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虚彦》第十六章 三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昊历三一五八年的冬天比往年要寒冷许多,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昊国的人们却并不觉难熬。。这个冬天里有着太多的话题让昊国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走卒在三五相聚、品茶饮酒之余高谈阔论。

然这些话题中却又有多与一个人有关,便是那秋闱解元郎卿彦,此人原只是秦州元皓书院只是小有名气之人,却令人未曾想到一次秋闱,让其一曲遍京华,一诗传天下,秋闱一举夺魁,却又自愿放弃来年春闱殿试,甘为义父守孝三年。

随着冬雪的化去,初春的来临,人们便开始谈论起将近的春闱,而随着岭南才子周放摘状元桂冠,元皓书院李少之取榜眼,昊都名士杜少白得探花,人们的话题便全转到了这些昊国官场的新贵身上,关于卿彦的话题也渐渐的淡忘,仿佛只是在平静的湖面微微泛起的涟漪…..

人,最善于的便是遗忘,毕竟生活中每天都在出现新的人与事。

时光如白驹过隙,就那么从眼前飞逝而过……

昊历三一六一年十月九日,秦州,晴,秋风瑟瑟。

一个身着素衣的年轻侍俾手提食盒欢快的向着一座小楼行去,马上就要见到少爷了,想到少爷不仅相貌英俊,对下人也极为温和,小婢心中不由掠过一阵羞涩。将要行至小楼前时,一阵琴音却忽然响起,小婢的心神便不由的被这琴音所吸引,脚步却是停了下来,沉醉在了这悠远的琴声中……

“翠儿将食盒放在楼下即可!”小婢忽然耳边传来一个温和的声音,将其惊醒,顿时才发觉此时琴音已停了小半响,小婢不由一阵脸红,低应了一声快步向小楼走去。

想到少爷的话,小婢心中却是一阵纳闷,少爷怎么知道是自己的,但却是不敢也不愿再耽搁,快步走进小楼,将食盒放下,偷偷环视了一下,却是没有见到少爷,想来定是在楼上,心中不禁一阵失望,不过想到当才的琴音,仿佛是少爷为其一个人所奏,俏脸却是更红了。

“少爷,您快用膳吧,不然一会就饭菜凉了!”小婢对少爷很关心,且心中也偷偷希望少爷立时就能下楼来,便可以见到了。

“翠儿你先回去吧,我稍晚再用。”那温和地声音就仿佛是直接出现在耳边,小婢还待说什么却终究还是没有开口,带着失望的心态微鞠一躬离身而去。

少顷,一个身着白衣的青年缓缓从楼上下来,却正是守孝丁忧中的卿彦,三年过去,卿彦神采依旧丰俊,但面上却已见不到一丝青涩稚嫩的影子,很是沉稳。

这小楼却是卿彦原来在元皓书院的旧居,书院并未曾收回,一年前福伯也去世了,却是无疾而终,走得很是安详,短短两年张贺与福伯两位对卿彦最亲的人相继离开,对卿彦打击很大,卿彦便不愿独自居住在张贺的故园里,睹物思人,不思量,自难忘!

各种事务让卿彦很快的成熟了起来,没有了庇护的雏鹰却也终是长满了羽翼。三年来卿彦除为福伯下葬,几乎没有离开过元皓书院,每日寄情于琴棋书画,以此回复心灵上的哀痛。

除此之外便是锻炼神识与武功,原本卿彦除了一身先天内力,不会任何武功,但是张贺的去世对卿彦打击很大,义父要是会一点武功,哪怕是最简单的轻功,也不会因坠马而受伤导致空有一身精深的内功却病逝,每每想起,心中总是隐隐作痛。

故而卿彦便托张野从江湖上收集了一些武功秘笈,拳掌剑轻功皆有,虽都只是一些江湖上的二流功法,卿彦却是勤加修炼,且卿彦内功本身已入先天,修炼起来极其迅速,不久便融会贯通。尤其是卿彦曾感受过天地之道,其本就聪慧,又有神识之助,便将这些二流武功按自身感受到的天地中规律对其一一修改,去芜存菁,武功却是一日千里。

每每与张贺故园中护卫比较都是轻易获胜,卿彦虽也觉得经自己修改后的武学不凡,但以为其中有护卫们相让的缘故。卿彦却是不知道,这经其修改过融入天地规律的武功如放到江湖上已可算作绝顶秘籍,必然被无数人争破头,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卿彦自己不知,这些护卫却是知道卿彦自创的这些武学的价值,卿彦本就平易近人,故而当张野代表众护卫向其求教武功时,卿彦混不在意地便将自己所改的武学全部写下交予了张野。这些院中护卫皆是张贺的家仆,对张家极为衷心,张贺无子,卿彦虽是义子但却是赢得了所有家仆的衷心。

卿彦却是未曾料到,当其后来寻求仙道而去后,张家这些家仆虽然退出了元皓书院,但不仅没有没落,反而在几十年后出了诸多先天高手,于昊国武林中创下偌大名声,在数百年后成为了一个名望甚高的隐世家族。

当然依卿彦的性子,便是知道了这些武学的价值也不会在意将其教给护卫们,这毕竟是张贺留下来的家仆,对卿彦来说也是亲近之人,能帮到他们卿彦也觉得很开心。

这三年来卿彦花了更多时间在神识上,此时神识已可以轻易离体,极限也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丈左右,其后便再无力可继,这让卿彦十分欣喜。

同时卿彦也发现可以长期将神识放出体外,但只能保持三十丈左右的距离,而这样对神识的消耗几近于无,卿彦也渐渐习惯了这种三十丈内一切尽在感知之中的感觉,方才那小婢送食盒来卿彦之所以知道就是缘此。

而另外御物方面,卿彦却还是只能用神识托起一些稍轻的物品,一斤就是极限,用神识御物极耗神识,卿彦现在用神识托起一本书只能持续半个时辰左右神识之力便会耗光,且要一整天的时间并且充足睡眠才能补回来。

虽然卿彦觉得依然没有找到神识最大的作用,但对其来说,三年的时间能取得如此成就却也是只得骄傲的事了,卿彦并没有将神识之事告诉任何人过,以前却是就连张贺也不知晓,这却是成为了卿彦最大的秘密。

对于卿彦来说,这三年最大的收获应在于琴、箫两道上,卿彦此时在奏琴或鸣箫时皆可以随意将神识融入到琴音或箫声之中,与乐曲更加契合,以此来疏解心意,卿彦在无意中发觉,这样的演奏曲子竟然可以影响听者的情绪,使其情绪渐渐为乐曲所感。

卿彦并非有意如此,却是由于这三年来卿彦故友皆已出仕,无人相伴,心中哀痛只能用琴箫来疏解,故其在奏曲时却是全心意的投入,于不知不觉间神识自然散发出去与天地沟通,与乐曲相合,却是无心之举。

卿彦用过膳后,缓缓在池塘漫步着,望着塘中伴游的锦鲤,心中却是十分思念尚筱雅与石灵儿,虽然昊国画舫并非青楼,有身契之类的东西,但继承画舫之人必须在其上至少驻留五年方能离去,且卿彦丁忧在家,是为守孝,故未相见。

虽秦州离昊都仅六百余里,三人也尝互寄书信,但来去往往却是需三四个月,寥寥几语又怎能倾诉衷肠?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卿彦且歌且行,三年终将是要过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机推荐