至当起了吕家军的免费说客。本来朝廷只给了吕岱一个庐江太守之职,可是袁隗怕吕家军出工不出力,又帮吕岱讨了一个讨贼中郎将。

吕家军大寨中,被拜为军师的刘晔此时拿起一支令箭道:“蒋钦听令!”

“末将在!”

“你率本部人马为先锋,今日晚上渡淮,之后顺灌水南下,再向东奔赴雩娄,等黄巾主力经过后攻占雩娄!”

“得令!”

“周泰听令!”

“末将在!”

“今夜二更时分,你带领本部人马渡淮,务必于天亮之前赶到阳泉城下!”

“得令!”周泰本欲退下,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军师,如果我攻下阳泉不会犯军规吧?”

刘晔闻言笑道:“若能攻下自然是最好,不过周校尉可别因为贪功而损伤太多的士卒!”刘晔可不相信周泰仅凭八百人马便可以攻下有几千人防守的阳泉。

“末将明白!”周泰躬身退了下去。

“李通、范疆、张达听令”

“末将在!”

“明日一早,你三人率一千人从富波渡淮南下,然后沿泄水直达博安。等黄巾主力过了博安之后,尔等率部将博安拿下。然后李都尉和张都尉率主力南下,于霍山埋伏,等黄巾残军经过时便于路伏杀。而范都尉率余部人马埋伏于博安城中,等黄巾溃军经过时,火烧博安!”

“得令!”三人严肃地接过令箭,他们知道自己的任务有多严峻,而这也是考验他们能力的时候,如果这一战能够成功,自己便可以正式在吕家军中立足。

“黄盖听令!”

“末将在!”

“明日凌晨你带本部人马和李都尉三人一起渡淮,然后顺沘水南下,在李都尉攻击博安时,你带本部人马攻占六安,然后直袭舒城。在得知李都尉所部到达霍山后,你带人马前去皖水东岸设伏,等黄巾经过时给予迎头痛击!”

“末将得令!”

……

“此次淮南一战就靠各位了,都退下吧!”刘晔吩咐完之后挥手让众人退下。

这时黄忠走上前来问刘晔:“忠与军师有怨否?”

刘晔摇头道:“无怨!”

“那军师为何不让忠领兵出战?”

那还不是因为你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刘晔心中暗道,不过他可不敢这么说,而是笑道:“黄校尉莫急!您乃当世虎将,主公对您有更重要的安排!”

黄忠尤是不信:“军师可别诈我!”

“不敢!”

黄忠这才欢喜地离去。

第二日,当吕家军抵达阳泉城下的时候,竟然发现阳泉城上的旗帜已经变成了大汉军旗和吕家军的战旗。这时城门大开,周泰笑呵呵地从城里行出,看见刘晔后笑道:“军师,俺这一手应该出乎你的意料吧!”

吕风惊奇地问道:“周泰,你是怎么办到的?”在吕风的印象里,历史上的周泰虽然能独领一军,称得上是一个勇将,却不是能独当一面的良将。论勇猛周泰可能不逊于任何人,可是说到智谋,应该不是周泰所擅长的呀!

在目前的吕家军中,黄忠、周泰都是勇将之才,而蒋钦善水战,李通善防御,黄盖有奇谋,这三人才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少主,你也知道我对水事比较精通,昨晚回营之后我计算了一下行军速度,估计最晚不到五更便可以抵达阳泉城下。于是我将之前俘虏到的黄巾旗帜、衣甲找出来一批,希望能有机会诈城。当我部到达阳泉城下时,正是四更开外,我想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黄巾贼应该看不清楚真假,于是便让人换了衣甲前去诈城。嘿嘿,没想到还真成了!”

看着周泰隐藏在憨厚笑容中的狡诈,吕风将本来想说的“瞎猫逮到死老鼠”咽了下去,因为他并不能肯定这是一次冒险还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吕风突然发现自己错了,或许历史上的周泰真的只是一个勇将,可是此周泰已经非彼周泰,曾经的周泰在十年之后才正式加入江东军,而这十年里,周泰只是九江的一名水寇。

可是现在呢?周泰以不到十五岁的年龄进入吕家军,两年来一直跟在自己的身边,耳濡目染之下比历史上的周泰多学了不少知识。想起这些,吕风已经不敢肯定周泰还是历史上那个悍勇的莽夫了,人总是会变的,而人最容易被改造的时候就是在少年时期,现在的周泰除了勇猛和忠义之外,已经不再是自己脑海中一直存在的形象了!

“恭喜主公又得一员良将!”刘晔向吕岱和吕风祝贺道,吕岱满面微笑地看向周泰,目光中满是信任和鼓励。而吕风则勉强露齿一笑,然后低头在心里叹息道,只希望聪明不要反被聪明误才好。

周泰和吕风一起生活了两年,对于吕风的心思自然是知之甚深,此时见到吕风的表情,顿时明白吕风开始怀疑自己的忠诚。

“进城!周泰,你此次立了大功,等大战结束我会好好奖赏你的!”

听到吕岱的夸奖,周泰却是吓得脸色一变,赶紧拜谢道:“为主公和少主效犬马之劳乃是周泰应该做的!”

少主,周泰之心天日可表!我周泰本是一个自幼失去双亲的孤儿,后来加入水贼只为了能混碗饭吃,可是由于年幼,却经常受到同伙的欺凌……后来,我遇到了少主您,是您把我带入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有饭吃,有衣穿,甚至有时间玩乐!一直以来,您都没有把我当一个下人看待,不但教我练武习文,还私底下称我为兄。少主,您对我的恩情周泰就是穷尽一生也无法报答!少主,周泰的一切都是您给的,如果您不要周泰了,请将这一切连同周泰的贱命一起收回去吧!

没有人发现走在最后的周泰脸上露出的表情,朝阳冉冉升起,城门的阴影投到他身上,将他的脸映得阴晴不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